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洪荒仙道传 » 第十回 道人修宝,聚祖巫,大帝下天。

第十回 道人修宝,聚祖巫,大帝下天。

    书接上回。话说,玄清受了仙籍,得了仙禄,以后每年,可享受天宫胜境,食蟠桃,饮琼浆,喝玉液。不提。

    这日,玄清正值哪吒府上,修炼法宝,将断掉的火尖枪,用哪吒提供的玄铁,于紫金八卦炉中补好,又取一粒九转天灵丹,配合净水,将金砖毒气洗去,依旧是个好好法宝。

    哪吒取来的材料不少,俱是天界珍贵之物,就连他需要的材料,也是托哪吒借用的,只是收起,并未现用。

    一日,玄清正与哪吒,讨论修养之道。有仙官来报,说那济世府已经建好。玄清正好也要回去,一直在哪吒府上,搅扰别人,也不是长久之计,也有诸多不方便。

    是以,就此告辞,哪吒自然有些不舍,他两个相交甚好,但自己也有公务在身,再加上又都在天庭为官了,随时可见,自然无有不允。

    玄清回到济世府,四面观看,心中一喜。就见玉石做瓦,灵砖砌墙,白石大柱,雕刻花纹,占地百亩,地方又大,又极为清净,灵气浓郁,果然是好地方。

    “玉帝老儿,虽然没安好心,但是也不是什么好处没有啊!又送玉液琼浆,又送大仙府。”

    玄清心中明白,从此以后,算得上是,跟着玉帝混了,那冥河教祖要是来找麻烦,就往天庭一钻,不出去,难道他还敢大闹天宫不成?

    当下吩咐府上仙官,力士,童子各守执事,自己选了一间密室,准备炼宝。这里房间又多,自然也宽敞。

    密室很宽大,高有十来丈,放出八卦炉,紫金色。盖子打开,里面正是一片炉中世界。取出十二杆法旗,扔进去,取出诸多真铁,玄金等材料,不下数十万斤,也一齐投了进去,这才放上盖子。

    这些金铁,全是哪吒自己库存,听说他要炼宝,就全部借给他用,说是以后方便了,再还给他不迟。

    坐于蒲团上,用手一指,那炉中燃起了,丁甲神火,火苗突突上升,温度渐高。道人不好怠慢,双手勾画符咒。那些金铁材料,受了神火煅烧,渐渐的融化了,被道人捏动法决,牵引至旗杆破损地方,将其补好。

    又得祖巫记忆,将都天神煞咒文,勾画出一亿两千万道,在其破损地方,一一补好,又将其重新祭炼,那数十万斤的诸多万载金铁,都化为铁汁液,完美熔炼进了旗杆,看着浑然一体,旗杆上,布满花纹,那是祖巫符咒。

    用手一直,停了火候。将盖打开,里面十二杆,全新的法旗飘出,缩成一丈高下,立成一排。旗面空白,旗杆布满了花纹,异常精致。

    “亏得是破损不大,旗面也未破损,否则,就算我知道祖巫都天神煞秘法,也绝非如此容易。”

    玄清看着这些法旗,完美无缺,心中难免大喜。旗子修好,只等他再将自身祖巫血脉,炼进旗中,聚出祖巫法相,就可以吞噬万物进化。以期有一天,恢复全盛时的力量。

    不仅如此,那祖巫吞吐之时,还可以分出一点精气,再吐出来,被自己吸收,转化血脉,他就可以与这法旗,一起修炼,那速度何止是一日万里?

    如果有一天,将十二祖巫全部恢复,聚成盘古肉身,到那时恐怕是开天辟地,重塑轮回,也不是不可能。

    他得祖巫记忆,知道诸多秘法,那都天神煞阵法,就可以恢复祖巫,牵引元灵。被他时时参悟,心得不小。

    收了八卦炉,依旧坐定,恢复气息,稳定心神。如此个把时辰,取出飞剑,念动咒语,将自己的手指划破,一道小口子,流出了漆黑色的血液,端的不凡,再也不是以往鲜红。

    那漆黑的血液,精气十足,用法决牵引出十二滴。分别投入旗中,那旗得了这血,仿佛有了灵性一般,光华闪烁。

    玄清连忙用神煞符印封住,光华内敛,依旧是大旗,那旗面却是,多了一丝生气,再也没有之前那么死板。

    将十二杆法旗,摆成都天阵法,自己端坐其中,法决一起,那些旗杆,就发出淡淡烟云。不一会,就将阵中世界掩盖,仿佛浆糊,粘稠无比。

    分出十二点光线,勾进旗中,那是玄清自己,精血养成的祖巫精气,珍贵异常,目前有此物者,天上地下,祖巫精气,只此一家。

    手捏都天法,口念神煞咒,以一点祖巫精血为引,祖巫精气为线。将那散落在宇宙间的祖巫元灵,意识,记忆,或多或少,慢慢的牵到旗中。

    那十二面法旗,渐渐的又聚出了祖巫法相。这一次却是不同,栩栩如生,踏龙操蛇,各有模样。分别是:

