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元宇宙二号 » 撕裂-17

撕裂-17

    “都市自动化快餐配送体系的快餐都是从标准化饭店做出来的,现代标准化饭店遍及世界各地。标准化饭店根据各地区平民的口味适时淘汰销量不好的菜品,及时引入新的菜品。送餐时,餐馆将通过订单获得一个订餐人的二维码,当餐车到达社区后,机器人凭这个二给码把快餐放入个人快递箱中,而二维码是一次性的,用过以后会失效,订餐人员必须自己到社区快递箱中去取。”这段文字来自平民基础教育《经济学》餐饮课相关内容。

    刘昕刚下班出来,就接到大姐打来的电话,说是请他到附近的一家名叫大众饭店的标准化饭店去吃饭,在他的记忆里,大姐一直很忙,她很少去饭店吃饭。正想着,刘昕的车已经来到一个大型标准化饭店旁,这个饭店临街有很多小门,几乎占据了大半条街,不时有小型自动化送餐车到达饭店门口,机器人把装好盒的一叠叠标准化快餐放到车里,然后匆匆运走。

    刘昕把车开进一个街边停车库里,停车时车库卷帘门自动打开,他把汽车开进卷帘门里,有电梯升降机把车运到地下室有空位的地方停好,然后领一张二维码纸片,等到要取车时把二维码在车库门口刷一次,和二维码对应的车子就被输送带送到门口了,随后二维码失效。这是自动化立体车库,因为现代社会电动汽车泛滥之极,大型城市只能建这样的立体停车场缓解停车压力。

    进了饭店,映入刘伯云眼帘的是餐厅里的餐桌每两列为一组整齐划一地排列着,每组中间有轨道机器人男服务生为食客送餐,宽大的餐厅整齐排列的餐桌多得望不到头。这些餐桌桌面是由铁皮做的,椅子也是铁皮的,只在椅子上面盖了一层比较软的蒙皮,这些桌子和椅子的距离都是固定好的,但是可以用螺杆微调高矮和与餐桌的距离。送餐的机器人男服务生做工很粗糙,只有上半身勉强做成人型,穿着西装,下半身连着小型轨道车,生锈的滑轮在轨道上嘎吱嘎吱地滚动着,推着男机器人在轨道上滑过来,滑过去,碰到有人挡道时机器人不耐其烦地重复着这句话:“女士们,先生们请让一让。”机器人男服务生在端餐盘的同时还不时弯下腰用捡垃圾的钳子取出卡在机器人轨道上的杂物,并放到轨道车自带的垃圾桶里,然后用轨道车里的清洁系统清洁他们的手,机器人男服务生按照订餐信息和对应的桌号指引端着恰好跟餐桌一样大的封装好的大餐盘准确无误地送来放在餐桌上,用扣件扣紧,然后取掉封装盖子露出菜盘就可以进食了。这种封装大餐盘的盖子甚至能够把每一盘菜都分别盖在一个标准化的小盒子里,即使是大餐盘掉在地上里面的菜也不容易洒出来,机器人男服务生虽然外表粗糙,但是一次能够端送一桌菜,送餐效率非常高。收餐桌时机器人男服务生先把菜盘按原样摆好,把大餐盘上的盖子盖好,打开餐桌扣件把大餐盘拿回去清洗就可以了,餐桌稍作清洁马上可以迎接新的餐客了,而且在饭店停止营业后,这些机器人男服务生打扫餐厅卫生也很方便和实用。客厅除了这些机器人男服务生以外,偶尔有造型比较精致的仿真机器人女服务生,她们端着盘子迈着猫步在人群中送菜,这些机器人造价很高,看外表不容易看出她们和真人的区别。食客们如果要临时加菜,可以让漂亮的机器人女服务生送来,女服务生送的菜要比整体订制的贵了好多,这个在餐馆门口牌子上有详细的说明。而厨窗里面也很少看到真人厨师,从流水线上出来的各色菜被机械手放在打开盖子的大餐盘或者快餐盒子中,装大餐盘的是餐馆用的,装快餐盒子的是送外卖的,送餐车把快餐送到社区快递箱中,成本非常低廉,如果消费者要求机器人送到住户家中,饭店一般会用仿真机器人女服务生送去,送餐收费采用送餐消耗的时间计价,价格比较高。饭店的经营过程中能用机器人代替的一律都用机器人代替,毕竟老板不用给机器人每月发工资。

    “现代大众农产品是由农业工厂的培育区生产的,生产方式是为各种蔬菜提供人为最恰当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使用一些植物激素是不可避免的,这样使蔬菜产品获得最佳的生长速度,获得最大的蔬菜产量,为市场提供大量的蔬菜。大米和面粉则百分之百属于工业合成的,食物的做工也不太讲究,主要是符合标准化生产低价销售。管理部门必须定期检测农业工厂的激素使用量,不能超过政府规定的指标,农业生产商表示他们的生产方式是完全能达到人体所需健康标准的,然而部分民众依然认为这些蔬菜不安全,拒绝食用。”这段文字源于平民基础教育《经济学》中农业生产相关内容。

    大众饭店里面的食物和菜品绝大多数都是工业化生产的,这些食物价格非常低廉,即使是领基础社会津贴也可以常常到这里用餐,而有钱有地位的人一般都去天然餐馆吃农民种植的蔬菜和粮食,那些餐馆收费比这种大众化的餐馆要贵了几十倍。

