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华娱:从裸婚时代开始 » 第61章 正义与邪恶

第61章 正义与邪恶

    剧组在这次事件中,表现出了充足的人文关怀,从腾华涛到执行制片郝为,都令杨蜜十分感动,因此,她决定对工作投入120%的热情,发誓一定要把《失恋33天》打磨成精品。

    当腾华涛得知她的想法后,毫不掩饰的发出长长的叹息。

    他担心杨蜜对创作的干预太多。

    张然对这件事也十分警惕,他手里攥着杨蜜身上的缰绳,随时准备在事情不可控制时把她按住,

    然而他看到杨蜜提出的每一个尖锐意见都是对的——就和第一场戏时的状况一模一样。

    倒不是说腾华涛和鲍晶晶是错的,只是矛盾来自于观察创意的角度不同,

    这两人的一切拍摄都要按照剧本来,不会给演员充足的空间,一旦谁的表演不符合剧本,就把他强塞进原有的人物模型中,而不是让他自我调整。

    这实际上太过刻板了,艺术来源于冒险、来源于碰撞,演员本身的创意也应该值得尊重,他不能只是导演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提线木偶。

    而杨蜜成了张然所弘扬的“自然反应派”的忠实拥簇,她在片场强调跟随自然的即兴表演。

    这个流派确实非常适合她,把她本身的魅力和能量激发到了极点。

    然而这个方法论也相当于把腾华涛的人物模型摔得稀碎。

    她们没有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她们是创作上的矛盾,有时候张然会想,或许人之间的矛盾更好些,因为有调整的空间。

    以前张然在场,他们还会各退一步,把冲突的空间交给张然,但随着时间流逝,他们都觉麻木了,或者说,觉得这样太费劲了,他们之间开始直接发生争执。

    这是剧组最恐怖的景象,投资人和导演产生了创作矛盾。

    事实上,投资人和导演经常会产生矛盾,但只局限于商业行为和艺术表现之间谁需要服务于谁的问题,但很少有艺术表现和艺术表现的矛盾,

    对于两方来说,对方的意见经常像一种侮辱——虽然根本没有任何侮辱的含义在其中。

    剩下5个多星期的拍摄过程中,张然几乎忘记自己是个演员,他每天做多的最多的事,就是站在他们中间,听他们互相抱怨。

    某天,当张然来到腾华涛的房间后,他看到屋中竟然有三位编剧,除了鲍晶晶,腾华涛还请来了好朋友周勇和齐齐,一起努力把那些纷繁的意见和建议糅合成得更为连贯。

    虽然另外两位编剧觉得还OK,但拍摄过程中修改剧本,实在令腾华涛这样的导演怒火中烧。

    客厅餐桌上的赛百味外卖散发着一股酸黄瓜味,腾华涛冲张然大声叫喊,说杨蜜快把他逼疯了,他感觉自己的心脏病都要犯了,而这一切都怪张然劝他选杨蜜做女主角!

    张然既不插话也不辩解,他心平气和等待腾华涛把怒气发泄,

    因为每次到最后,腾华涛都会有气无力地向张然道歉,感谢张然能听他说话。

    张然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他不担心腾华涛会放弃拍摄,却担心他可能活不到杀青。

    两人矛盾的最好见证,是拍摄黄小仙和王小贱的搬家戏份:王小贱一大早要帮助黄小仙,把老房子里的东西搬到新的合租公寓,王小贱是碎嘴子,一直在说话,吵吵闹闹的,让赖床的黄小仙很狂躁。

    这段戏也意味黄小仙告别过去,走向新生,它有双重含义。

    当天池裕丰来探班,他想看看自己的剧组行进到什么样的程度了。

    当张然陪同他进入片场的时候,杨蜜正对着腾华涛大喊:“黄小仙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她家里又有了一个爱她的人!”

    显而易见,腾华涛希望她表现出黄小仙的愤怒,而杨蜜认为不能只有愤怒。

    腾华涛咬着牙,攥着拳,像一个即将上场的拳击手。

    张然希望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大家看谁来了!”

    没人理他。

    腾华涛注视着杨蜜:“你差不多够了吧?!”

    杨蜜回击:“你差不多够了吧?!”

    那天,池裕丰没能和自己的女主演或者导演认真交谈,他和张然走出片场的时候,十分认真的问道:“这片子是不是完蛋了?”

    张然则笑着告诉他:“恰好相反。”

    或许听起来矛盾已经积攒到无法平息的阶段,但事实上他们两人其实非常搭调——剧组其他人也渐渐发现了这点。

    腾华涛保守,杨蜜自然,腾华涛胆怯,杨蜜勇敢,腾华涛缺乏安全感,容易陷入内耗,而杨蜜则像个没有头脑的狂战士,风风火火,直来直去。

    他们一个像刹车,一个像油门,一个按照剧本来,一个则让剧本上长出新的花朵。

    和任何人粗浅地观察不同,《失恋33天》其实正在变得越来越好,原因正是他们两人之间矛盾和斗争。

    ......

    拍摄还没有完全结束,电影的粗剪版本已经出来了——在池裕丰的强烈要求下。

    包括池裕丰在内的完美影视高管,以及剧组的一众主创一起参加了试映,

    原本很多人担心这会是一场“批评会”“丢脸会”“指责会”,但影片效果却出奇的好,张然看着杨蜜大放异彩的表演,看着演员间精妙绝伦的配合,看着成品超越前作的质感和质量,心里涌起一阵阵自豪感。

    这不是简单的事,每个人都迈出勇敢的一步,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才有可能得到人人喜爱的结果。

    杨蜜也很得意,腾华涛也很得意,他们坐在张然的两边,依旧互相不说话,但他们的眼里都闪着光。

    张然知道,最后的拍摄时光,甚至剪辑时,还会有新的矛盾出现,但在场所有人都预感到,这部电影一定会挣大钱。

    直到影片结束,灯光点亮,掌声骤然响起时,张然的肾上腺素突然飙升,他知道,杨蜜和腾华涛付出了很多,但没有他在其中把控方向,控制节奏,一切都是无稽之谈。

    这样的成就感,就像在滚滚波涛中驯服了一条野蛮的鲨鱼,令他感到兴奋异常,甚至会有后怕的感觉出现。

    万一曾经哪一步做错了,是不是一切都会崩塌?

    他忍不住这样想,但随即又明白这是假象,电影的成片很好,美好的沉醉感悠然而生!

    后来的一段时间里,他总会想到灯光亮起的那一刻,他希望能经常体会到那一刻。

    所有的努力在最后的掌声里获得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