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异世小人物传 » 第八十七章:新王

第八十七章:新王

    次日朝堂之上,以朱书同为首,力陈立赵允长的对淮国的好处,因着老头子名声,渐渐的有许多人站出来支持。

    “宗正大人,淮国毕竟是赵家的淮国,不知道大人是什么想法?”朱书同见赵微明一直不说话,心中很是不高兴,大家争来争取还不是为了你赵家,你这个名义上的赵家掌门人,怎么能一句话也不说呢?

    见所有的目光都转移到自己身上,赵微明道:“朱老大人说的在理,但是万大人说的也没错,老夫才疏学浅,着实难以判断。”

    听了这话,朱书同气的胡子直颤,用手指着赵微明,说不出一句话来。

    万长安哈哈一笑:“朱大人坚持要立赵允长,是看中了他的贤名。但恐怕要让老大人失望了,那赵允长不过是浪得虚名罢了。”

    手中有了底牌的万长安,终于亲自下场了,准备一举定下大局。

    朱书同不屑道:“允长从小便在和先王一起在我身边求学,什么性子我比万大人清楚。”

    “那我便让朱大人死了这条心!”万长安冷哼一声,大喝道:“把那逃出国都的赵允长带上来,让朱大人看看他这好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朱书同闻言顿时愣住了,随即大怒:“你抓了允长?”

    “朱大人,您不妨先问问,再给我扣帽子也不迟。”

    见万长安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朱书同内心渐渐不安起来。

    等到赵允长被两个甲士带着走了进来,朱书同仿佛年轻了许多,快步迎了上去,上下打量一番之后,关切的问道:“允长,你不要怕,只要把事情的经过说出来,大家自然会还你一个公道。”

    赵允长身上有伤,说话有气无力:“老师,您何必要把我推出来呢,我这闲散性子怎么做得了淮国的王吗?”

    朱书同正色道:“事关国家,岂可因个人而避退?我辈读书人更应该在这时站出来据理力争。”

    “诸位,便是这朱大人口中的贤人,昨夜拖家带口准备逃出淮安城,至于为什么,大家不妨亲自问一问。”万长安大声说道。

    “难道是心有不满,准备联络人马,自立为王?”淮安府尹张定第一个开口质疑道。

    “对呀,不然为何深夜出城?必然是有见不得人的勾当!”韩远上来给了这颗钉子第一锤。

    那些中立的人心中也不由得跟着往这个方向想。

    万雅抱着孩子站在最前方,看着下面的众人,只觉得心中一阵烦躁。但她还要等,等一个人来。

    “血口喷人!”朱书同怒喝道:“这都是你的诡计,如今淮安都在你的掌控之下,想要栽赃陷害轻而易举!大家千万不要被万长安这小人的手段蒙蔽了!”

    “哼!”万长安冷哼:“既然如此,那就把人证带上来,诸位大人不就能解开心中的疑惑?”

    裴起德和黄稼轩带上来后便跪在中央。

    万雅开口问道:“你二人有何话速速道来。”

    “启禀王后!”黄稼轩磕头道:“我兄弟二人受了赵宗正的公子命令,昨夜去劫狱救赵允长,把他送出城去。”

    赵微明脸色大变:“胡说!”

    “宗正大人可以把贵公子带来,我们愿意与其当面对质!”裴起德没有看赵微明,可说出的话却像是从后面给了他一剑一般。

    赵微明急忙跪了下来:“王后明察!老臣绝无指使他人做出这等事来,定是这两人胡说!”心中却恨不得狠狠给自己一个耳光,当时自己怎么就鬼迷心窍参合进来了。

    朱书同可不能见着自己潜在的盟友倒向对方,开口道:“赵大人一心为国,既然做了,又何必掩饰?大声说出来,让大家看见什么是民心所向!”

    “是啊!赵大人,把真相说出来!”

    “赵大人!万长安还不能一手遮天!”

    ……

    朱书同一党纷纷出声支援,生怕赵微明投降了,那样大事休矣。

    万长安得意的看着众人,也不说话。

    赵微明此刻汗如雨下,心中衡量着其中得失,最后一咬牙:“微臣确实指使这两人人去劫狱!”

    此言一出,朱书同一党顿时心安不少,但赵微明皆下来的话,有把他们刚刚升起的希望打下了十八层地狱:“微臣想着要赵允长逃出去,拉拢人手,自立为王!”

    “微臣一时鬼迷心窍!罪该万死!请王后责罚!”赵微明一个劲的磕头。

    朱书同一党都傻了,他们在这里争,便是站了一个理字,好让赵允长堂堂正正的登上王位,可没想过什么自立为王的事!到了那时便是叛国了!

