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洪荒仙道传 » 第一百零九回 曼倩道人施法宝,东华帝君收妖邪。

第一百零九回 曼倩道人施法宝,东华帝君收妖邪。

    诗曰:

    真宗继位属人皇,何怕几许天仙劫

    漫夸蜈蚣金铁背,休言奇人有异宝

    应知逆行非正道,顺势而为自荣昌

    英雄豪杰动嗔念,别怪坑申降门前

    书接上回。

    话说那何天君和鬼琦子,在关内商量,都被这次发生的事情给吓坏了,面色非常不好。

    其中有张三李四,见此情形,也骇得不轻,眼神连闪,两人暗自传音道:“不如走了罢!”

    两人商量好,找个借口,说是出去方便,顺便看看士兵,免得军心涣散,到时大是不好,那鬼琦子想的也是,就没怎么过多在意。

    两人出了府内,就回了自己的居所,收拾妥当过后,就施展个土遁之法,出了西梁关,正好落于关外百里处,又商量一下,就驾云而去。

    他们也不要什么功名利禄,什么金银财宝,觉得小命最重要,众人不知不觉,逃生去了,这样就再也找不到他们在何方何处矣。

    奈何天数注定,他们封神榜上有名,任你如何投机取巧,或是躲藏起来,始终都能给你找到,他两去了以前修炼的洞府。

    在正南上,离西梁关有五百万里远,见一座紫云山,此山方圆三万里,其上多金银玉石,其中多花草树木,其下多有净水深泉。

    早有太乙真人等在这里,见了二人前来,连多余的话都不想说,祭起盘古幡,就是一摇,两人就死于非命,真灵都去了封神台。

    他两个是榜上有名的千里眼,顺风耳,是以逃脱不得劫数,任你如何有想法,都不好使,瞒不过圣人的法眼,都在其天数掌握之中。

    待杀了两人后,太乙真人望西梁关而去,这次却是专门前去助姜子牙完劫数的。

    且说鬼琦子,何天君,两人在府上吃喝,心中很不是滋味,正商量间,外面有探子来报,说是关门外面有两个道者和一个道童求见。

    鬼琦子疑惑,教:“请来!”

    稍时片刻,有探子引着两位道者和一个道童进来,原来是劝善大师,和温大师,白玉童子。

    各自安坐!

    鬼琦子道:“三位是何来?”

    劝善大师道:“前日,我等在方壶炼宝,乃是坑道兄前来,请我等出山助阵的,听闻姜子牙太过猖狂,造孽太重,前来劝劝他,多行善事。”

    鬼琦子大喜,道:“正要两位道兄相助!”

    又与何天君相见,几人吃喝不提!

    第二日清晨,有姜子牙领五万兵马叫战,那鬼琦子也点起五万兵马,只是见少了张三李四,却也不在意,依旧连同几位金仙出去见过。

    来至阵前,其中有何天君见了姜子牙那是大怒连连,不能自己,若不是被鬼琦子拉住,恐怕就要冲上去与其见个生死了。

    鬼琦子怒喝道:“姜子牙匹夫,欺人太甚,还我诸多道兄命来,否则月缺难圆!”

    姜子牙大笑道:“你等不过是困兽,还敢大言不惭,况且蓬莱岛二十三天君身死,乃是自取其辱,自断仙业,甘愿去天庭做辖制之神,何天君也是封神榜上有名者,迟早难逃,返来怨我?”

    鬼琦子与何天君听闻,暴跳如雷,是气的七窍都在生烟,正要上去与他拼命,有劝善大师坐白龙鹿出来,说道:“姜元帅,听闻你猖狂村野,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当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姜子牙道:“不知道兄高姓大名?”

    劝善大师道:“我道友二人,乃是方壶境练气士,劝善大师,和温大师是也,今日到此,乃是有一言语说给你听,希望你能退兵,不伤和气,刀兵不起,免得人道生灵疾苦,岂不是好!”

    姜子牙道:“非是我擅自攻伐,乃是宝象国王大逆不道,逆天而行,不得不受此报应,退兵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他能身死,否则没得谈!”

    和温大师见此,心中怒气上升,说道:“好言好语劝你,你却不听,实在是不知道好歹,非要弄得玉石俱焚不可,你才舒服?”

    姜子牙还未言语!

    有何天君怒道:“姜子牙,拿命来!”

