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踏天演武 » 第33章 天差地别谷内外

第33章 天差地别谷内外

    “血气方刚恰少年,横刀立马立于前”。

    这句古话对于在场刚过少年的学员们来说,显得格外适用。

    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幕幕景象,山海双眼泛红,脑中充血,连带着脸色都红了起来,心潮澎湃,紧握双拳。

    此时不仅仅是英灵碑下肃杀队的声音,整个台下的众生学堂学员,一起跟随着肃杀队的高声而嘶吼着。

    古堂首和赖大师傅,看着眼前的场景,依旧是无悲无喜。

    这才是这方大陆该有的写照,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梦就应该从小就刻在有理想孩子的脑海中。

    随着第一排学员祭拜结束,分别从两侧下高台,来到台下队伍的最后一排。

    他们皆是脸色潮红,脸有泪痕,但眼神却坚定有神。

    想来这场祭拜必然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之后第二排学员开始上台。

    此时本该肃杀队直接开始的,古堂首却在他们开口前,示意自己有话说。

    赖大师傅看了一眼古堂首,之后又收回了视线,撇了撇嘴。

    古堂首依旧是那般慈祥,声音感人心脾:

    “秉先烈之志,立太平盛世。”

    “愿人族再无灾祸,愿人族欣欣向荣。”

    古堂首说时向着台下的队伍看了一眼。

    山海莫名地感觉台上的古堂首是在看自己。

    “想必是泪水迷了眼吧”。

    古堂首的一番话语,让学员们在热血之时,亦多了份思考。

    台下的嘶吼依旧高昂,只是其中多了些感情,少了些鲁莽。

    很快便到了第三排上台,其中的山海和越妙亦沉稳地迈步走上那一节节台阶,立于英灵碑前。

    台下和台上的感觉可谓是天差地别。

    这里可以直观的感受到英灵碑的厚重,不仅仅是历史的悠长,还有那密密麻麻人名所带来的责任感。

    这时山海看向英灵碑顶部,那里有一个名字处于顶部,独一无二。

    “王道”。

    山海默默地记在了心中。

    “想必这位便是祖地的祖皇帝吧。”

    来不及多想,耳边传来了肃杀队的高喊声。

    随着第一击锤击心口,山海似乎感受到了先烈那一往无前坚定的意志。

    随着一次次的锤击,山海的眼神逐渐坚毅,身形也越发挺拔。

    随着第六拜的结束,山海又看了眼英灵碑的顶部,这次他看的是第二排,随后便从侧面离开高台,来到了队伍的最后。

    随后看着第三排学员上台祭拜。

    第四排。

    第五排。

    第六排。

    直至最后一排。

    随着台上祭拜先烈一次次地进行,台下有些学员的情绪也不似刚开始那般高昂。

    或许他们想到了自己只能生活在五河谷,即使有远大的抱负也无处施展。

    或许他们想到了惨烈的战场,想到了可能成为一个只有名字刻在墓碑上的自己。

    或许他们在细细品味着刚才的感受。

    或许他们想着努力地充实自己,期待有朝一日,五河谷开。

    或许他们打算得过且过地生活下去。

    或许他们什么都无所谓。

    待全体学员祭拜完成,赖大师傅看着古堂首,点了点头,随后大手一挥。

    随后便大步向前,走下高台,身后跟着英灵碑两侧的肃杀队成员。

    路过台下的学员时,学员们都满脸羡慕地看着他们。

    学员们不仅仅是羡慕肃杀队队员身上那霸气的服饰,更因为肃杀队队员的权力和待遇。

    作为五河谷唯一的执法部门,肃杀队就是一把悬在每个五河谷人头上的钢刀。

    如果这把钢刀是自己,应该是没人会拒绝的。

    待赖大师傅带着肃杀队消失在众人的眼中后,古堂首眼神示意台下靠近高台的一位教员。

    此教员缓步来到高台,接替了古堂首的位置,随后便示意台下的学员安静:

    “大家安静。”

    “接下来,我会给大家介绍擂台战的规则,不清楚的,注意仔细听。”

    “大家下山后,要立即赶往来时集合的学堂广场。”

    “…………”

    越妙见台上说着她已知道的擂台战规则,便不再关注,回想起之前惊心动魄的场面,越妙不禁有些感慨,随即转而看向山海,轻声好奇问道:

    “外面是不是也会如此隆重?”

    山海知其意,问的是祭拜先烈的规模以及流程,山海心中默然,他虽没见过,但可以想象出来。

    外界不会像此地不为生活而烦忧,他们或许活着就是最好的状态了,至少能不断代吧。

    而他们即使有心祭拜,也不知祭拜谁,活在当下,想太多自己不该想的,会很累的。

    山海没有对越妙诉说,而是摇摇头。

    越妙闻言顿时来了兴趣,当她第一个问题问出口时,第二个问题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了脑海中,继续道:

    “那外界的学员呢,是和五河谷一样吗?”

