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华娱:从裸婚时代开始 » 第44章 假期快乐

第44章 假期快乐

    虽然回家过年是国人的传统,但今年稍微有些不同,一是家里的房子还没能赎回来,三十晚上要在租住的房子里过,这让张然老妈心里很不舒服。

    二是张然知道自己未来将会越来越忙,越来越火,能和家人以“普通家庭”方式相处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因此他做了一个决定,带父母去首都玩一趟。

    例行祭祀和扫墓活动之后,他们一家三口就坐上了北上的飞机,虽然在首都混了很多年,但他其实很少以游客的身份行走在这座城市里。

    三人就像所有五湖四海慕名来到首都的人一样,做了所有“一般游客”会做的事。

    他们看了凌晨的升旗,和一望无际的人群一起举着像素不高的手机,在冷风里瑟瑟发抖,当仪仗队威风凛凛地出来时,老爸这个老兵眼圈都红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冻得。

    他们去了广场附近早点铺,吃了慕名已久的豆汁和炒肝,

    张然很讨厌豆汁,灰不拉几,臭烘烘的,就像刷锅水一样,但令人意外的是,这家叫做“吉祥寺”的早点铺所出售的豆汁,竟然有那么一点儿好喝,绿油油,暖洋洋的,味道也不刺鼻。

    只不过服务员的态度令人感到忧虑,当有某位外地来的顾客想要一个勺子时,阿姨皱着眉头嘟囔了一句,不会喝别喝——老首都人喝豆汁从来不用勺子。

    当然,所谓的“豆汁好喝”只是相对的,张然觉得可以入口,但老爸老妈简直快要呕吐出来了。

    “痛苦的早饭“吃完后,他们又去了纪念堂,长长队伍很安静,每个人手里都捏着一朵白色的菊花,大家好像在和某个时代打着招呼,不过它从不回应就是了。

    这两项活动之后,老人家就觉得已经值了,可事实上,关于这座城市,他们连万分之一都还没看到。

    之后张然带他们去了故宫,参观了珍宝馆和钟表馆,远远眺望了珍妃井,老妈觉得很可怜,老念叨着要往附近绑个红绳,不过在张然“您是艺人家属,得注意形象”的提醒下,只好不甘心地放弃了。

    从故宫出来,他们特意上了煤山,老爸远远眺望着歪脖子槐树,不断感叹,说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那棵树很熟悉。

    张然好心提醒他,这棵树是后来移植的,真正的歪脖子树早被砍了。老爸大吃一惊,然后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再也不瞧那树一眼,让老妈好一顿笑话。

    后来他们又去了颐和园,寻找0001号柳树,乘着船感受老佛爷当年的悠闲和自在;

    去了军事博物馆,参观了航天飞机的一代代发展,老爸完全替代了讲解员,不断地跟张然介绍,这个飞机怎么怎么样,那个又怎么样,好像比回到自己的家还要熟悉。

    他们去了长城,看到很多老外穿着“IloveCN”的白色T恤在上面捡垃圾,这景象令老妈啧啧称奇。

    他们又吃了炸酱面、全聚德烤鸭、卤煮火烧等,老妈对每一道食物都点评了一番,这个油腻,那个太咸,最后得出两个结论,1,都没家里的好吃,2,首都就没什么好吃的。

    可能豆汁留给她的阴影太大了。

    在参观游览的过程当中,不断有操着各地口音的游客认出张然,他们指着他问:“诶?你不是那个刘易阳吗?”

    张然点头承认:“我是。”

    他们便又会问:“你小子怎么回事,最后跟童佳倩复婚了吗?”

    张然说:“那是电视剧,我也不知道……”

    问的人多了,他也心累,只好糊弄,见有人说:“你不是那个……?”他就立刻点头:“我复婚了。”

    这还是好的,有些观众只觉得他眼熟,却想不起来他是谁,脱口而出的人名往往令人意想不到,“你是黄小明?”“你是邓抄?”“你是佟大位?”

    最牛的是有一个50多岁的东北大哥,在太和殿前颤巍巍地指着张然:“呀!孙丽!我老稀罕你了!”

    被错认成这位老师,张然倒觉得很光荣。

    不过,有个小朋友说他像“王宝墙”是怎么回事?哪怕两人的颜值“不分高下”,身高总是有些许差别的吧。

    不管人们把他错认成谁,最后的环节总是要和他合影,张然自然来者不拒,并且特意把老爸老妈拉上一起。

    事实上,每当有人认出张然时,老两口都要比他开心,后来老妈告诉他,去首都一趟,最让人念念不忘的,不是各式各样的景色和文物,而是看到自己儿子成为了名人,被人们所喜欢,那一刻,她觉得自己这一辈子都值了。

    张然也很感动,不过这样的感动通常持续不了几天,老妈就开始不给好脸,天天问他怎么总在家待着。

    他当然不是真的在家闲着,从首都游览回来后,他就开始正式的为《失恋三十三天》做准备,他要为自己的人物由内而外量身定制各种细节和习惯。

    男主角王一扬,外号王小贱,在女主角黄小仙眼里性向成迷,因此,这个人物的造型穿搭都要往gay上靠拢。

    前辈文璋所创造的耳钉和涂唇膏是很不错的想法,他都一一保留下来,除此之外,张然还特地买了两条百慕大短裤,往身上一穿,那股子尽头立刻就从全身每一个毛孔往外涌。

    人们常说,演戏七分靠扮相,这套造型打扮上,说他“不贱”“不gay”都没人相信。

    张然特意给自己拍了几张照片,发到了“造反小分队”的群里。

    然后每个人开始了对他的无情吐槽。

    杨蜜:“你好恶心!”

    金敏英:“哇,老板你还有这一面!”

    尧尧:“晃瞎我的狗眼……”

    张然对她们的反应感到满意,并且用一种矫揉造作地风格回应道:“你们懂个屁,人家这叫时尚。”

    杨蜜:“呕——”

    金敏英:“哦——”

    尧尧:“哕——”

    张然:“……”

    自从过年以来,“造反小分队”的群里就一直很热闹,除了吐槽家里的亲戚朋友外,大家还会把各自的年夜饭拍照发到群里,从碗碟菜品上,竟然能很容易判断出每个人的地域。

    杨蜜家的餐桌上有更岁饺子、芥末墩、炸藕盒、炸丸子、酱肘子、酥鱼……,非常地道的首都人家年夜饭,

    尧尧家有烧白、凉拌鸡块、腊肉香肠拼盘、粑粑肉、凉拌折耳根等等,都是西南地区的菜品,

    张然家则是年年一致的烧鲢鱼、蛋饺、什锦菜、八宝饭、盐水鸭……

    唯独金敏英家的,虽然大家也都一眼认了出来,却还是感到十分的新鲜和好奇,因为这是大家伙第一次看到鲜族人的年夜饭,

    年糕汤、炒杂菜、炸明太鱼、土豆饺子、米肠、蘸着红糖的打糕等等等等。

    金敏英看张然他们兴趣颇浓,甚至特意迎合他们的刻板印象,换上了鲜族传统服侍,在老爸长鼓伴奏中,给大家跳了一段。

    总之,这是四个天南海北的朋友“第一次”在一起过年,相信未来这样的年还会越来越多,年味还会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