    说着,就骑坐骑杀了上去,姜子牙也出来将其架住,他两个往来招架有五合,就有和温大师骑黑龙鹿出来,手持宝剑朝姜子牙杀去。

    未及三合,和温大师祭起一个大黄皮葫芦,盖子揭开,从里面飞出一条铁背蜈蚣,长有七尺,全身仿佛金铁一般,迎风就变,神通不小。

    五十丈来长,多足多目,身若黄金铸造,水火无侵、风雷不入,不怕刀兵,不怕神力,千足之虫,从来不僵,虫身不死,乃是洪荒异种。

    又名多目金蜈,喜潮湿,多匿于阴暗处,吞瘴气,吐黄雾,食毒虫,吸血肉,目射金光,善能毒杀大千生灵,乃是极大的远古凶物。

    那金蜈口中善吐黄雾,最是歹毒,能腐蚀金刚不坏之躯,凭你玉肌仙骨,也是土灰。

    目射金光,可束缚世间生灵,凡是有生灵落得其中,必会恹恹不得动弹,顷刻间化为脓水,一身精华为金蜈吸食,增添养分,故有无上凶名。

    金蜈天生腹背坠百目、躯体挂百足,修行越久,吸食生灵越多,足目渐长,至四亿八千万对足目,就能蜕得虫身,与道合真,证得元始。

    只是难以修炼,平常每长一对足目,就要花十二个元会之久,若要至四亿八千万对,也不知是猴年马月才能够修炼完全,想证元始,非常遥远。

    只是每增一对足目,寿元,法力,便都可以增加百倍,至千足千目,就已经是不死之身了。

    这条蜈蚣,目前已经有千足千目,这说明它的道行不低了,起码修炼已经有上万余元会,其毒性肯定非常,那姜子牙如何认不得?

    那蜈蚣张牙舞爪般,游于虚空,口吐黄雾,歹毒异常,那雾气腾腾,传播的快,众兵马都纷纷死于非命,顷刻之间,肉身烂成血水。

    那飞剑,法宝,神雷,诸多神通打在它的身上都没有任何用处,却更是被污染宝光,姜子牙,广成子,赤精子等人都抵不过它。

    最后反而还中毒了,只得施展土遁,先就回了营地,那和温大师也收起蜈蚣,最后大胜而归。

    姜子牙,广成子,赤精子,杨戬,哪吒,坐骑四不像也都已经中毒,其余兵马全部死了,广成子赶紧从葫芦里取解厄金丹给众仙服下,不出片刻,所受伤害就已然痊愈,性命无忧。

    原来那解厄金丹乃是广成子于上品灵脉福地采三十六种千年奇花,异草,灵果,取寒潭万年甘露精英,于洞府炉鼎耗时三年才炼就而成的灵药,凡是世间生灵,飞禽走兽,男女老少,有那绝命疾病,猛恶之毒,重大伤残,用此灵药,便霎时间,皆能治好,他行走世间常用于悬壶济世,解救苍生,多年来皆仰仗此丹。

