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穿越之我只修炼不种田 » 第四十六章 顿悟

第四十六章 顿悟

    沉吟片刻,萧裴氏心下也有了些主意,只是需要做的事情还比较多,需要她抓紧行动,但有了主意心就不慌了,于是萧裴氏萧裴氏叫来青枣收拾东西,打算明天一早就赶到县里,至于家中的诸多事宜也只能大事儿暂时搁置,小事儿交给萧喜玲这个她一手养大的女儿了,大儿媳钱盼娘没见过世面,立不起来;二儿媳刚过门,又是继子的媳妇,萧裴氏信不过她,所以家里的事也只能叫萧喜玲这个稍微有些经验的小丫头看着了。

    无奈的萧裴氏只能找到黄嫂子让她这些天多照拂这萧喜玲和萧怀真一点,毕竟以往萧裴氏再怎么出去也就是一天两天,最多也不过三天半,这回去县里头联系各方说不准去他个十天半月也是很有可能的,让红枣一个没带过孩子的小姑娘照顾着萧裴氏也不放心,只能让黄嫂子帮忙照看着点萧怀真。萧裴氏只但愿这萧怀真不要太傻,把自己的异常都暴露了。

    思及此,萧裴氏不免又是五味杂陈,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萧怀真这个小女儿。

    百般愁绪中萧裴氏只得再三叮嘱家中众人,再无它法。

    盛夏时节,即便是阴凉地也很热,何况今年的夏天比往年都要热,萧裴氏带着青枣、蔡传芳等人坐在闷热的驴车里十分难受但也没辙。

    对于家里的紧张事,萧怀真是半点不知情,见自己也看不懂萧裴氏的信,萧裴氏人还走了,只得悻悻然的回来感悟自己租的道文了,可能是刚刚那看不懂的信让萧怀真感到了极大的无聊,萧怀真一时间竟然没有那么好奇这个时间是什么样子了。

    “君问归期未有期”萧怀真意识到如果自己再不快点修炼,可能一辈子都要呆在这个莫名其妙的世界了,不禁开始有些急躁。

    但是萧怀真转念又想到这诗的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不禁又开始意淫自己神功大成,衣锦还乡的美好画面了,于是修炼就有了劲头,参悟起道文也是事半功倍参悟着参悟着竟是渐入佳境,产生心流,进入了当时在萧裴氏肚子里一修炼就是好几个月的那种入定、忘我的境界。

    入定之后,萧怀真起初感觉到一片混混沌沌、无知无觉,这感觉和自己还没出生时差不多,朦朦胧胧。不知过了多久,疏忽之间,混沌开窍,周围的一切无知无觉,无形无相,存在却又不存在的东西,顿时化作两种浑然不同,截然相反的气息。两股力量相互交织、碰撞、毁灭、融合,逐渐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萧怀真这边入定了,外面的人可没有,还好小白蛇是真有眼力劲儿,操控自己的环境天赋帮萧怀真圆谎,也幸而萧怀真入定的样子就像是在睡觉,所以小白蛇不用时时盯着。

    萧怀柔那边小白蛇也用简单的幻境向她说明了情况。

    只是吧萧裴氏临走前还特意嘱咐了萧喜玲和钱盼娘还有文雨霏,叫她们务必看好萧怀真,所以外界对萧怀真的打扰基本上就没断过,还好萧怀真这回入定的深,各种各样的打扰都没把她弄醒这样的定力,秀莲见了都要夸一句“好定力!”了。

    家里这边日子平静的很,但是萧裴氏和萧仁信等人在镇上确是忙的团团转。

    萧裴氏先是来到了萧家在县里买的两间连在一起的小院子,和萧仁信碰了头。因为这次可能要带着几个人住个十天半月,而隔壁院子的房主刚好要买房,加之一些二人之前对家中的打算,二人决定直接把隔壁的小院买下来,这样不仅现在方便了,也方便以后全家来县城里住一段时间。

    于是萧仁信跑到隔壁打了个商量,直接拿着萧裴氏带过来的银票和邻居一起到府衙办理了过户手续,现成自是不比京城地价没有那么高,萧仁信,只用了六十四两就拿下了隔壁小院以及其中那些虽有些年头,但十分不错的红木家具。加之萧仁信举人的身份,以及塞给衙役的六两银子,当天就办好了手续。

    青枣、蔡传芳还有黄伯简单收拾了一下,这个新院子随即就跟着萧裴氏住了下来。

    次日一大早,萧仁信起床准备去县学教书,蔡传芳已经做好了一桌子早饭,萧裴氏也坐在桌子旁边恭候已久了。萧裴氏和萧仁信简单商量了一下,萧仁信表示如果那个王里来县学了,自己晚上一定会把他请回家。

