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异世小人物传 » 第一百一十二章:征兵

第一百一十二章:征兵

    段心烈恨恨的走进宫之后,段栖梧来到刚才出声的老太监面前施礼道:“栖梧谢过吴叔。”

    吴老太监连忙侧身让开,满脸笑意道:“世子折杀老奴了,快进入吧,大王脸色不好。”

    段栖梧了然,对吴老太监微微点头,向王城走去,身后是陈国的文武重臣。

    大殿之上,段思贤破天荒的已经等在了那里,面色阴沉,段心烈跪在下面头也不敢抬。

    段思贤扫视着下面众人,冷哼一声,道:“诸位都是我陈国的英才,现在一句话也说不出口了吗?都变成哑巴了吗?”

    等了半晌也不见有人说话,段思贤指着段栖梧道:“世子,你来说说,现在该怎么办?”

    段栖梧没想道居然会第一个点自己的名字,只得硬着头皮站了出来:“儿臣以为,姬长生冒险过江不过是为逼迫大都督分兵,为鸿信城缓解压力,我等只需坚守城池,待大都督大胜归来,困局自解。”

    段思贤怒喝道:“那姬长生区区一彪人马,就把我陈国搅得天翻地覆。十倍于敌,却被人家杀的片甲不留,你们不要脸,我还要!”

    段心烈羞的无地自容。

    陆廉道:“如今已无可调动兵马,便是抽调各地守军,也需耗时半月之久。若姬长生继续裹挟流民扰乱江南,将伤及国本。”

    段思贤闻言显得颇为烦躁,却又发作不得,突的瞧见跪着的段心烈,抓起手便的镇纸便砸了过去,骂道:“你这没用的东西,还在这里碍眼做甚?”

    段心烈被砸的头破血流,非但不怒,反而大喜,麻溜的退了出去。

    众大臣仿佛已经忘了昨夜大败的事一般,段心烈好像没有出现过一般。

    唐肃严奏道:“王上可还记得先前姬长生议和的提议?”

    段思贤皱眉道:“那不是议和,是在羞辱寡人!”

    “如今不论谢都督攻破鸿信还是挥师回援,都需要时日。”唐肃严道:“议和便如作生意一般,漫天开价坐地还钱,找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如此一来陈国所需要的时间便唾手可得。”

    唐肃严说着把写好的奏本递了上去,段思贤看完大喜。

    段思贤顿时眼睛一亮,他明白唐肃严的意思:“唐相高见,不知何人可为使者?”

    唐肃严道:“既然是我提出来的,自然是由我去。”

    段思贤点头应允,感慨道:“郑国有唐相这般大才却不知道重用。苍天何薄于我陈国?”

    唐肃严赶到岳明水寨见到了姬长生。

    “唐相昔日也是这般尽职,今日何置于此?”

    “大皇子既然见我,断不是为了这口舌之快,何不先听一听陈王主张,再骂不迟?”唐肃严不卑不亢的说道。

    姬长生冷笑道:“段思贤有什么条件我不管,但我的条件不会变。”

    只要姬长生愿意谈,就有拖下去的机会,唐肃严道:“为表诚意,陈王愿先去王号,大皇子也暂歇兵马,可否?”

    “唐相说笑了,过江兵马皆在城中修养,是陈国追着我不放,该退兵的是他段思贤吧?”

    “风陵渡……”

    “那是淮国李寻的主意,与我武朝何干?”姬长生打断了唐肃严的话。

    唐肃严怒目而视:“大皇子这般咄咄逼人,岂有半点和谈的诚意?”

    姬长生傲然道:“议和议和,有议才有和,如今大势在我,段思贤却以昨日的条件来见我,未免太欺我年少了!”

    唐肃严突然发笑,姬长生虽然觉得意外,却也不动声色,想瞧瞧对手玩的什么把戏。

    半晌,唐肃严收了声,从怀里掏出一本奏折递给姬长生,姬长生不解的接过打开一看,只绝得如遭到五雷轰顶,愣在当场。

    这奏折乃是谢至仁所书,上面赫然写着,臣已寻到敌之破绽,旬日可破鸿信城联军,彼

    时挥师西进,献武皇于阙下,则江南之危自解。

    姬长生故作镇定,哈哈一笑:“若鸿信城真能破,又何必拖到今日?唐相你又会好心告诉我?”

    “鸿信城局势如何,大皇子比我更清楚。”

    “如此说来陈国占据上风,又何必急着议和呢?”

    唐肃严起身背对姬长生:“非是陈王要议和,是陈国文武要议和。要我来此,也是给国内一个交待而已。”

    姬长生起身与唐肃严并立道:“既然大家都不想议和,那就打吧。”

    唐肃严拱手施礼,转身便走,未出十步,姬长生突然道:“帝都离鸿信城八百里,万安城近在咫尺,段思贤敢赌?”

    “大皇子错了,非是您和陈王赌,而是您和谢都督赌。”唐肃严回身道:“我也很想知道大皇子会不会赢?”