    姜子牙问这解厄金丹有何奇效?广成子解释说,其药方如那。

    凌霄花,白鲜皮,西红花,防风草,荆芥穗,凉血活血,祛风止痒,化疮除疹,解湿毒,透风湿,祛恶疹之灵药。

    三叶草,碧晨花,调和五脏六腑,通经活络,安神醒脑之灵药。

    凝血花,祛腐花,生骨花,紫阳草,长肉生肌,镇痛止血,返本还原之妙药。

    青须根,治疗风寒,风热之大药。

    落英草,治一切眼病之奇药。

    竹茹花,栀子花,桑叶花,黄木花,清热,解毒之灵药。

    金银花,黄连草,清热解毒,去火之神药。

    紫蓝叶,解毒,疗伤,调和五脏六腑之灵药。

    星光草,通经脉,理神经,壮大精神,培元固本之灵药。

    血红花,镇痛,止血,断续,治内外大伤之灵药。

    还阳花,愈合,长肉,断续,起死回生之大药。

    太和花,治传染病毒,祛邪扶正之大药。

    碧仙花,治内脏诸病,绝症,癌症,起死回生之神药。

    灵苏藤,治传染病毒,邪病,绝症,瘟疫之神药。

    朱颜花,强身健体,保养容颜之灵药。

    大槐花,治肛肠内外痔疮,凉血止血之灵药。

    玉兰花,解毒蛇,蜘蛛,蝎子,黄蜂,百虫剧毒之奇药。

    地肤子,凉血,止痒,祛疹,化疮之妙药。

    神佑果,止疼,止血,治内外绝症之灵药。

    金荷叶,止疼,治内外创伤,去腐生肌之妙药。

    三七花,镇痛止血,消肿化瘀之灵药。

    通觉果,治耳聋口哑之神药。

    冰露草,治内外诸火,邪火,去火之要药。

    天治花,解恶毒,治大伤,除百病之要药。

    那寒潭万年甘露精英,不仅可以淬丹,还能治疗百病,调和诸药药性。这解厄金丹乃是上品灵药,治病解毒非常了得,广成子曾经共炼一百炉,有一万八百多粒储存,全方三十六种千年灵药共凑一起,用甘露调和,能治百病,解百毒,疗百伤,有起死回生之功效。

    那姜子牙众仙感觉妙用无穷,随后又用九转造化金丹,把众仙诸多飞剑,都给清洗干净,众仙法宝这才恢复正常宝光。

    亏得是营地还有数十万兵马,实在不行还可以去两界关调兵前来,这都是小事,关键是那蜈蚣非常利害,几人却始终愁眉苦脸,纷纷皱起眉头。

    正在想办法时,外面有探子来报,说是有位道者求见,姜子牙教请来,稍时领着进来,原来是太乙真人前来,姜子牙问:“道兄何来?”

    太乙真人道:“特来助你降伏此物!我带了老爷开天用的大幡,它就是再不死,也要死了。”

    姜子牙大喜,说道:“今日先不忙去,死了五万兵马,难免士气不足,待明日一举拿下。”

    又吩咐伙食营,置办酒席不提!

    西梁关内,鬼琦子心情大好,这是西梁关自开局以来,第一次特大的胜利,正款待众人,只是在吃喝商议之时,外面又有探子来报。

    说是有八位异士来见,鬼琦子疑惑,最近来的奇人异士太多了,暗道:“莫非又是申公豹,或是坑道人请来助阵的?先不管,请进来看看。”

    就吩咐道:“请来!”

    稍时探子将八位异士请进府上,鬼琦子连忙安排好座位款待,问道:“不知几位尊名?”

    只见一位道者,面黄肌瘦,身上披着锦衣,挂着一个葫芦,两手空空,听闻笑道:“我乃曼一道人是也,特和七位兄弟来助总兵一臂之力!”

    其余七位报名,也不知是何出身,分别叫袁二,杨三,机四,苟五,马六,朱七,胡八。

    鬼琦子也不好多问,听见是来助拳的,就果断好生招待众人,不一会就熟络起来,原来是曼一道人近期在桃花山与七人结拜的。

    第二日早晨,有姜子牙领三万精兵叫战,鬼琦子又带五万飞虎兵,连同众位仙人前去见过。

    其中有曼一道人问道:“姜子牙,听闻你异常嚣张,我与众兄弟特来会你!”

    姜子牙听闻,运眼观看,只见对方又新增八位异人,七个穿铠甲,拿奇门兵器,骑着异兽,说话的曼一做道人打扮,骑梅花鹿,手持短棍。

    姜子牙问:“你是何人?”

    曼一道人说:“吾乃桃花山曼一大仙是也,姜子牙听闻你造孽不小,今日要你难光!”

    姜子牙大怒,正要分说,有太乙真人出来,指着骂道:“我把你那欺心的怪物,敢来见过?”

    其中有杨三大叫一声,持弯刀劈来,那太乙真人连忙用宝剑招架,就是一场好杀,未及五合,那太乙真人祭起盘古幡,将那杨三打死。

    现出本相,原来是一只山羊,为反吟星,这边有机四,苟五,马六,朱七,胡八,六人都异常大怒,持着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齐齐杀了出来,与太乙真人往来有二十合。

    又被太乙真人祭起盘古幡,全部打死,真灵都去了封神台,他们也现出本相,都是妖怪,乃是雄鸡刀砧星,黄狗破碎星,斑马荒芜星,野豕伏断星,花虎天瘟星,乃是成了精,来此作怪。