    刘昕很快按大姐给定的桌号找到了他们,就听到小侄子叫:“小昕叔叔,你来啦。”说着他跑过来拉刘昕坐下,由于刘昕在家常常带小侄子玩,他们倒是很亲热。

    除了刘昕和大姐母子两人外,餐桌旁还坐了两个陌生的男女。这时轨道机器人男服务生的滑轮咯吱咯吱地轻声响着从轨道上滑过来,就像在乡间小路上行走的驴车。他来到餐桌前,轻声问:“女士们,先生们,你们要吃点什么,请在这里点餐,我们这一次性点餐最经济实惠,如果中途加餐价格会比较贵。”随后机器人手上出现一个电子点餐屏伸出来,大姐说知道了。大姐点了普肉排,小白菜原子汤,八宝肉排,爆炒茄子,肉丝青瓜和土豆泥,这些菜谱除了八宝肉排是高档饭店用剩的原生态肉边角料做的以外,其他食材都是合成工厂或者农业工厂生产的。

    点完餐,大姐介绍说穿白色短袖夹克,留小胡子的中年男人是老朱,她的男朋友,现在在元宇宙公司工作。随后那比较清瘦的女人马上纠正说:“他是公司的劳务派遣人员,不是正式的。”老朱把额前的一撮头发留得很长,低头用餐时额前的头发总是不听使唤地垂下来遮住眼睛,害得他只好反复捋头发。刘昕觉得这男的不仅不中看,而且看上去年纪大了大姐好多岁。但他还是机械地跟他们说了一句你好,老朱笑呵呵地回复了一句:“小弟好。”然后他迅速把细眼睛滴溜溜地往两边瞟,仿佛在看大姐和另外那个女人的反应。大姐接着介绍说那个女的叫冉欣怡,可以称她为小冉,是她高中同学,现在是老朱的同事,刘昕看到冉欣怡身穿一身高档的帕迪莎连衣裙,脸型消瘦,还有那种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情不自禁地流露在充满皱着的脸上,她的目光从不掩饰她对老朱的轻蔑。冉欣怡把眼睛往老朱那边斜了一下再纠正说:“我跟老刘是同学,但是跟老朱不是同事,我是火星投资开发公司的信息技术工程师,元宇宙公司只是我们的下属公司。”她好像还要补充些什么,不过终究没有说出来。大姐又问冉欣怡为什么她弟弟没来,冉欣怡解释说他弟弟不喜欢这种场合。虽然氛围都不太好,大家还是都寒颤了几句,努力在这种不和谐中寻找一些最低限度的和谐。老朱问大家要不要喝酒,听到这话,冉欣怡脸上再次显露出一丝鄙夷,大姐看了看刘昕,刘昕说不会喝,然后大家都埋头吃饭了。

    饭桌上,老朱总是喋喋不休谈起自己的往事,他说他从前是个厨师,在江阴开小饭馆,拿手菜是做河豚,即使是这样也能赚不少钱,也风光过一些年,后来因为这些便宜的工业化饭店批量生产套装饭代替大众曾经喜爱的便宜小吃,工业化批量生产的食物加上标准化饭店的销售,造成了超低价位,让他做出的小菜陪着本卖都比平民饭店的菜售价要高,最终他的平民顾客都走光了。由于有钱人都到高档餐馆用餐,他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小餐馆就经营不下去了,这几年也领了一段社会津贴,现在好不容易找到点事可以干,工资也不高,老朱说话时,冉欣怡流露出更多鄙夷的目光。刘昕问大姐现在在哪,大姐说还不是哪里有活就干几天,主要是做家政,帮人照看病人,现在很多活都由机器人做了,就这个事机器人还做不了。

    吃饭间,人声有点杂,一旁的机器人男服务生不断的提醒用餐者:“女士们,先生们,你们的声音已经大于60分贝了,请注意。”一个男子愤然站起来推了机器人男服务生一下,竟然把轨道机器人男服务生推倒了,还好封装的一桌菜没洒出来,一个餐厅的工作人员和两个粗壮的安保机器人走过来,安保机器人对男子说:“你破坏了我公司的服务设施,将要负责赔偿。”那男子显然是有点醉了,跌跌撞撞的又去推安保机器人,那粗壮的安保机器人本来就是用来对付不守规矩的食客的,酒醉男子根本推不动,反而因用力过猛,自己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两个安保机器人把他连搀带拖带出门外去,并告诉他将会收到公司的赔偿诉颂,那男子同桌吃饭的几个人只好对工作人员连声说对不起,餐厅工作人员说按公司规定,损坏餐厅机器人,只要赔偿修理费就可以了,要是不赔偿的话刚才推倒机器人的那个老兄可能会受到起诉。他们之中一个同吃饭的弟兄问了机器人修理赔偿金是多少,那饭店员工让安保机器人把机器人男服务生扶到轨道上,他检查了机器人的情况,损坏不算严重,只是刮掉了一点漆,轨道车瘪了一个角,相应的赔偿金额也不高,这个酒客就慷慨付了钱,几个食客一起离开了大众饭店。

    刘昕也和大家一起吃完饭后散了,小侄子依然由刘昕带回家去给爸爸妈妈帮助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