    姬长生眼睛微微眯起,仿佛择人而噬的猛兽,唐肃严面不改色:“先不说能不能攻克万安城,就算破了城,淮国便会将万安城让给您?退一万步讲,淮国什么都不要,退回天门关,那时大皇子在万安城中称王还是称皇?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您这作为?”

    唐肃严的话仿佛一支支射向姬长生的利箭,苍白的连随着唐肃严越来越急的话语而变的越来越红,身后的小杜子瞧见不对连忙上前扶着,却被一把推开,姬长生一字一顿道:“我同意议和。”

    他真的不敢赌谢至仁不会攻破鸿信城。

    “风凌渡……”

    “我自会解决!”

    姬长生改变主意并不是他的意愿,确实是鸿信城在谢至仁的进攻下摇摇欲坠,武朝已经倾巢而出国内空虚,段思贤若咬牙死战,姬长生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攻下万安城来,一旦让谢至仁抢了先手,则万事休矣。

    鸿信城内,面对谢至仁层出不穷的攻城方法,武姜联军损失惨重,若不是姬长生过江的消息在支撑着,窦宪也压不住手下撤军的呼声。

    卫含光看着统计上来的数据,眉头紧皱,手下能战的人已经不多了,那些郑国的人见着联军出于下风,富豪之家皆存了观望之心,贫苦百姓为了逃避被拉上战场的命运,纷纷往大山里跑。为了保证兵员,卫含光只得给每个将领都下了抓多少壮丁的死命令。

    眼见着交人的日期将近,自己还没有完成任务,周安道头疼不已,更是心中埋怨卫含光,自己既要守城,又要抓壮丁,那有那么多精力?卫含光治军又严,完不成任务,便是再回护自己也绝对会秉公执法的,那时自己绝对难逃一死。

    就这周安道焦头烂额之际,出去抓人的刘老七等人回来了,听到说话的声音,周安道跑了出去:“今天弄到多少人?”

    刘老七等人低着头,周安道的心顿时往下沉,沉默着转身走进屋内。

    一群人就这样坐着,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刘老七开口道:“将军,这鸿信城周围都已经被抓干净了,要想完成任务,必须往郑国腹地才有可能。”

    “距离大将军限定的期限只有十二日,便是往里走,又能走多远呢?”周安道用力的揉着太阳穴。

    刘老七等人对视一眼,开口道:“我等都是郑人,若将军信任,我等愿回乡为将军征兵。”

    未等周安道说话,杜预娘便出声反对:“康惠城距鸿信城快马也须两日才到,留给你征兵的时间最多不过两日,你才能把人带回来,而兵员差额却还有两千,两日之内你如何能完成?”

    刘老七无言以对,毕竟苏预娘说的都是事实。

    杨跑跑眼珠一转开口道:“七哥一个人肯定不行,不如我和他一起去,多一个人多一分力。”话音刚落,屋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杨跑跑有些心虚的往后挪了挪,不敢与人对视。

    武矮子道:“这也是一个办法,但就凭靠你两个恐怕也不成事,惠康城中已押了一次人来,能上战场的毕竟不多了。多去些人,机会也大些。”

    ……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苏预娘只觉得不行,他明言这些人是见战局不利,借征兵之名,行逃跑之实。惹得众人大怒,眼看着就要动起手来。

    “够了!”周安道猛的一拍桌子,大喝一声站了起来。

    “老七,你老实给我说,你是想走还是真想帮我?”周安道盯着刘老七轻声问道。

    刘老七吞了一口唾沫道:“我以前是惠康城中一混子,凭借着一身力气,人前被称着七爷,转身便被人唾弃,将军不嫌弃我出生低微,待我如兄弟,刘老七虽是粗鲁之人,可也知道知恩图报的道理。”

    “好!好兄弟!”周安道大步走到刘老七面前双手按住他的肩膀道:“我没有看错人。”

    “我意已决!”周安道转身道:“所有惠康城的老兵有能力的都可以回去征兵,征得五人他便是伍长,征的十人便是什长!”

    景板牙笑道:“那要是一个人就征的千人呢?”

    “那他就是校尉!”

    众人轰然大笑,只有苏预娘面有忧色,笑的很是勉强。

    送这五百人出城的时候,周安道在最后拉住刘老七。

    “七哥,若是事不可为,你就带着兄弟们走吧。”周安道回头望着鸿信城叹了一口气:“能不能守住这里我也没有信心,不能让兄弟们白白送了性命。”

    刘老七虎目含泪:“将军放心,不管成与不成,刘老七都会回来。”

    周安道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头也不回的回了城。

    未等周安道回到住所,便被卫含光的亲兵拦住,说是大将军要拿他问话。

    制止了要动手的石希言,周安道往卫含光的帅府而去,路上才知道,原来是刘老七等人的离开让人觉得是他纵部逃出,使得军心震动,这才要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