    那袁二见此大怒,提着赤铁棍,朝太乙真人杀去,这袁二乃是猿猴得道,善会地煞数变化,力气颇大,往来五十合,太乙真人就招架吃力。

    又祭起盘古幡,却被那袁二变化成大雁,望空飞走,太乙真人追之不及,姜子牙吩咐杨戬前去擒拿此怪,杨戬得令,化成大鹏鸟追赶。

    他们速度极快,不一会就不见踪迹了,袁二与杨戬赌斗变化,凡是花草,树木,鱼虫,蝼蚁,蜉蝣,男女,老少,衣裳,大山,石块,土墩,桌子,椅子,瓶子,房子,车子,水桶,庙宇,道观,大象,野猪,狮子,老虎,苍狼,毒蛇,山鸡,乌龟,老鼠,鬣狗,花豹,麋鹿,狐狸,斑马,水牛,香獐,灰熊,骆驼,黄莺,白鹤,老鹰,鹦鹉,麻雀,鸵鸟,乌鸦,白鹭,杜鹃,喜鹊,天鹅,凤凰,青龙,麒麟,貔貅,世间各类物品,生灵,都任他们随心变化。

    杨戬见变化奈何不得,只得提起神锋砍去,那袁二顶门起一道白光,跳出元神,接了一击,又与肉身合一,也举起赤铁棍朝杨戬打去。

    杨戬迎风变化,将神锋架住,他两个只杀得难分难解,且战且行,又来至一座高峰之上,两个依旧还在不停招架,响动不小。

    他们都使出那法天象地,三头六臂,身外化身,担山赶日,呼风唤雨的神通,大战八百回合,都变化无穷,不见胜负,又杀了几个回合,那怪见难以分出胜负,就施展一个绝世秘法,化一道白光,霎时间,一去有十三万里远。

    杨戬追之不及,正全力以赴时,那长空有仙乐声声响起,香风扑鼻,祥云千层,霞光万道。

    只听一声凤鸣,瑞雾化开,有女娲娘娘驾青鸾来此,身边有金童玉女服侍,香烟缥缈。

    正是:

    漫天瑞雾翻腾浓,虚空彩霞照耀远

    异香环绕伴祥光,青鸾背上坐女娲

    金童吹箫繁玄音,玉女提炉缥烟云

    逍遥自在任清幽,心情美妙无烦恼

    腰悬紫金不老丹,福寿无量非闲说

    无灾无劫度沧桑,不生不死归无极

    常去瑶池参桃会,又赴火云贺三皇

    也曾赶往极乐林,跨海遨游十洲地

    青鸟时传王母书,朱雀常寄伏羲信

    过去补天功德重,如今还是圣人身

    那杨戬见此,却是认得娘娘,不敢怠慢,连忙上前跪拜,口称:“娘娘,圣寿无疆!”

    女娲娘娘道:“方才我从火云洞聚会而归,见你在这边与妖猴赌斗,那怪神通广大,是你也胜他不得,故乘此时机,特留残步,前来指点。”

    杨戬拜道:“还请娘娘指点迷津,这是个什么怪物,弟子到底是不敢忘恩。”

    娘娘道:“此怪乃是桃花山里的一只猿猴得道,昔日于古洞之中得天书一卷,那天书乃是我宫中造化宝卷第三十三部内第二十四卷玉页天章,其上记载天罡数三十六般变化和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之法,和十二门天仙修炼正法,他只习得一门天仙归元诀,和那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白光腾云术,前后五年,修成天仙,神通与你相仿,法力深厚,武艺高强,故此你擒拿不得。”

    杨戬道:“该如何擒得?”

    娘娘道:“我自有安排!”

    女娲娘娘运起圣眼,远远遥观,见那怪回了桃花山洞府,离此有八百万里,满山全是桃树,在那深谷底下,有座青桃洞,洞门紧闭。

    那怪物此时正在洞中休息,想是累了,都在打呼噜,此怪乃是妖族之辈,是娘娘亲手所签,榜上有名的四废星君,是以他逃脱不得。

    娘娘用手一指,那怪凭空就被拿来,落在娘娘座前,全身酸软,胆战心惊,妖猴惊醒,认得娘娘,吓得亡魂皆冒,只是不停的磕头,说道:“娘娘,饶命!”

