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此岸之剑 » 第一章 鸠占鹊巢

第一章 鸠占鹊巢

    秦末乱世距今已经三百余年,齐、魏、楚、卫、赵、陈六国并立也有了足足一百二十六年,整个天下终于在秦亡之后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代。

    就在此时的南方楚国南象郡邯山县,一对四五十岁的老妇人各自拎着一背篓刚刚买到的蔬菜坐在了街边的石墩之上,两个老妇人一边喘着气一边互相张口骂了两句头顶的烈日,骂着骂着这对老妇人却是聊起了家长里短,对于这个年龄的老妇人来说似乎除了家长里短也没有什么好聊的。

    左边那个嘴角有个黑痦子的老妇人当先开口:

    “郑婆,你听说了吗?城西那个霍秀才最近居然开始练起武来了。”

    右边的老妇人身体肥胖,他听了嘴角有痦子的老妇人的话,艰难的在石墩上扭动了一下肥胖的身体然后侧头好奇的问:

    “哪个霍秀才?”

    “你这记性,就是祖上中过举当过县太爷父亲是个烂赌鬼那个!那小子也挺可怜,他娘亲生他的时候就死了,一个小小子儿从小被一个烂赌鬼带大。”黑痦子老妇人声音尖刻听起来颇为刺耳。

    “哦哦哦,想来了,就是那个老去咱隔壁药铺拣药那个病唠鬼秀才是吧,我记得那酸秀才不是连只鸡都不会杀吗?咋滴还练上武了?”胖妇人来了兴趣。

    “就是说呀,我听说啊,那个穷酸秀才一个多月前从国都赶考回来又大病了一场,他家里亲戚都以为这病唠鬼要死了。毕竟他连续三年赶考都不中再加上他那治不好的病,再多家产也经不住他败啊,何况他家的家产都被他那赌鬼老爹败的差不多了,他一个亲戚说这霍秀才该卖的都卖完了就剩个祖宅了,就一个月前他床前不仅没人照料甚至连买药的钱怕是都没了。”

    胖妇人听得直皱眉:

    “你说这些大户人家的亲戚也真不是东西啊,病成那样不说花钱帮买药也不去个人照顾。”

    黑痦子老妇人听了冷哼一声:

    “照顾,他那些亲戚巴不得这个病唠鬼死呢,他死了那栋宅子就归他们了,一家少说到手二三十两银子!”

    胖妇人先是被那句“少说二三十两银子”给震住了,或许是转念一想银子再多也不关她的事就半是酸溜溜的说:

    “一群畜牲……脑子就只有银子。”

    “谁说不是呢。”黑痦子老妇人一拍手接着说,“可谁知道那病唠鬼居然莫名其妙的病好了!而且不光病好了,还自己在院里练武,去过他家的王铁匠说那个病唠鬼不光不怎么咳嗽犯病了还在院子里摆着一堆木桩练拳,王铁匠说那小子练的还真有点模样。”

    “不对啊?霍秀才我见过,身子单薄的和纸一样,见人就笑还一直咳嗽,他怎么可能会练拳?还有模有样?王铁匠不是在给你吹牛吧?”胖妇人直摇头,她家就在药铺旁边几乎每隔几天就能看见霍秀才来买药,她可不信这么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病唠鬼突然就会打拳了。

    黑痦子妇人一听胖妇人不信就更来精神了,她放下手里的背篓身子朝着胖妇人倾过去,然后用手掩住嘴压低声音用一种好似告密的语调说:

    “王铁匠和我家里熟,来我家喝酒的时候就说啊,他接了那霍秀才一个单子,那霍秀才居然要王铁匠给他铸造一把剑!”

    “剑?”胖妇人一下有些懵。

    “就是每月来街上收税的军爷有时候佩戴的那种!”黑痦子妇人接着说。

    在秦帝国时期任何形式的兵器都是受到国家严格管控,这也符合那个时代法家的理论之一“弱民”,但是在这个六国竞争的局面下想要对于兵器进行管控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所以六国几乎是整齐划一的只对于弓箭、弩矢和甲胄进行管控,而对于民间刀枪剑戟这下所谓的“兵器”几乎是完全没有管控的。

    也就是说让铁匠帮忙铸剑并不是什么违法的事,当然霍秀才找人铸剑这件事的最大问题也并非在于铸剑这件事本身是否违法。

    “啊?他要练剑?他一个穷酸秀才练练拳说是强健体魄就算了,这练剑是……”胖妇人说。

    “唉,郑婆,你搞错了重点。”黑痦子妇人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什么重点?”

    “你自己想想铸一把上好铁剑要多少钱?就算是王铁匠开友情价那少说也是五六十两银子!那穷秀才穷的连药都买不起了哪里来的钱?”

