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汉室操戈 » 第四十六章 黄巾余孽!

第四十六章 黄巾余孽!

    说到黄巾起义军,就要说除了青州以外的另外两股黄巾军了。

    一股是盘踞在幽冀两州的黑山军。

    其首领是张燕,张燕本姓褚,后来跟随张牛角姓张,乃是和赵云是老乡,都是常山真定人。

    黄巾起义爆发,褚燕聚集一帮少年为强盗,在山水间转战出击,待回到真定时,部众已经达到一万多人。

    第二年,当时博陵人张牛角也聚集起一伙人,自称将军,与褚燕合兵一处。

    褚燕推举张牛角为首领,进兵攻打瘿陶,张牛角被流箭射中,身受重伤。

    临死之前,命令他的部下尊奉褚燕为首领。

    张牛角死后,众人一起拥戴褚燕为首领,于是褚燕改姓张,唤作张燕。

    张燕因身轻如燕,又骁勇善战,所以军中都称他为“飞燕”。后来张燕的部队不断壮大。

    与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等地叛匪互相联络,叛匪中的小头领孙轻、王当等人,都带着部众归附到张燕麾下。

    张燕部众发展到近百万人,号称“黑山军”。

    不过张燕却也是为人仗义,只抢世家及官府,却不劫掠百姓,所以深得百姓拥护。

    张燕手下的百姓,甚至赶上了并州和幽州一州之人。军队也有十余万,各州官府却无可奈何。

    另一股就是白波军。

    之所以叫白波军,因为在中平五年,黄巾军余部郭太等人在司隶河东郡白波谷重新起义,所以号为白波军。

    此军首领为郭太,后来郭太和部将杨奉不和。

    被杨奉及胡才、李乐、汉灈等将领谋害。而杨奉则成了白波军的首领。

    杨奉此人虽然为贼,却一直想投效朝廷,以达到自己的政治抱负。

    于是在董卓部将李傕的招揽下,驱散了百姓,率领十数万兵马投靠了李傕,同时也使董卓实力越来越大。

    转眼两年过去,如今天下已经大乱,诸侯割据,战乱不止。

    先说董卓,回到长安后,便开始在长安边上的郿水旁边修建宅院,名为湄坞。

    如今两年过去了,湄坞已经修建完毕。

    而董卓修建湄坞的目的就是为了储存从洛阳掠夺来的那不计其数的物资,以及在关中收刮的民脂民膏。

    话说这郿坞的规模极大,高度、宽度长达六丈,甚至与长安城的高度不相上下。

    董卓为了将郿坞打造成自己的大本营,还特意在郿坞里面储蓄了能够支撑三十年的粮谷。

    而金银及其他名贵物品更是数不胜数。

    而这两年,身在长安的刘协又长高了不少。

    十二岁的刘协因为一直没有间断强身练武,所以刘协身高达到了一米七,赶上一个正常男人的身高。

    而其这两年属性也得到了提高。其中武力提升了10点,统帅提高了5点,政治提高了5点,智力提高了4点,魅力提升了2点。

    现在刘协的属性为:武力80/统帅80/政治85/智力82/魅力88。

    这两年刘协并没有和外界联系。

    但他也不会担心,因为凭荀彧的本事,再加上一群大才辅佐,完全没有问题。

    但刘协也不是什么事也没做,首先他成了真正的男人了,因为他终于可以征服他的皇后了。

    也许在后世看来,十二岁还是孩子。

    可是在此时,不知有多少人十二岁时,孩子都出生了。

    自从刘协和伏寿两人同房以后,这个伏皇后也开始慢慢和刘协亲密起来,没有以前那么拘束了,所以刘协也并不孤单。

    另外就是刘协又收服了三个人才,两个文臣,一个武将。

    分别是杨修、刘和以及徐晃。

    杨修,字德祖,东汉文学家,司隶部弘农郡华阴县人,太尉杨彪之子,母为袁氏。

    话说杨修他老娘可是袁术之女,这杨修也就是是袁术的外孙子。

    杨修出身名门弘农杨氏,为人恭敬好学,博学多才。

    杨修一生著作颇丰,结集成册的两文稿已失,著有赋、颂、碑、赞、诗、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后世共存作品数篇,其中有《答临淄候笺》《节游赋》《神女赋》《孔雀赋》等。

    而且杨修才思之敏捷,连曹操都自愧不如。

    不过杨修却是直性子,聪明却不会为人,最终被曹操给咔嚓了。

    不过这一世,杨修却是位极人臣,风光无限好。

    刘和,东海郡郯县人。汉朝宗室大臣,幽州牧刘虞之子。

    刘和前一世为了救出刘协,可谓是苦难重重。

    他受刘协委托,欲前往幽州调救兵,可是路上却被袁术阻拦。好不容易逃了出去,又被袁绍阻拦。

    结果连老爹最后一面都没见到,老爹就被公孙瓒杀了。

    于是刘和便联络刘虞的旧部田畴、齐周、鲜于辅、鲜于银、阎柔等人合攻公孙瓒。

    最后在袁绍的帮助下击败了公孙瓒,也算是为刘虞报了仇。

    所以说刘和的能力还是不错的,而且又是忠孝之人,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徐晃,字公明,河东郡杨县人。徐晃早年跟随杨奉征战。后来和杨奉一起投靠了李傕。

    董卓死后,长安大乱,李傕郭汜攻破了长安,控制了刘协,徐晃便一直想方设法救刘协于水火。

    后来李傕郭汜内乱,徐晃便建议杨奉保护刘协离开,

    于是刘协便在杨奉和徐晃的保护下,逃出了长安。

    当然,这是前一世之事!

    徐晃一生忠义,而且带兵有素,被曹操夸奖为有周亚夫之风。

    先说杨修!

    董卓回到长安以后,重新认命了朝廷大臣!

    本来是卫尉的吕布因为要贴身保护董卓,所以卫尉便由大世家弘农杨氏的杨彪为卫尉。

    而其子杨修也弄了个守宫令的职务。

    杨修现在年纪不大,才十六岁。

    只比刘协大四岁,但是也已经小有名气了,刘协对杨修可是甚为推崇,所以便想方设法的拉拢杨修。

    刘协知道杨修文采很好,于是便想从诗词文章入手。

    一天,刘协做了一首诗,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当然,这是刘协借用后世五代亡国皇帝李煜的『相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