    奈何早被杨戬提起神锋,一刀就宰了,又将首级取下,准备拿回去复命,哪里知道,这妖猴有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护身,霎时间,又长出个脑袋,那杨戬又提起神锋斩下头颅,顷刻间,又长出个头来,那杨戬又斩,一连斩下十几个头颅,都不见功果,杨戬又不得不求助女娲娘娘。

    只见那娘娘伸手在妖猴脑袋上轻轻抚摸一下,妖猴再不能变化,被杨戬一刀斩去,可怜就是这一下,那妖猴就气绝身亡,一点真灵也去了封神台上。

    娘娘见事情完毕,就回转女娲宫不提,杨戬跪谢不止,拜退而回,去见姜子牙备陈前言,自然功劳不小。

    那阵上有曼一道人,见死了七位兄弟,心中大怒连连,持一根短棍,朝姜子牙杀去。

    有太乙真人架住,未及三合,太乙真人正要祭盘古幡,早被那道人丢起一物,乃是一根丝绦,凭空就把真人绑住,就被士兵上前拿回。

    有鬼琦子道:“将其挂在辕门外旗杆上,以示惩戒,敢来搅扰,这就是下场。”

    这边有哪吒见师傅被拿,跳出身来,正要有所动作,早被那曼一道人祭起一个白布袋子,把他凭空也装去,再也不见动静。

    有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大怒,都齐齐跳出来,正要祭宝,早被那道人又丢起一物,乃是一个玉瓶,把他们三仙都吸进瓶内,不见动静。

    有杨戬大叫,持神锋望空劈来,却又被那道人祭起一宝物,乃是一张山水图画,仙光纷纷,早把他凭空拿去,也不见动静。

    唬得那姜子牙大惊失色,暗道不好,果然那道人又祭起一物,乃是一个印章,凭空打来,望姜子牙脑门就砸,他只得用杏黄旗挡住。

    连忙收兵,败阵而回,却是损失惨重,坐在帅帐内,喘息未定,面色难看。

    却说那鬼琦子也收兵回关,曼一道人把那几人都放出来,用符印镇住元神,把法宝都收回,鬼琦子见此,又命士兵,把他们都吊在辕门外。

    教每日用蛟龙皮鞭暴打五千,让他们尝尝滋味,免得自以为大,给诸位死去的道兄报仇雪恨,又安排酒席款待众人,不提。

    那姜子牙却是非常着急,众位道兄都被挂在城门外面的旗杆上,每日遭到吊打,他看得清清楚楚的,只是碍于那道人法宝厉害。

    奈何不得,也不知是何来历,正在焦急时,从外面飘来一股异香,如清风抚面,姜子牙连忙起身出了营帐,就见那正东顶上有朵祥云而来。

    上面有位老仙翁,手拄蟠龙拐杖,拐上挂着大葫芦和仙籍宝菉,瑞霭纷纷,怎见得?

    但见:

    缕缕祥光攒簇拥,片片烟云托仙足

    羽衣自然香雾绕,两袖清风彩霞飘

    双耳垂肩多有福,美髯洁白胸前拂

    鹤发童颜精神爽,顶结道髻脑门凸

    壶内藏有万年丹,宝菉书记神仙篆

    三岛十洲任他顽,福地洞天随意乐

    也去世上送祯祥,人间时复增荣华

    西池王母常奉桃,南极寿星降天涯

    姜子牙认得是南极仙翁,心中大喜,连忙上前接住他,说道:“道兄来的正好!”

    寿星道:“之前在蓬莱岛中休闲,算得你有些灾难,是以前来帮你解释,免得出现差池。”

    姜子牙道:“有那曼一道人者,不知来历,只是仗着几件厉害法宝,拿去诸位道兄,如今都被吊在城门旗杆上,大失体面,怎的奈何?”

    寿星道:“这曼一道人者,来历非常,我也不好擒拿,只需要寻得主人家,就可收拾。”

    姜子牙道:“出自何处?”

    寿星道:“你若想要降伏此人,需要去东华帝君处问他的踪迹,到时便可擒也!”

    姜子牙大喜。

    遂即请寿星主持兵符,自己收拾妥当后,驾起祥云,径上东洋大海,在那云端里,宛若掣电,速度极快,未到三个时辰,早见了方壶仙境。

    姜子牙落下云光,登上仙岛,四面观看,果然是好去处,连忙去了太元洞天,只见洞门紧闭,毫无人烟,旁边玉树上,却有仙鹤舞蹈。

    上前敲门,稍时有童子出来,姜子牙连忙就问道:“仙童,你家祖师可在么?”

    童子道:“前日,东华祖师去了兜率宫,同老子道祖一起烧丹,如今正在紫府洲采药。”

    姜子牙道:“既如此,我自去寻找!”

