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启明兴 » 第9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

第9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

    朱由校等待的时机,不是别的,正是明末历史上有名的三大案之一的移宫案。

    在他这个熟知大明未来的人,没有能力完全打破或改变事件的主体发生之前,按照淘淘大势,该来的总会来的!

    如刚刚过去的红丸事件,还有即将到来的移宫案。

    即使身为皇长子,即将上任的大明皇帝,朱由校很清楚,自己能做的并不多。

    且在经历那一梦后,他依然是朱由校,但在思维和见识改变过,他绝不会是历史上记载的朱由校。

    一个痴迷于匠工、置国朝政治不理的木匠皇帝。

    又想变,又不能变。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事态下,朱由校决定以静制动。

    掩藏下对父皇泰昌帝病逝的伤感,尽全力的治理好大明。或者说,这也是父皇朱常洛临终前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日内,朱由校每日都安心的待在屋内,并不见得有半点急躁。亦是没有问询贴身太监魏进忠去了何处,更多的时候,都是让守卫的宫人拿来笔墨纸砚,涂涂画画。

    这种行为,可把来亲自看望他的西李,还有得到消息的郑贵妃给弄懵了。

    “皇长子竟如此安静?”

    不过,这样子的皇长子,可不正是西李等人需要的皇长子吗?

    趁着泰昌帝刚刚驾崩,皇长子朱由校尚未继位,继而将之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西李可不是为了成为武则天第二,她心里很明白,自身没有那种魄力,更没那种机会。

    只怕露出一丝想法,朝中大臣,亦或是天下读书人声讨的口水都会把她淹死。

    她心里念念不忘地,正是泰昌帝生前许诺的后宫之位。

    “只要哥儿成为皇帝,本宫就要成为太后,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太后!”这是泰昌帝驾崩之时,西李发自内心的呐喊。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西李的目标是朱由校,郑贵妃的目标却是西李。

    但让所有人都料不到的是,朱由校不是一只简单的蝉……

    更不会成为一只被黄雀捕捉的蝉……

    身死尚未埋葬的泰昌帝后宫之内充满了尔虞我诈,午门外的众臣办公之地,再次成为了菜市场。

    只是这一次,众人的语气却是出奇的一致。即要找出皇长子朱由校,使其顺利登基成为新皇。

    一座不大的小院内,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影。

    放眼望去,站在最前方的,除过方从哲这位略微有些心不在焉的内阁首辅,余者,尤其是当日入宫的其余十二位大臣,无不是想扶持新皇登基后,扩张自身的影响力,以实现其政治抱负。

    “皇长子困于后宫,为妇人所累,吾等既受命于先帝,又得先帝遗诏,当速往之,以迎新皇登基。”

    “英国公所言甚是,国不可一日无君,皇长子为储君,是为天下之主。如今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我等受命于先帝,自当幸不辱命!”吏科给事中范济世一扫左右道。

    此话一落,众人多是点头附和。

    经过商议后,众臣想到了一个笨办法,那就是强闯乾清宫,就算是受罪,也早在今日,想办法把皇长子找出来。

    正当大家气势汹汹的再闯乾清宫时,包括西李在内的紫禁城妃嫔们多是知晓了。有的等着看西李的笑话,有的则是在思考退路,亦有的在想着接下来该怎么办?

    “小贵子,你说那朱由校会不会被寻到,西李又是否能抵挡的住?”

    一位贵妇人坐在铜镜前方,看着越老越衰老的脸庞,问向身后,恭敬站立的老太监。

    太监厚厚的眉毛动了动,当其睁开眼时,只觉整个空气中都飘浮着阴森之感。

    就算面前的贵妇在宫里有着极高的地位,但老太监依然保持着平常心,面对其,犹如面对一个普通的老友般谈话。

    “回贵人的话,依老奴看,那西李大概率是挡不住的,就连先皇都挡不住满朝文武的言语,何尝是一个尚未名分的妃嫔?

    再联系贵人前数日的作为,以老奴看,确也是有些画蛇添足了。

    只怕是这一次,连贵人都要受到牵连,甚至于可能,也会离开这紫禁城。”

    当老太监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时,能看到这位贵妇人的双手颤了颤。

    过了半晌,贵妇人这才沙哑着喉咙,眼中浮现着回忆道:“本宫尚且记得,小贵子你之于当日,是比本宫早三个月入宫的。

    如今啊,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先皇早就故去,就连当今皇帝也去了。

    转眼间,这大明天下都已是易主三两次。

    你说说,为啥轮不到我那苦命的儿孙呢?当年之事,为何不能成功?果真是朝臣的阻挠?先皇就没有想法吗?

    要知道,先皇可不止一个儿子,最看好的,至少在表面上,绝对不是他。

    且在当时,大部分人都认为会是另外一种结果,但万万没想到……”

    屋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很快,那身后的老太监接过了话头,声音有些飘忽道:“贵人多虑了,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

    这未来啊,终究是年轻人的。

    究竟会发生些什么,谁又能说得清?”

    “哈哈,小贵子你这话说的在理,儿孙自有儿孙福。这次事毕,出宫转转也好,在这诺大的紫禁城内,生活了大半辈子,终究是有些厌倦了。

    本宫也想得开了,一切随缘即可。但在有些方面,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的……”

    “贵人能如此想是极好的,时间差不多了,也该用午膳了!”老太监笑道,他一笑,就露出了满嘴的大黄牙。

    这是这位小贵子的老太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露出这种发自内心的笑。从十数年的那件事开始,他就再也没有在人前笑过。

    若将上半辈子总结成为自己活,那么下半辈子,在老太监的目的中,自然是为别人活。

    这里的别人,正是端坐在他面前,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的郑贵妃。

    如此忠心,只为当年的一饭之恩。

    郑贵妃于寝宫用膳之时,乾清宫却闹翻了天。

    群臣要见皇长子,以侍其继承大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