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启明兴 » 第27章 天启帝野心初露

第27章 天启帝野心初露

    扶持年仅十六岁的天启帝登基,于东林党人看来,是无比正确的选择。

    一如数月前,万历帝驾崩时,他们这些隶属于东林一派的官吏帮着泰昌帝朱常洛稳定超纲一样。

    不同的是,这对父子,一个做了一月就驾崩了,另一个才刚刚上位,已有了几分永乐大帝的勤勉影子。

    但接下来朱由校主动提及的几事件时,更让这位年少君主于在场的朝臣中多了几分凶猛,远不像他表面那样的宁静。

    “朕半月之前,让诸位爱卿商讨大明国库之事,诸位爱卿多言及可加重赋税。

    可天下间的百姓日子也不好过,赋税一年更比一年重。

    再看看辽东之地,将士们为守卫我大明疆土,和女真人周旋,自将领到下面的将士们,早就有大半年没有发钱了。

    辽地局势不定,再这么下去,将士们的战斗激情难免会受影响。

    朕也不会在这两年继续加重民间赋税,但也要尽管为将士们筹集军饷。

    诸位爱卿可有什么更快的法子?”

    朱由校试探着问道,心中却没有抱上什么期望。

    当下都能克扣军饷,亦打算光明正大的搜刮民脂民膏了,这群朝臣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

    可即身为皇帝,又给了臣子们一个善于纳谏的形象,有些姿态还是要做的。

    同时,朱由校想到了前两日向继续留任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传递的一个讯息,也不知道那句话传没传到东林党人的耳中。

    依照王安私下底和东林党人的联系,大概率已经发生了。

    稍微靠前,也在朱由校的这次登基中大大得利,已越级升为左佥都御史的左光斗起身。

    向上方的朱由校行礼后,继而道:“禀皇上,微臣闻西北多地有贪官污吏,与当地商贾勾结,或巧取豪夺,买卖土地,积攒财富,自成一地霸主。

    不念皇上之恩德,枉顾皇上之信任,实乃我大明官场之耻辱也!

    微臣即为左佥都御史,愿为皇上分忧,清理掉这群大明土地上的毒瘤!”

    左光斗这话说的正气十足,令旁人纷纷侧目,首辅刘一燝也是频频点头。

    能入殿者,官职身份自是不低,哪一个不是人精?

    皇帝问充溢国库,解决军饷之法,这左佥都御史却谈起了贪官污吏,难道是脑子坏掉了?

    当然不是,这是左光斗想将手里的屠刀举到这群人的面前,抓贪官抄家,让大明国库的快速充盈起来,也算是为皇帝分忧的最快法子。

    左光斗说到一半,距离朱由校稍近的几位臣子,就突兀的发现皇帝的脸色有些泛红。

    脸色发红,有两种可能,一是害羞,二是愤怒。

    此时的朱由校在常人看来,当然是愤怒。

    其实,朱由校的愤怒,是为真实的。

    这段时间,用梦中的话说,用“上苍视野”得知大明的现状和主要矛盾后,朱由校对这群把大明弄得千疮百孔的贪官污吏自然没有什么好感。

    再通过司礼监,向东林党这些素以正义著称的臣子传递出清理大明地方官场,以之财产充公,解决短时间大明的财政问题。

    从结果看,皇帝和东林党人,可谓是各取所需。

    现在由左光斗站出来,发表了东林党人的观点,无疑是同意了朱由校的建议。

    而他朱由校用以拯救大明的第一刀,毫无疑问的是落在了地方贪官身上。

    身处中枢的一些财产不干净者,他暂时刚刚登基,尚不易轻举妄动,以免毁了根基。但也能借此,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起到敲山震虎之作用。

    殿中,群臣只见左光斗言毕后,年轻的皇帝唾沫横飞,显得愤怒异常:

    “哼!这群贪官,拿着朝廷的俸禄,竟做出鱼肉百姓之事。着实可恶,就算是朕久居在紫禁城内,也都听到了外面的汇报。

    左爱卿之建议,深得朕心。

    此等贪官污吏如同吸血之蚊子,其之从百姓嘴中掠夺来的财富,自当还于百姓,充公于大明国库。

    朕会令锦衣卫随行,助左爱卿查案。

    且朕给予爱卿便宜行事之权,罪行严重者,可就地格杀,以儆效尤,不用押解到京城受审。”

    有了朱由校的背书,还有身后不少东林党大佬昨日建言的支持,左光斗如同打了鸡血一样,脸色亦是潮红道:“微臣领旨!”

    殿中看着这对君臣对话,到也无人出言反驳。

    半刻后,朱由校又主动问起了辽东之事。

    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

    但在朱由校看来,攘外和安内同样重要,他不能前往辽东,实地了解情况,这次被派去的杨涟实际等同于他的耳目。

    只有真正的了解到辽地的时局,再根据掌握的朝前知识,再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扭转明廷于辽东的颓势。

    甚至于转守为攻,以收复失地。

    到最后,打的女真人俯首称臣可行,他朱由校不介意在极北之地,给予对方一块地,以供生存,否则,就别怪他朱由校无情无义了。

    不知为何,在有了后世的记忆后,对于灭了朱明王朝的建州女真人,再想到那些被屠杀的大明人,朱由校除了复仇之外,竟也没有什么好感。

    “刘阁老,杨御史现今到了何处了?”

    因内卫的业务尚未展开,至少目前仍然停留在宫廷。于外的消息情报来源,只有锦衣卫。可这些年来,锦衣卫也是有些堕落了。消息的来源和速度,竟也比不上一般的朝中大臣。

    对于锦衣卫和东西厂的整治迫在眉睫,但朱由校也明白,他刚刚登基,根基尚浅,一些事动作不宜过大。甚至于宫廷禁军的重建都要循序渐进。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要先麻痹“敌人”,再出其不意的打击“敌人”。

    谈到受命前往辽东的杨涟之动向,总揽天下大事的内阁首辅自然清楚?

    “回皇上的话,杨御史再有两日就能到辽东,与熊将军相见了。

    相信用不了一月,辽东实情就会送到京城,呈交御览。”刘一燝轻声相对。

    朱由校点头,年少的天子目光有些飘忽:“辽东之事马虎不得,更不能轻视任何一个敌人,就算多给杨御史一些时间调查清楚也可以。

    趁着这个机会,朕且把话放在这里,

    朕幸得诸卿,

    只要朕在一日,就要踏遍建州,收复失地!

    不光建州,还有关西七卫,三宣六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