    说完,他就又离了方壶仙境,径直往那东海深处紫府洲而去,那仙童也闭了洞门。

    姜子牙速度快,前后有两个时辰,早见了紫府洲,远远看去,方圆纵横有三千万里,坐于汪洋大海之中,紫气弥漫,祥云环绕,好去处。

    但见:

    祥云环绕元力浓,紫气弥漫灵脉厚

    群岭罗列叠重楼,孤峰兀立侵碧霄

    悬崖峭壁攀长蔓,深涧沟壑挂乱藤

    嶙峋怪石爬翠藓,长流赤水响不绝

    麒麟时传老君经,凤凰衔来王母信

    醴泉金波泛瑞光,琼田紫芝飘清香

    琪花瑶草争娇艳,丹树甘木显秀姿

    神龟常伴不死药,腾蛇游雾守玉膏

    遥望不知何所尽,近观一似氤氲茫

    大品仙境真福地,清净无边净土乡

    紫府洲,也是大脉福地,位于东海深处,离南岸有五万九千六百亿万里远,离北岸七万七千七百亿万里之远,比三岛十洲还要偏僻,周围海浪滔天,遮天蔽日,上下有数千丈,连绵起伏不下数百万里,凡人穷极一生,就算是驾铁船,也到达不了,上不得仙岛。

    仙岛中,多见仙兽灵禽,青龙,凤凰,仙鹤,白虎,灵狐,寿鹿,神龟,成群结队,那奇花异草,也多不可数,数万年不死神花,神草,仙药,仙果,其种类繁多,达至三千六百余种,每种皆量不可数,随处可见。

    其中仙翁圣老,金童玉女,在此盘桓,共计四十八万有余,又有楼阁亭台,道观庙宇,钟磬悠扬传开,远远就能听到,更加的清净。

    因那岛中最高处,乃是一座主峰,方圆纵横三万里远,二百万丈高,有东华帝君别府建立,正是紫府宫,所以这整个境界,也谓之紫府洲。

    姜子牙上了仙岛,是看不尽的景色,琼田成片,何止数百万亩,琼田里面种着各种仙药。

    有万年的千叶紫芝,数万年的白人参,玉莲藕,金莲花,菊花,黄精,茯苓,赤苏,何首乌,灵茶,仿佛人间种五谷杂粮一般密集。

    岛中多有不老醴泉,玉膏,玉英,甘露,聚成湖泊,瑞雾腾腾,异香纷纷,平常人若是有缘得那泉水喝上一口就长生不老,霎时间,返老还童,一身疾病皆除,脱胎换骨,身轻体健,就能延寿一万五千四百岁。

    那山崖峭壁间,野生的不死神药旁边,多有异兽伴生,或是那灵狐盘踞,或是那腾蛇游离,或是那灵龟玩耍,或是那玄鹤细心呵护。

    又见扶桑树,桂花树,文玉树,金丹树,不死树,玲珑树,晨露树,长椿树,返魂树,建木,寻木,甘木等诸多古老的神木,参天而立。

    看不完的美景,说不尽的稀奇,姜子牙径直往那主峰紫府宫而去,早见了东华帝君,正在峰顶和数位童男童女,于那宫前收拾花草。

    姜子牙高声叫道:“帝君好来!”

    那帝君闻言,回首观看,认得是他,就连忙放下执事,特降价来迎,问道:“你是何来?”

    姜尚道:“特来问些事情!”

    帝君道:“何事?”

    姜尚道:“你宫中可有走失人口?”

    帝君道:“我这紫府别宫里,有金童二百,玉女二百,神将三千,力士五千,未曾有失。”

    姜尚道:“主府呢?”

    帝君道:“我这几日都在天界兜率宫忙碌,未曾回去,却是不知啊!出了何事?”

    姜尚就备陈前事。

    那东华帝君一听,就掐算一番,稍时片刻,已然全知,惊道:“这业障是我徒弟,道号曼倩,俗名东方塑,想是我走后,偷宫内几件法宝,去了红尘西梁关前作怪,成此业障也。”

    姜尚道:“都是什么宝物,这等利害?”

    帝君道:“那根短棍,是童儿打磬的,玉瓶儿是我盛放丹药的,布袋子是装花草的,至于那张画,是前些年西王母送我的,那印章乃是我为众仙盖宝菉用的,那丝绦乃是我一根腰带。”

    姜尚怪道:“哎呀,你怎么如此不小心,把这些宝物随便乱放,被他偷了去作怪?”

    帝君笑道:“失察!失察!”