    胖妇人这才恍然大悟,不过很快她又意识到黑痦子妇人的话头有些不对,两人相识多年她自然清楚黑痦子妇人的脾气,故而开口:

    “你知道他钱的来路?”

    黑痦子妇人似乎非常喜欢这种被人追捧的感觉,她眉飞色舞的甩了甩头发;

    “那县衙巡捕房的赵捕头前天来咱家店里吃饭,他和几个捕快喝醉了就说他去年破案的封赏就要下来了,他本人小升半级还受封赏了一处三进三出的大宅子,就是城西霍秀才的宅子!”

    “那败家子儿居然把自家祖产回缴朝廷了?”胖妇人终于忍不住惊叫起来。

    “土地回缴”一个实际上名存实亡的制度,也就是各地百姓商贾可以把自家手里的房契地契交给官府,然后官府给你一定的银子作为土地回缴的补偿。

    之所以说这个制度名存实亡,那就是在允许土地买卖的当下市场上随便一家介所开出的价格都比回缴补偿的银子多出五六成。只要是个脑子正常一点的人都不会选择把自家手里的房产地产交给官府回缴,可这霍秀才居然这样做了。

    “你说这霍秀才是不是疯了?祖产不要也罢居然回缴官府了?”黑痦子妇人一抬头,一副义愤填膺的姿态跟着胖妇人念叨。

    “真是不肖子孙啊!好好的祖产就这么……”胖妇人一副痛彻心扉的样子仿佛是他亏了钱一样。

    两个老妇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霍秀才过去的“光荣事迹”一一被两个老妇人翻了出来。

    原来那霍卫在七八年前还是县里远近闻名的神童,霍秀才名叫霍卫,这霍卫从小聪明14岁那年就通过县试成为童生,十六岁通过郡试成了秀才,成了秀才后霍卫又去远近闻名的太一书院求学,按照正常的轨迹求学三年后他就能顺理成章的在书院的推举下以“道家学子”的身份参加科举。

    在这个年代各大书院对于国家的科举影响是非常大的,像楚国与道家合作深刻,科举的审题官里不乏道家子弟,如果霍卫顶着“道家子弟”“太一书院学子”“少年天才”的名号去参加科举十有八九就能直接中举去做官老爷了。

    可谁想到就在霍卫十八岁那年他的那个赌鬼老爹突然因为饮酒过度暴毙家中,霍卫不得不选择辍学返回家中为父亲守孝一年。再之后的故事就十分凄惨了,守孝一年这十八岁的霍卫不仅没了“道家子弟”“太一书院学子”的身份,就连学业也有所荒废,最后硬着头皮参加科举自然是一败涂地。

    说来也是怪这霍卫自己,一年不中他回书院继续完成学业再考也好说,但是他就是不服又连着考了两年又是两年不中,不光把本就不多的家产给毁了个七七八八而且年年长途奔波还把本就不好的身体给折磨的的几乎崩溃,曾经的天才少年如今岁数不大但是大家都知道他这身体怕是没几年好活的了。

    两个老妇人你一言我一语几乎是要把这霍秀才二十二年的人生翻个底朝天,最后两个老妇人都是各自叹气说什么“可怜可叹”“自作自受”。

    然而就在两个老妇人谈的兴起的时候她们却没有注意到一个穿着灰色长衫的年轻人就缓步从她们身后走过,这个年轻人面容俊秀身材匀称高挑,双手白皙干净好像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少爷,但是他身上的长衫上却有几处明显的补丁。此人正是两个老妇人聊了半天的“霍秀才”。

    霍卫当然听到了两个老妇人在背后嚼自己舌根,但是他并不在意,特别是那些关于科举关于父母家庭的言语他更是毫不在意,因为他根本就不是“霍卫”。

    他叫“陈参”不叫霍卫、他是晋国人并不是楚国人、他分明是持剑行走江湖十几年的年轻剑侠也不是什么身有顽疾的倒霉秀才,但是就在一个多月之前“陈参”的灵魂却奇妙的穿越时光来到了这具手无缚鸡之力的躯壳之中。

    陈参来到这具躯壳时原本的“霍卫”已经死了,而“远道而来”的陈参就像那些传说中的上古妖魔一样“夺舍”了这具身体,并且几乎是完完整整的继承了这具身体原主人的所有记忆。

    这神奇的一切就发生在一个多月前,时至今日陈参已经完全适应了这具身体,甚至逐渐适应了别人喊他“霍卫”,而且如今的这具身体似乎除了“手无缚鸡之力”之外并没有什么大病,他在鸠占鹊巢之后也再也没有一直咳嗽也没有卧床不起,甚至他还试着用这具新身体开始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