    蓐收。全身金色鳞片,左耳穿一条金蛇,脚踏两条金龙,人面虎身,肩胛处生羽翼,善操洪荒金铁。

    共工。蟒头人身,脚踏两条黑龙,手缠青色大蟒全身黑色鳞片,善操纵洪荒水势,。

    句芒。全身青木颜色,鸟面人身,脚踏两条青龙,善操控洪荒草木灵根。

    祝融。兽头人身,双耳穿两条火蛇,脚踏两条火龙,全身火红鳞片,善操洪荒火势。

    天吴。首人面虎身十尾,善控风势。

    强良。虎首人身,拿两条黄蛇,善控天雷。

    帝江。人面鸟身背有四张肉翅,胸前,腹部双腿六爪,善速度,四翅一扇二十八万里,全身红鳞片,善操纵空间速度。

    玄冥。乃是女身,全身骨刺,一个巨兽,善于操控空中之雨,天地煞气。

    后土。乃是女身,人身蛇尾,背后有七只手,前面也有两手,握两条腾蛇,,善控大地黄土。

    龠兹。人面鸟身,耳挂青蛇,手拿红蛇,善于操控电光。

    奢比尸。人头兽身,耳戴两条青蛇,善控天气。

    烛九阴。人面蛇身,全身赤红,掌管日月运转,善控时间。

    天书记载:

    “盘古开天辟地,演化洪荒,塑造轮回,使得无极分化,生生不息。元神化三清祖师,肉身化十二祖巫。三清祖师同证元始,而祖巫对于开天辟地的理解,比不得三清祖师,所以并未见证元始,且心性暴躁,只因先天性元神不足,虽然法力异常巨大,但终究是难以,参悟完整的开天精义,最终陨落巫妖大劫。”

    停下法决,烟云尽收。玄清见旗子上,十二祖巫法相,经过都天神煞法决的牵引,配合其精血,最终凝聚。看着那栩栩如生的法相,脑海中不由的,想起天书中的一段话。

    连忙收拾心神,用手一指,收了阵法。心中不由思付:

    “如今这些祖巫,聚集了法身,但毕竟还虚弱,比起全盛时期,只万分之一,那散落于宇宙间的意识,还有不少,需要依靠法旗,做存身之所,出不得旗中世界,只等恢复些法力后,受自己都天神煞法决操控,那就可以放将出来,到那时,恐怕是再也不会怕谁了。光是这万分之一的力量,也足够强大了。”

    正要再炼东皇钟,做那水磨功夫,期望能够破除禁制。

    突然,心头大动,心血来潮。不由一惊,自己修成金仙道果,如今又得祖巫精血,寿元无穷。从未有过此等事,就蒲团而坐,运转玄功。

    顶门一响,自泥丸宫冲出五条白浪,仿佛海潮一般,奔涌不停,在那水浪中,凭空长出三支花朵,娇艳欲滴,冲起一片清光,反罩下来。

    在那中间一朵青花中,突又冲出十二股黑气,正是都天法旗,围成一圈,远远看去,清气中伴着黑气,结成一片庆云,亦正亦邪般。

    道人心中默算,神游太虚,观看福祸,冥冥之中,不知多久,有些模糊,隐隐只见一片,血色汪洋大海,冲出一团巨大黑气,只闪了闪,就消失不见,好似朝地仙界而来,正要再看,也不知哪里突然一声炸雷,将玄清惊醒。