    回国神来的朱书同一党纷纷破口大骂起来。

    其中一个更是扑上前来,扭住赵微明,狠狠的给了他一阵老拳,张定离的近,赶紧上来抱住施暴的人,这一下可算惹的马蜂窝,朱书同一党的人更多人冲了上来,万长安一党也凑了上来,一时之间,又打成了一团。

    朱书通虽然竭力阻止,可已经动手了的人,谁又会听他的,反而把他摔倒在地几次,弄的狼狈不堪,衣裳凌乱。

    朱书同费尽力气站了起来,看着打成一团的众人,瞧见在一旁笑得甚是得意的万长安,猛然扑了上来:“我杀了你这乱国的奸臣!”

    万长安一个不留神,被朱书同扑倒在地,脸上挨了几拳,惊骇之下竟然忘了还手,身边的人赶紧把朱书同拉开,把万长安扶了起来。

    万长安恼羞成怒,突然上前,一脚踢向正在破口大骂的朱书同的脑袋。

    朱书同的骂声戛然而止,脑袋一歪,躺在地上。

    手下上前一摸鼻息,回头对万长安摇头示意没有救了。

    万长安狠狠啐了一口:“便宜这老匹夫了。”弹了弹自己的衣服,举步走了出去。

    赵允长扑倒在朱书同身边,把他扶到自己的怀里,使劲的摇着老人,却再也没有一点回应。

    “老师啊!你这是何苦呢!”

    次日,万长安把朱书同一党,尽数下狱,赵允长一家老小押赴菜市口斩首。

    谁料道行刑之时突然刮起大风,让人睁不开眼,待到风停,赵允长已经不见了踪影。

    万长安听说之后,也没多想,既然逃了那便逃吧,眼下只要把自己的外孙扶上王位,回头再来收拾赵允长也不迟。

    淮国王宫内,辛蛮虎对万雅道:“他同意了。”

    万雅长舒了一口气,目光看向天际,她的父亲已经为自己的儿子选好了登基的日子,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黄道吉日。

    如今淮国内政,尽数操于万长安之手,俨然成了淮国的太上王。

    万长安真正的算的上是志得意满,门口排着队等着求见的官员一眼望不到尾,府内的下人说话也比往常多了几分趾高气昂。

    十日之后,便是万长安指定的黄道吉日,万雅抱着赵难生,把他放到了那张宽大的王座上。

    万长安立于下首,看着跪倒的众人,恍惚之间,他觉得自己才是他们真正跪拜的人。

    “拜!”万长安回过神来,开口道。

    “且慢!还有人未到!”万雅清脆的声音从上面传来。

    万长安回头,疑惑的看着万雅,不明白她为何回说出这番话来,这些能上殿的人,可都是万长安精挑细选的人。

    万雅没有去看自己父亲的目光,而是看向的大殿的入口处。

    万长安顺着万雅的目光看去,果见一个人背着朝阳缓缓升起,接着他身后跟着越来越多的人。

    “谢清!”万长安大吃一惊!

    “他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万长安回头,用上了质问的语气。

    万雅面无表情道:“是我让他来的,父亲觉得有何不妥之处?”

    万长安无言以对。

    谢清来了之后,一言不发的跪了下去。

    万长安一摔衣袖,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紧接着一阵铁甲的撞击身中,李寻在沉闷的脚步声里,带着数十武将也走了进来。

    原本稀稀疏疏的大殿顿时显得有些拥堵。

    万长安看着这些突然出现的人,有些明白了过来。

    “好!好!好得很!”

    自己在接触了黄稼轩与裴起德二人之后,才想起来忽略了军方,原本准备着等到大事之后,把裴黄二人推上前台,从而慢慢掌握军方,却没想道自己的乖女儿竟然快了自己一步。

    “臣李寻,拜见王上!”李寻单膝跪下,身后的武将宛若一人,声音之大,震的人有些恍惚。

    “大典开始!”万长安虽然面色难看,但依旧开口。

    繁琐的仪式之后,莫雨愁女扮男装,穿着宦官的衣服,宣读了封赏了命令。

    “万长安为左丞相。”

    “谢清为右丞相。”

    “李寻为大将军。”

    ……

    万长安站在那里,与万雅对视,这可不是他拟定的封赏。

    自己这个听话的女儿此刻真的像一个王后了。

    原本便能大权独揽的他,这一刻,突然多出了两个对手,谢步远一党因着这次封赏,必然会对万雅言听计从,自己先前那般对付他们,以后断难善了。李寻身为李守一的义子,军中之人也必然视其为首领,自己以后无论如何也难以插手军中之事了。

    自己苦心算计,到头来,确实自己这好女儿不声不响成了最后的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