    “他们的实力怎么样?”

    山海深深看了越妙一眼。

    心中暗自感慨五河谷说是仙境,一点也不为过。

    在这里,众生学堂的学员,在十二岁前,都在各自区域的学堂学习,最主要的就是认字,在此之际想学什么学什么,想看什么看什么,没有测试之说,十二岁之后统一转入众生学堂,测灵之后教员开始教导妖兽知识和诡异知识,其中包括其已知种类,境界判断,相对弱点,这些是要测试的,不及格的视为犯罪,严重的罪及家人。

    当然,特殊情况除外,例如癔症五年多的山海。

    而在外界则不会如此。

    在外界,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机会,一种是有机会。

    有机会也会有所不同。

    人的理想和行动力在此时间段展现的淋漓尽致。

    是冒死前线卫朝卫民,赢得人民的尊敬,还是选择充实内陆,幸福生活,亦或是浑浑噩噩,苍茫一生,学员的表现充分体现了他们的选择。

    毕竟此方大陆,尊敬给予的人,往往都会成为一座座坟墓。

    正因为如此,皇朝才会给予军人特权,包括他们的孩子。

    如果没有军人誓死守卫南北两个关口,中九州不可能安稳祥和,无忧无虑。

    而没有军人前仆后继地赴死,北、南九州,估计早就生灵涂炭,沦为妖兽和诡异食之即来,饱之即去的后花园了。

    微微叹了口气道:

    “外界学员的实力如何,我是不清楚的。”

    接着又认真道:

    “外界想要学习是得付钱的,这笔钱不是那么容易拿出来的。”

    “与其劳苦家人去争那成为灵者的资格,去争那成为蜕凡的资格,倒不如就那么生活下去。”

    越妙不解道:

    “为什么啊?成为灵者之后实力强大,家中的情况肯定会大有改观的。”

    山海摇了摇头:

    “你想象不出勉强温饱的家庭是怎样一个场景,你也想象不出当一个家庭供出一个灵者,灵者还想争,最后聚家升天的场景。”

    接着暗叹这个大陆真的不公平:

    “五河谷和外界不同,一切都不同。”

    接下来的话,山海本不想对越妙说的,但发现那求知欲的眼睛,鬼使神差地说了起来:

    “外界的灵者自恃高人一等,他们不甘做着最底层的活,或是普通人就能做的事。”

    “他们踌躇满志,心比天高,同时灵者之间的争斗也十分激烈。”

    “大人物们不在意灵者的志向,也控制不住灵者的争斗,总不能见一个杀一个吧,所以便听之任之。”

    “但他们可以控制普通人,他们要普通人种粮,就会相应的提供保护,故灵者之间争斗可以,打杀普通人则会受罚。”

    “所以,在外界非底层人的心中普遍认为,底层不配出灵者,事实也确是如此,出了灵者,那些家庭一部分都是穷困潦倒,甚至是家破人亡。”

    “还有一部分会让原本的家庭状况有所改善,对于对应的风险相比,只能说他们改变了,便是一定会如此。”

    越妙没有在意灵者的争斗,也不在乎什么高人一等,底层配不配的事,而是心中好奇道:

    “那还有一部分吗?”

    “有的,那些人无非是人前显圣,享受着他人的赞美呗。”

    随后叹息道:

    “然后便又有了一批人顺着这群人的指引,艰难进发,最后大浪淘沙,金光乍现,并以此循环往复。”

    越妙捂着嘴,惊讶道:

    “那不是得死好些人?”

    “大陆不缺这点人,而且死的大部分都是蠢人,聪明人大部分都懂得明哲保身这个道理。”

    心中暗暗加了句:“至于能不能保的住就难说了”。

    越妙道:

    “聪明人就不会死吗?”

    山海像看白痴一般看着越妙,懒得回答:

    “你真是个猪脑子。”

    越妙闻言顿时反应过来,死的大部分是蠢人,剩下的自然是她口中“不会死的聪明人”。

    她刚才也是没过脑子,随口而出,没想到受到了山海的鄙视。

    随后她又想着之前山海的话,暗自比较着和五河谷的区别。

    一时间也没再向山海询问外界的情况。

    见越妙此时没有再次提问,而是低着头,像是在品味着自己给她普及的知识。

    山海见此便转移视线,坚毅地看着那高大的英灵碑。

    此时高台上的教员仍在鼓励的学员们:

    “大家不必顾虑什么,会有专门负责的教员保证大家的安全。”

    “你们要尽可能地展示出自己的实力,不仅仅是为了出谷的名额,更是为了检验你们这六年来的努力。”

    “大家也要放平自己的心态,毕竟出谷的就六人,你们之中大部分还是得留在五河谷,放稳心态。”

    “最后,大家有序离场吧,教员负责好自己的学员。”

    “回去后立马到学堂广场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