    说着,那帝君就吩咐众童子好生数药,自己与姜子牙驾起祥云,望西梁关而去,仿佛流星般,前后不到三个时辰,就到了辕门外。

    有南极仙翁听闻,前来迎接,双双见礼毕,那东华帝君道:“姜尚还去关前叫战,待把那业障引出关来,我自能收他也!”

    姜尚问:“只是还有那铁背蜈蚣很是利害,善吐黄雾,异常凶残,该如何能够克服?”

    帝君道:“无妨碍,你把此物带去,也把那毒物引来,待我降伏后,一起带去紫府执事。”

    说着,帝君从衣袖中取出一根青香来,长有二尺余,小指粗细,香气扑鼻,寿星和姜子牙觉得神清气爽,问道:“这是何物,有何妙用?”

    帝君道:“这是诱仙香,是我在紫府仙岛取扶桑木上金乌血,玉泉底下龙龟尿,高峰游雾腾蛇诞,八卦炉里炼丹灰,沟壑深涧百花粉,相互调和成清香,一经点燃,不仅善能诱惑生灵,凡是死者在地,枯骨在冢,烟云飘过,就能够起死回生,返本还原,长肉生肌。”

    待吩咐完毕,那姜子牙果然带五万兵马,跑去西梁关前叫战,早有探子报进去,那鬼琦子领着几位道人和五万兵马,出关来应战。

    有和温大师,大笑道:“姜子牙,想是又来找死了,非得成全你不可,免得说我等偏心。”

    姜子牙听闻,大骂道:“你们几个业障,今天是死无葬生之地了,还敢大言不惭。”

    那和温大师大怒,持宝剑就杀了出来,那姜子牙连忙用神鞭招架,未到五合,那和温大师就把那铁背蜈蚣给放将出来,此虫正要吐雾。

    姜子牙早有防备,取出诱仙香,点燃过后,香烟缥缈,把那蜈蚣给迷得不知方向,只是跟着烟云乱跑,那姜子牙就往北去了,蜈蚣也跟着去。

    又听姜子牙喝道:“你们敢跟来?”

    这边和温大师气的暴跳如雷,那曼一道人连同劝善大师,白玉童子,何天君,鬼琦子,六人都齐齐追了出去,绝不肯放。

    那诱仙香一路烟熏缭绕,飘香百里,但凡百里内所死去的生灵,飞禽走兽,男女老少,地上的尸体,坟墓里面的枯骨,得此香飘过轻轻一熏,便俱都返本还原,起死回生。

    香味异常浓郁,久久不散,一时之间,百里内荒山枯骨,战场死人,有不少被救活,包括那飞禽走兽,蛇虫鼠蚁,亦是如此。

    姜子牙往正北跑去,转过两个山坡,就被东华帝君接住,帝君用手一指,把那条铁背蜈蚣给收进一个葫芦里,再也不见动静。

    就听见后面几人吆喝着追来,凶气纷纷,那帝君起在空中,指着喝道:“几个业障!”

    那鬼琦子几人哪管这么多,持着兵器就朝帝君杀去,异常凶狠,但哪里近得仙祖之身?

    那东华帝君乃是神仙之祖,只见他用手一指,可怜!把那鬼琦子,和温大师,劝善大师,白玉童子,何天君,都给打成齑粉一样,真灵纷纷都去了封神台,莫想逃脱,只鬼琦子榜上无名,化成齑粉,当真是灰飞烟灭。

    那曼一道人,就是曼倩的化名,见了东华帝君亲来,骇得是面无人色,就显了本相,跪在地上不停叩首道:“老师饶命,弟子再也不敢了!”

    东华帝君摇头叹道:“你这徒弟啊,白听我讲许多经了,还不归正,更待何时?”

    那东方塑这才起身,跟着帝君身边,就要回转海外紫府洲去,有姜子牙道:“大帝,往后定要看好你家里人口,再莫走失出来作怪了。”

    帝君笑着赔礼道:“是,是,是!待我回去将他严惩不贷,绝不轻饶!”

    事情已完,帝君领着曼倩回了紫府仙境,姜子牙又去了西梁关前,联合寿星救下杨戬等人,又指挥大军,把那西梁关杀了个血流成河。

    前后不到三个时辰,就攻占了西梁关,才打扫战场,待收拾完毕,天色已晚,众仙都回了各自的洞府,只留下杨戬和哪吒听令不提。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还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