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元宇宙二号 » 太空城—15

太空城—15

    通关了这次冒险后,伙伴们玩元宇宙的兴致没有以前高了,小胖提议说,听说金字塔也有个冒险关口,里面能看到法老,也可以进去冒险,但由于刘昕考研任务比较重,就很少再去元宇宙了。

    四年后,刘昕考完博士研究生,顺利拿到学位证,再通过竞争上岗入选上海物理研究所。上海物理研究所原本建在复旦大学内,后来因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所需要扩大,就迁往浦东机场附近,他们研究小组主要从事太空超远程通信研究,这个项目上有传统电磁波通信、中微子通信和量子通信几个分项。根据所里工作人员的主张主要分前瞻派和保守派两派,保守派以老一辈研究人员为主,他们主张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为研究基础,继续研制电磁波超远程通信,最大限度发挥电磁波通信的潜力,为发展下一代中微子通信,乃至量子超远程通信技术赢得时间。他们的论点是:“在现有科学技术条件下,用薛定谔的猫理论很容易证明量子的状态是完全不可控的,只能发送随机信号,无法实际运用,引力波通信在理论上不存在不可克服的困难,但是超密度物质形成的微型黑洞令人谈虎色变,中微子通信要获得可靠的信息传递能力必须解决怎样获得大量廉价的中微子发射源的问题,这个研究项目目前BJ物理研究所居于领先地位,很难跟他们竞争,电磁波通信技术是唯一可行的。”前瞻派的主要论点是:“恒星这东西,如果不是其确实存在,本来很容易证明它是不存在的,我们不能拘泥于现有的科学理论,放弃前瞻性的研究。”上级领导综合以上观点认为:人类研发量子技术通信加密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这方面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因而研究所就把研究重点放在量子通信上。研究所确定的研究重点是,如果能找到某种控制量子自旋的方法,控制信号发射区量子自旋状态,利用量子纠缠效应向信号目标接收区发送量子自旋状态,如左旋为0,右旋为1,从而实现复杂的二进制数字信号传递,这样就能组成可靠而抗干扰能力强,无延时的超远程量子通信,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这个技术研究获得成功,就可以实现宇宙两端的无延时通信,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研究课题。

    从人类探索量子技术的历史来说,半个多世纪前就运用“墨子”号通信卫星实现了和地球上电子的量子纠缠,而在量子纠缠的直接运用中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主要是由于量子的不确定性,让人类无法控制量子的自旋状态。居于量子形态的坍缩理论和形态不确定的特性,刘昕再提出一些他的观点:在超远程通信研究中,把两个相互纠缠的量子分开的目标距离上,可以运用超高速摄像机持续观察锁定量子的自旋状态,让量子状态处于坍缩,用不观察来活化量子的自旋状态,让量子处于不确定状态。这样,从目标信号发射区用观察和不观察的时间长短向目标信号区接收传递量子自旋的锁定状态和活化状态,实现量子纠缠在通信领域的运用。这个研究难点在于目标信号接收区要得量子的形态也必须通过观察才能获取,也就是在接收量子信息时也会导致原本不确定的量子状态的坍缩,假如有办法在不观察量子状态的条件下就能通过量子自旋释放的某些特征信号得知量子是处于持续锁定状态还是形态不确定的活化状态,就可以从理论上实现了量子纠缠在超远程通信中的初步运用,目前可能受限于基础理论研究,实现这些理论设想还需要时间。研究所认为刘昕的这套理论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但在实现运用中的确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不过能够进行深入思考是年轻人进步的阶梯,领导和同事都对他刮目相看,在开展超远程通信研究工作中,刘昕的悟性比较好,又有责任心,很快成了所里的技术骨干。

    研究所老张叫刘昕去喝茶,他说:“再有几个月我就要退休了,退休以后可以散散步,养养身体,不过还是对单位有一些留恋和不舍。”刘昕说:“是啊,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总是会怀念过去的生活,这也是人之常情。”

    “是啊。”老张长长叹了口气说:“现在有些事我越来越想不明白,我们都是搞研究的,每天来这里上班领工资,这么多人同心齐力也做不出一个像样的东西,也许我的话有点过激,但我也快退休了,有感而发而已。”

    “我不太明白,你指的是什么?”刘昕小心翼翼地问老张。

    “就我们这个所来说,都说要研究先进的通信系统,比如引力波通信,量子通信,中微子通信。以引力波通信为例,现在的人都谈黑洞变色,哪怕实验有可能产生一个针尖大的黑洞都会引发社会动荡,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引力波通信那个高密度黑洞物质的研究和生产困难重重。”老张皱着眉头说。

    “这也在情理之中,黑洞本身有难于控制的特点,大家怕它也是有原因的。”刘昕对他说。

    “既然引力波通信搞不了,那么就说这个量子通信,恕我直言,那个量子通信研究就像研究孙悟空一样,无来无去,无因无果,还有中微子通信,就发射源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弄了这么多年,一点进展都没有。”老张接着说。

    “这也难怪,应该是要等基础研究进步才有可能有所突破吧,不过要实现通信技术新的突破,首先应该是中微子通信。”刘昕恳切地说。

    “中微子通信是兄弟单位BJ物理研究所领先了,我们要等待的基础研究进步,无非是等待离子对撞机的升级换代,现在折腾这个引力波通信和量子通信还有什么意义,不如干点别的等着基础研究进步不好吗。”老张说话时有点情绪激动。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主要原因是从前,我们在应用技术上总是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走了不少弯路,现在国家的技术发达了,全国人民都希望我们的科技研究能够走在世界的前面,不过我觉得你说的也对,张叔叔,既然有些项目要等基础研究的进步,我们研究所应该做我们目前能做的事。”刘昕低声说。

    老张沉默了半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我老了,有些话就算是牢骚话发泄一下,你别太放心上,过几个月我就退休了,回家报孙子去啰,到时候有空来家里玩啊。”说完,他起身走出了办公室。

    “我会的,张叔叔。”刘昕起身送这个老同志走出办公室,看着他蹒跚的背影,刘昕在想他自己老的时候的样子,或许在那个时候,他每迈出一步路都不会像现在一样轻松。

    此后,刘昕在所里除了开展好所里安排的正常工作以外,也在暗地探索电磁波通信技术运用于远程通信的可行性办法,由于前瞻性研究中无论中微子通信还是量子通信都面临着巨大不可克服的困难,所里暗地开展电磁波通信研究的工作人员并不止刘昕一个,当然也有很多死心踏地地沉迷于量子通信研究的工作人员,对此,大家都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