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霸唐探案:狄仁杰是我大哥 » 第24章 信

第24章 信

    八仙桌的前方就是一个半隔断,两束轻纱帐幔撩在两边的圆柱上,取下侧边的挂钩,就可将帐幔放下,隔绝外面玩乐的地方。

    隔断里面就是床榻,床榻有半身高,通过木头做的两级台阶上到床榻,因而床榻底下就被遮住了,与我记忆中吻合,床榻横在我眼前,软硬适中的枕头放在右侧,被子按长条形状叠放,曾经带血的床品已更换一新。

    左侧是古色古香的双开门衣柜,左右两侧都有窗户,窗户没有插销,只有垫窗的木块。左侧的窗户和右侧的窗户下面则是青楼的后院天井。

    窗扇的合页在上方,因此须从下方推开,我勉强伸出脑袋看向后院天井,左右两遍各有一幢一层青瓦房,大门与我垂直,互相对望。

    正对着我的也有两幢青瓦房,大门正对我着我,两幢瓦房之间,是一个圆拱形的青砖墙,正中是一道木门上了锁,应该是这春香楼的后门。

    天井很宽敞,有晾晒的花花绿绿的肚兜和薄纱衣物,还有一口老井。

    按道理讲,罪案第一现场在结案前会有一个封存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需要专人看守,任何人不得进入,以免破坏凶手杀人痕迹。

    但这间屋子在短短十天时间不到,就已经清理得一干二净,我问刘玉:“这间房子什么时候重新打扫的?我记得李四死后的一两天你们暂停营业过,什么时候重新开张的?”

    刘玉回忆起来说:“本月10号就已经开张了。”

    “10号?这么早?”

    “这个奴家就不知道了,这个是我们老板在跟官府打交道。后来李四不是死了嘛,那个给我们送药的伙计,他死后,我们又关门了两天,把我们又盘问了一遍。后来没啥问题,我们有开张了。”

    听完她的话,我心中已有计较。

    我缩回脑袋对刘玉说:“妙香香平时住在哪里?”

    刘玉说:“春香楼就有舍房,不过头牌的几个宝贝都是在外面单独安排了住处。”

    “可否带我去看一下?”

    “哎哟,苏公子,奴家好累了,今晚还要上工呢。”刘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但又不好意思直接翻脸,因此用撒娇的口吻表达不想去。

    当她见到我又掏出一颗银子来时,转而呵呵呵地掩面笑了起来:“哎哟,苏公子真慷慨哟,奴家刚刚也就那么一说,晚上上工什么的不影响啦。”

    她快速地抓过那颗碎银子放入荷包里,带我下了楼,还不忘给吴贵打了声招呼。

    我们出得春香楼大门,从主楼一侧的巷子里钻了进去,拐过几个弯,来到了一处宅子里,这是一个四合院。

    刘玉推开门,几个宝贝正穿着院里嘻戏玩闹,刘玉脸色沉下来,叉腰怒骂道:“春夏秋冬,你们还有空玩闹,都这个点了,还不去收拾打扮,不知道要上工了啊!”

    春天说道:“哎哟,妈妈,现在时间还早呢,等会时间到了,我们会去的。”

    四大美女看到我,皆是掩面一笑,一脸羞涩的样子。

    刘玉回怼道:“还有时间不知道去练练琴作作画啊?平时对你们的教导你们忘啦!还有,最新交你们的金鸡倒立之术学得怎么样了!要多练习多练习!这样才能给客人最好的享受!”