    随后,萧仁信把在书房晨读的几个孩子,也就是萧喜安、萧怀知、萧喜乐还有格格不入的萧喜云几人。几人简单用过饭,重新洗漱一番就跟着萧仁信去了县学。

    萧仁信走后萧裴氏就带着一行人走街串巷看似是女人家的逛街,实则暗中调查起了范冲霄的种种罪行。

    萧裴氏一路走,一路逛,跟各种各样的人都闲聊两句,顺便买了些礼品就去了三姑姐萧仁德家。

    “哟,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萧仁德在一种普通的簇拥下,大笑着说到。

    “亏你还笑的出口!二哥家出事了,你难道还不知道吗?”萧裴氏服了扶额,坐到一旁的客席上,不解的问道。

    一旁的汪佳,躲在萧仁德身后,探头探脑的看萧喜玲有没有来。

    “好好的,能出什么事?你这是什么意思?”萧仁德落座不解道。

    “事就是处在县里的,你还不知道!这事可说来话长……”萧裴氏只能把萧怀广和沈怜惜的事情再说了一遍,听的萧仁德一愣一愣的。

    “哎呦,那可怎么是好?若是多给县衙几十两银子,可能放人?若是可以我这些银子都拿去,不能让孩子在那大牢里受苦呀!”萧仁德,说着就从袖口里掏出两大把银票放在桌上,还欲转身回去拿更多的银子!

    萧裴氏连忙制止了萧仁德,并示意的屏退左右,不过,现场还是留下了二人最亲近的贴身丫鬟,所有门窗都被打开,我证周围不会有人偷听。

    萧裴氏说到:“你且听我说,这不是银子的事!想必你也知道那范冲霄跟京城里的世家大族有些渊源,那我今天就告诉你他姐夫正是当今“武丞相”——申屠鸢飞!”

    “申屠鸢飞!”在场的众人不禁齐齐失声。

    “是的,所以这样事情就难办了,回光这孩子呀,唉!”

    “这,弟妹,你可是有法子?”萧仁德见萧裴氏神情自若,心中有了三分猜测,于是问道。

    “这个嘛,有是,有那么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只是这二哥二嫂怕是不会同意,还需要三姑姐帮我说两句话才是呀!”

    “什么办法,你且说给我听听。”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据我所知,朝内争端不断,皇帝陛下仿佛与申屠大将军有了些隔阂,若此时告御状,也算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萧裴氏凑近萧仁德耳边小声说道。

    “这——”

    “你细听我说来……”萧裴氏又在萧仁德耳边小声耳语一番,二人最终达成共识,决定到时一起去劝说萧仁礼等人。

    眼见天色不早萧裴氏没有留饭,告辞回去了。

    蔡传芳呢做好了一桌子的饭。萧裴氏整理一下听见门口有动静,心知是萧仁信回来了,便去迎接。不负众望的萧仁信果然把王里带回来了。

    萧裴氏立马跟王里对起了暗号:“非衣榜相丞”

    “一土埋乡绅”

    “哈哈,你这小子果然有世家风范,怪不得老爷带你回来。”萧裴氏笑道。

    刚刚这暗号啊,说来也简单,“一土”二字组合,便是一个王字,埋乡绅则是代表王家世家豪强,手中良田万亩的身份。“非衣”二字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裴字,“榜”代表着裴家以科举起家,相丞则是当今裴老爷的官职。

    要说这裴丞相呀,自然是很讨厌申屠鸢飞的呀,明明他才是名正言顺的丞相,可人们却偏偏称呼申屠鸢飞为武丞相,加之种种的相互争斗,仇怨可真是解都解不开!

    萧裴氏、萧仁信和王里有来有回的聊了起来,自打来了县里以后就百般谨慎的萧喜云是只敢坐在一旁,大气不敢出一下。

    要说萧喜云这两天过的吧,是一改之前闷在屋子里读书的无趣与乏味,可谓是又紧张又刺激又有些有趣。

    萧喜云来到县里的第一天,那是百班不适应,因着不像之前在村里还能有丫鬟帮忙照顾一二什么事都要自己做,自己做都没什么大问题,但这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他是真不知道,只能假装自己精神有点恍惚,什么事都做的比别人慢半拍。

    按照原身书本上的笔记来看,萧喜云知道自己是开蒙丙级子班的学生,现学的教学分为开蒙、秀才、备磅三个等级,从识字到考上秀才之前都在这个等级的班里学习,这个等级的学生一般都是县学里的夫子、账房、院长等人的亲眷子弟,再就是那些在县衙工作的人的亲属,这些孩子读书都是免费的,当然每个人名下同时只能有三个孩子在县学的开蒙班读书,要是再有多的孩子那就得交钱了,不过交的也不多。另外还有一些是本地富商的孩子,这些孩子来县学要交一大笔学费,县学之所以能供得起那些亲眷子弟免费读书靠的就是他们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