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槐序梦羞花 » 第二十六章 人无再少年

第二十六章 人无再少年

    回到小区外,孟繁桐立刻打电话给孟婕,让她们出来一起买菜。

    而她们已经在买菜了,孟繁桐四处张望,都没有看见她们俩。

    她根据孟婕的提示,在北区菜鸟驿站旁边的生鲜超市找到了她们。

    “姐,我们买了小葱、洋芋和白菜,你看一下你想吃什么?”孟婕知道她喜欢吃白菜。

    “生菜、香菜、木耳,其他的你们也再看看自己想吃什么吧。”孟繁桐脱口而出的都是素菜。

    孟婕在里面看了一圈开口道:“要不再来个粉丝?”

    “可以,那是买一团还是两团?”那粉丝是团状的,手小如孟繁桐也能单手握住。

    “两团吧,感觉有点小。一会儿我们再去买点丸子就差不多了。”他们三个都挺喜欢吃粉丝,孟雪担心量不够。

    在孟繁桐准备结账时,孟雪已经手快的付完了。每次都是这样,她的手机换屏幕后就不太流畅了,容易卡住。

    她只能无奈笑道:“那就统一由孟雪付,一会儿我们回去转给她。”

    孟婕闻言点头同意,她们便提着蔬菜往冰淇淋批发超市而去。

    小区附近只有那一家超市有丸子,种类也不多。其实也可以骑车去稍远一点的菜市场买,但是孟婕她们不会骑车。

    她们买了牛肉丸、牛肉卷、虾饺和另外三种不知名的丸子,顺道还买了瓜子雪糕。

    回去以后,还是孟婕用火锅底料烧汤,孟繁桐和孟雪一起洗菜。

    三个人一起,速度还是挺快的,一点多她们就吃上了。

    虽然不如在火锅店吃的味道好,但她们还是吃的很满足。

    三个人最合得来的口味是都不吃番茄,和都喜欢土豆。

    她们并不知道,她们的逍遥日子也快结束了。

    八月四号是孟雪考试的日子,和孟繁桐一样是在上午考试。所以她提前一天就回了学校,由于已经实习,学校的宿舍已经没有她的位置,她就只能在附近的小旅馆住了一晚。

    她考试那天,孟繁桐和孟婕担心打电话会影响她考试,她们打算考试结束再打给她。没想到的是,她十点多就发消息说已经结束了。

    这直接惊呆了两个人,当事人倒是没什么感觉。晚上孟婕回到小区时已经不早了,她们也没多问。

    第二天一早才听她说起,她看着都不会,就胡乱填上答案就提交了。

    孟繁桐好歹还挣扎一下,她却是破罐子破摔了。

    她们两个都清楚自己的水平,所以对结果没什么期待。

    15号的时候,孟想和孟涛两兄弟如期回到春城。

    据说,这次他们这次去出差的地方伙食不太理想。终于结束任务,孟涛回到春城的当天就不辞辛苦的亲自去买了半只鸡下厨。

    孟繁桐一边觉得他们回来给她们三姐妹带来的不自在,一边又享受着孟涛回来的福利。

    他们回来,孟繁桐她们三姐妹便不能穿着睡衣满屋晃悠,谈天说地也没那么方便。

    但是孟涛一回来,他们的伙食也丰盛了不少,同样的食材,他做出来的也完全不一样。

    孟繁桐对饮食的要求不高,即使是每顿清水煮白菜她也能忍,毕竟那是她独自一个人时的常态。

    但是有孟涛在,她会更高兴,大概是吃惯了他做的菜,其他人做的菜就变得不太合口味的缘故。

    本以为他们会多留几天,没想到他们18号又去小金县出差了。

    而这时,孟雪和孟婕也即将开学。孟雪20号就得回学校,孟婕则是25号。

    习惯了有她们两个的吵闹,现在整个房间除了孟繁桐自己播放的音乐,便只剩风吹门窗的声响。

    有她们陪伴的日子,她身上的烟火气息变得多了些;没有她们,她却不会觉得不习惯。

    她并不是黏人的性子,相反还很享受自由的惬意。

    而矛盾的是,她牵挂着那些在乎的人,所以无法想象失去他们自己会怎么样。

    有时孟繁桐也会觉得自己太过反复无常,她希望他们无灾无痛的长命百岁,却又不习惯他们一直在自己身边。

    其实细细想来,只是因为她孤独的过了那么多年,他们除了经济上的支持,最多的也只有口头的关心。而今,她已经过了需要陪伴的年纪。

    可她是个懒得思考的人,所以从未深思那些问题。

    致力于寻找过往里的缺失,只会失去更多。

    8月底,初级会计考试成绩出来了,孟繁桐和孟雪不出意外的没通过。

    孟雪没透露自己的成绩,成绩怎么样只有她本人知晓。

    孟繁桐虽然清楚自己过不了,但还是去查了结果。若是她保持着高中的水准这真的不难,可如今她脑袋空空,完全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顾不上回想当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模样,还有一大堆标本等着她整理呢。

    孟繁桐刚他们把之前去小金县带回来的标本登记好,结果他们出差一周又带回更多的标本。因为这个项目要结束了,所以要连同之前的标本一起重新整理、登记、排序、贴标签、挂牌,还要和一起负责的另一家公司标本查重。

    从一千个种里挑出可用又不重复的标本,听起来好像也没那么难,难在他们只有三个人。

    即将结题,他们只能各司其职,加班加点的做了。

    孟想负责鉴定核查那些还不确定品种的标本,由孟涛则按流程先挑出已经鉴定好的标本、孟繁桐登记、查重,然后是写大标签和小挂牌、贴标签和挂牌,按时间和地址排序、整理出采集号,按采集号顺序将标本排序。

    电子版的名单里,需要登记的采集号、拉丁名、植物名、科属、时间、地址、经纬度、海拔,大标签上也要写上除了拉丁名以外的信息,挂牌上要写明采集号、植物名、时间、地址。

    这些信息要一一对上,马虎不得,原本就近视的孟繁桐感觉自己都快瞎了。

    连日来的忙碌,只有开饭前能稍稍放松,抽空分享自己的饮食,完全把重新学习美术的事情抛之脑后了。

    写大标签时,孟繁桐以为小挂牌应该更快,毕竟挂牌上需要写的信息更少。可事实是她太天真了,大标签只需每个品种写一张标签,而挂牌是每一份标本写一个挂牌,且每个品种有6份标本。小挂牌的表面还是有点类似铜版纸的材质,极不好写。

    标签和挂牌有三分之二都是孟繁桐写的,这得益于当年她默写《思想与政治》的手速,否则还不知何时才能写完。

    代价是她每日手腕和手肘都酸痛,中指上已经撕掉的老茧又重新长了出来。

    一个多月以来,她睡觉都不敢往右侧,生怕自己条件反射的压着白日里已经酸痛不已的右手。

    这一整套流程下来,孟繁桐感觉自己都要报废了。

    最后挂牌则是孟涛一个人完成的,因为挑剩下的标本还需要登记入库。

    黄天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在课题结束前完成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