    几个女的被刘玉这么一通教训,顿时像焉了气的皮球一般垂头丧气地回到各自的房里了。

    刘玉转头对我说:“不好意思啊苏公子,让您见笑了。”

    我点点头,没说话,刘玉打开了侧边一间屋子的大门,说道:“诺,这就是给妙香香安排的舍房。我们春香楼头牌名妓都是一人一间房。”

    “嗯……待遇不错。”

    我走进屋内,床、桌椅板凳,梳妆台等家具一应俱全,空间也不小,光亮也充足。

    梳妆台上有梳子、铜镜、胭脂粉盒,还有一个铁制的盒子,盒子被打开了,里面放了一些木头朱钗或者朴素的发簪,倒没有见到珠宝和金银一类。

    我猜测,这个房间里的贵重物品金银首饰什么的一定被老鸨或者其他人给搜罗走了。

    各项摆设物件也都是规规整整井井有条的。

    “官府的人有没有来这里过?”我又问道。

    刘玉摇摇头,她肯定在想,这个地方能找到什么,又不是在这里死的。

    我没有说话,开始仔细地打量起这里来,“我可以翻找一下吗?”

    刘玉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示意我可以,毕竟人都没有了,谁会管那么多。

    我在屋内翻找起来,床底下,被褥下面,枕头下面,还有梳妆台的抽屉,置物柜的抽屉统统翻找了一遍。

    除了妙香兰的一些私人物品以外,我从衣柜下方的抽屉夹层里,找到了一个比书本小一些的长条形木匣子。

    我欣喜异常,刘玉脸色微微一变,说道:“哟,这里面还有个夹层,我都不知道。”

    我没有理会她,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了木匣子,里面是一叠信封,信封上面没有写字。大约十来封书信。

    这时刘玉和青红都好奇地凑过来,想看看书信的内容。

    我打开一个信封,里面是一封信。

    信的内容如下——

    香儿:

    几日不见,如隔三秋。惟愿时光速流,吾愿携子之手,浪迹天涯。然事与愿违,未收子之来信已有几日,心急如焚,犹如烈火炙烤,判尔回信。

    江。

    “落款是‘江’?”我奇怪地说道,“妈妈桑,你可认识信中这个姓名中有‘江’的人?”

    刘玉皱着眉头摇摇头,说道:“我认识妙香香这么久,从未知道有这么个人。莫非是以前的老相好?”

    “看这信的内容。很有可能是。”

    找到这个名字带江的人,其实不算困难,只有在县里的户籍册里去找。

    能够有钱到这里来玩的,不会是太穷的书生,安宁县士大夫圈子就那么些人,另外还有土豪乡绅,大大地缩小了范围。但如果是在青楼外认识的,就犹如大海捞针了。

    我又问了一些关于青楼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店里跑堂的三人,伙房里有三个伙夫,杂工两人加起来八个人,上工时间为申时正刻(下午3点)到丑时半刻(凌晨2点)。

    休假情况是,五日休沐,意思是上五天休一天,在古代,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二气为一节。一节就是一个月。所以一年有二十四个气节。

    这些工人休假也都执行比较先进的轮休制,每个人做五休一,轮着休,能够让青楼每日不停地运转。

    而中间晚饭时间不固定,几个伙计轮着来。

    我详细查看了店里的排班簿。七月七日上班伙计的名册我也大致记了下来。

    完事儿后,我飞速地将信收了起来。然后再次翻找了一遍,确认没有其他可疑物件了之后,就立马带着战利品告别了刘玉。

    我看刘玉的样子似乎有点不想让我带走这东西,但又碍于我的身份和地位,因此没有直说。

    我又塞了一颗碎银子给她,说道:“妈妈桑,我今天来这里的这件事,希望你不要告诉任何人。”

    刘玉尴尬一笑,“怎么会怎么会呢。呵呵呵。放心吧苏公子,我没有见过你的。”

    我点点头,一起回到了春香楼的大门前,我上车后,嘴角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时间已经是傍晚了,马车正要开动,我看到路上十来个捕快衙役在路上快速地跑动。

    领头的正是骑在马背上的苏易国。

    我赶紧下得马车,大声喊道:“大哥!”

    苏易国拉住缰绳,回头一看在春香楼前的我,表情一愣,脸上露出厌恶的表情,说道:“你在这里干什么?”

    我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这都快下班了,你们干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