    还要再看,却什么也看不见,好似在一团浆糊中行走,艰难无比。睁开眼来,一时不语,片刻就起身往外走去。

    修道之人,修出元神后,就可以观看阴阳福祸,知道天机运转,元神越强,看得越清,知道的也越多,可以趋吉避凶,辨明生死休咎,此为道行。

    仿佛用一块镜子,观看万物一般,道行越高,那块镜子也就越大,更加明亮,看到的也就越多,更加清楚。

    再加上修士,往自身储存法力,以法门神通,使将出来,搬山架海,无所不能,是为法力。

    在修行过程中,如有祸害,道行高深,就会提前感应,就可以提前计算,再加上有法力护身,如此,就是神仙逍遥于天地间的本钱。不提。

    却说,天宫披香殿中,玉帝端坐,太白金星,托塔李天王,都在一旁,正说着事情。

    玉帝道:“两位爱卿,近些年来,下界越发不安稳了,正邪斗剑之日,又要将近,牵扯甚广,听闻那幽冥血海魔道头子,都纷纷出动,如何才能够尽快平息?致使三界安稳,朕也好交差。”

    太白金星回道:“陛下,此事非同小可,其中恩怨极深,牵扯之大,蜀山剑派为首的道家正道,西海外裟婆世界,天界诸多天仙教派,三山五岳的散修,幽冥地狱,这等较量,想要我天庭是力有不逮,就是三清祖师,也不好说什么,但毕竟表面工作还是要做!”

    玉帝问:“该当如何?”

    金星道:“陛下可着济世帝君,前去辅助正道,一来陛下不落人口实,说我天庭不管事。二来三清祖师上面也好交代。三来那道人本事不小,连真武大帝都被收伏,也不至于落我天庭威严,就算是不成,也没多少损失。只有如此,一举三得。况且我天庭只有此法力了。”

    旁边李天王也附和道:“金星所言不差,只有如此,就算那道人不幸陨落,也不能怪我天庭,又绝无口实,而且大多天神,都出工不出力,不仅丢失颜面,还落陛下威严。”

    玉帝一听,不由大喜。这两人本就是他的心腹,与他想的基本一样。

    又说了几句,正要下旨。外面有纠察灵官进来报:“陛下,济世大帝玄清真人在外求见陛下。”

    “哦?宣他进来!”玉帝有些疑惑,自从前些日子,那道人回了府上,一直未曾动过,正要传他,不想就来了。

    稍时片刻,果见二十来岁年轻道人,自那壁厢,远远而来。大袖迎风,身披道服,踏麻鞋,束丝绦,面黄肌瘦,高有七尺。

    道人至近前,打一稽首道:“见过陛下。”

    正是玄清,说完又跟李天王,太白金星,双双见礼。

    “陛下正要派人相请,不料大帝就至,当真妙不可言。不知大帝天宫住着,可还习惯?”

    那老好人,太白金星一脸笑意,拉着玄清的手,就热切的问道。

    “多蒙金星挂怀,贫道本山野之辈,但无处不修行,岂有不习惯之理?”

    心中疑惑,不知道找他何事,但他在天界耽误不少时间,风头又过去了,又施展不开,现在道法通玄,又打算下界开设山门,建宗立业。

    思前想后,决定还是去那南瞻部洲中看看,听那一元子三人说过,那大唐国好道,弟子也好收,应该很好发展。是以,马上来见玉帝,打个招呼。

    “大帝,如真不习惯,可下界多走动,不仅可以普济世人,还可积修外功。岂不是一举两得?”

    太白金星依旧是一脸笑意,热切建议道。

    “贫道不请自来,正为此事,贫道也要开设山门,要传些道统,近来又偶得感悟,也要下去走走,正要大天尊恩准。”

    当真是,瞌睡来了有枕头,玉帝心中大喜。口中道:“岂有不准?你此去,还要多多照顾正道,不日,正邪斗剑将近。各路妖魔鬼怪,真人禅师,神仙佛陀,都要出动,你为我天庭济世大帝,正要代表我天庭,维护正道,世界和平之心。此事乃功德无量,抵得过积修千万外功。一举两得!”

    玄清一听,心中不由纠结,沉默一会,开口说道:“陛下旨意,自要遵从,但奈何贫道,法力微弱,恐难有成就。”

    开玩笑,一听斗剑之类的话,他就知道不妥,一旦搅进去,无那大法力,休想出来,自然还要拖延一下。

    玉帝听闻笑道:“此事,量力而行即可,只要保住天庭面皮即可。真人可早早收拾。就将济世府带上吧,下界灵山胜境,不计其数,正好可以用做山门。”

    权衡利弊,也只得先答应。他现在急于修炼都天法旗,恢复祖巫,成就无上法力。又说了几句,玄清就回了济世府。

    把仙官,力士,童子都带上,连同整个济世府,都装进袖子里。又去见了哪吒,说了几句。这才大摇大摆的出了南天门,下界去了。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还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