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与龙为敌:从官居一品开始 » 第四十二章 新官上任

第四十二章 新官上任

    原地踌躇了一阵之后,韩正龙二话不说,转头回到了刺史府中。

    见韩正龙这个动作,萧游也懒得去猜眼前这个衙役到底是不是受他的指使,扭头冲着旁边看热闹的衙役说道:“你过来。”

    那个衙役原本看热闹看的正起劲,见萧游看向自己。先是缩着脖子环顾了一下左右,才有些迟疑的指了指自己问道:“大人,您是叫我吗?”

    “对”萧游冲他招了招手:“你过来。”

    “诶”衙役虽然有些迟疑,还是小跑了两步走到萧游的面前。

    “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叫张保贵。”

    “张保贵,倒是个好名字,你在刺史府里当得什么差?”

    “小人”衙役迟疑了一下回答道:“小人是司户厅的帮闲。”

    帮闲就是临时工。

    萧游只是随便在看热闹的人群里逮了个看起来还算机灵的人,没想到刚好就是自己要任职的户曹临时工。

    这张保贵看起来年纪在二十上下,人长得精瘦,一双大眼看起来就透着股机灵劲。

    “刺史大人如今可在府中?”

    “小人不知。”

    “那后堂你知道怎么走吧?”

    “这个小人是知道的。”

    “领我去。”

    张保贵也没犹豫,直接便领着萧游往后堂的方向走去。留下兀自昏迷在地的刑三,还有周围看热闹的衙役兵丁们大眼瞪小眼,不知该如何处置于他。

    济州刺史府占地数百亩,是一座由数十个院落组成的超大建筑群。

    前堂是刺史大人开衙放告,处理公务的地方。两边还有一些班房,是刺史府属吏办公的地方。

    越过前堂便来到中堂,除了六曹各占了一个独立院落作为办公场所之外。三班衙役,刺史府亲兵,还有刺史养的一些门人清客也都居住在刺史府中堂内。

    越过中堂,有一条长长的围墙将中堂与后堂隔开,后堂便是刺史及家人起居之处。

    通往后堂的月亮门,有兵丁把守,张保贵将萧游带到这里之后便不敢再往前了。

    “大人,往里就是刺史大人居住的后堂了,这里不得通告不能入内,擅闯被抓住怕是要杀头的。”

    “你在这里等我。”萧游交代了一句之后迈步走到月亮门前,冲着守门的兵丁说道:“奉刺史大人钧令,新任司户参军萧游前来报到,烦请通报。”

    “等着。”守门兵丁倒是半句废话没有,其中一人扭头就往里走了进去。

    不过一时三刻的功夫,刚刚进去的兵丁去而复返,与之同行的还有一名管家打扮的人。

    来人侧身冲着萧游一摆手:“萧大人,刺史大人有请。”

    萧游迈步走入了月亮门,眼前的景色陡然一变。

    如果说前堂和中堂,还都是方方正正的造型,那后堂无疑是一片景色优美的园林所在。

    萧游跟随在领路之人身后,踏着青石板铺就的道路前行。见道路两旁既有花草繁茂的华丽,也有翠竹落英山石的雅致。

    而在这些翠竹花草掩映间,古朴优雅的小院错落其间。

    萧家也算是大户人家,可家里的祖宅也不过是前中后三庭,左右东西厢房的构造,和刺史大人所居的后堂实在是有云泥之别。

    领路人在一处竹楼前停下了脚步,萧游抬头望去,见竹楼的大门上悬挂着“听雨轩”三个大字的牌匾。

    “老爷,萧参军到了。”领路人走到竹楼门口,轻轻唤道。

    “进来”屋内传来了济州刺史单文华的声音。

    萧游依言而进,见济州刺史单文华一身燕居的常服,正盘腿坐在竹榻之上看着书。

    见萧游走了进来,单刺史放下手里的书,指了指萧游跟前的座位道:“坐吧,喝茶。”

    萧游拱手道了声“谢”,和单刺史面对面的坐了下来。

    萧游坐下来之后,单刺史又捧起了手里的书,一边漫不经心的翻了一页,一边状似随意的问道:“听说刚刚在府门口闹出了点动静?”

    萧游咧开嘴一笑,端起手边的茶抿了一口答道:“是,有点小动静。”

    “知道是谁吗?”

    “人是快班的刑三,在法曹听候差拨。”

    “韩参军的人?”

    “恐怕不是,我看韩参军那样,倒也像是中了算计的样子。”

    “我想他也没有这个胆子。”单刺史放下手里的书卷,长叹了一口气说道:

    “偌大的济州,人心纷乱。就好像一个大家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要打。所有人都以为我坐在这个位子上风光显耀,可谁又知道当这个家的难处呢?”

    听着单刺史的话里分明还有话,萧游谨慎的没有附和,只是再端起手里的茶抿了一口。

    萧游不接话,也不耽误单刺史接着往下讲。

    “我在济州到任,今年已经是第三个春秋了。坊间多言我是个甩手掌柜,万事不理。甚至有些人说我沉迷修道,一心只想寻仙访道,不愿意在济州城中理事。”

    单刺史目光炯炯的盯着萧游问道:“你是否也是如此想的。”

    “萧游不敢。”萧游这才放下手里的茶碗,看着单刺史答道:“刺史大人确实有大人的难处。”

    “不是难处,是人。”单刺史似乎铁了心要跟萧游交底一般:“是以崔阮为首的济州本地派。”

    “这些本地派还有个雅号,叫作东海诗社。盖因为他们常年以诗会为名,拉拢济州的大小官员。而对那些不愿意和他们同流合污的官员,则极尽打压之能事。”

    单刺史将手里的书卷用力摔在竹榻上,抖了抖身上的袍袖叹道:“便连我这个济州刺史,也几乎要被他们架空成木雕泥塑一般的傀儡了。”

    单刺史的这番话,如果放到外面去,恐怕会引起一场惊涛骇浪。即便是在这暗室之中,萧游也听得心中略有些难安。

    萧游犹豫了一下之后说道:“刺史大人您是受天子诏命的一州刺史,难道还压制不了这些本地的官吏吗?”

    “你那天说的好啊,一个海运一个漕运,是济州的命脉根本。”单刺史又叹了口气说道:“明面上我是济州的一州之长,可是海运有海运行会,漕运有漕帮。而海运行会和漕帮的人,又跟东海诗社内的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更别说济州下辖八县,县令不提,里头那些胥吏们,大多都是出自济州本地家族之中。盘根错节之下,别说我一个济州刺史,怕是河东道的节度大人来了,也未必理的清楚。”

    单刺史的言语颇为真诚,但萧游也不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人家一对他掏心掏肺,自己立马就感动到热泪盈眶的往前冲。

    单刺史说,萧游也就是沉默的听着,并没有更多的表示。

    这一些连单刺史也有点捉摸不清萧游的心思了。

    他原以为萧游一个半大小子,自己贵为一州刺史和对方坦诚相对,对方不说纳头便拜吧,至少也应该感动万分啊,怎么瞅着半点反应也没有?

    单刺史沉吟了片刻之后,端起自己手边的茶碗说道:“马上就到收秋税的日子了,收完秋税之后刚好你便随押税的队伍一齐去趟神都。你是初领的官身,按例也需要去户部做一次答对。”

    按《夏律》,由地方行政长官举荐出任的九品以上官员,都需要去神都户部做一次答对。

    虽然一般来说户部不会干预底下这些封疆大吏任命的属官,但是一个基本的勘验还是要做的,如果举荐的人特别离谱,也不是没有被户部驳去的例子。

    在户部做为答对和备案,萧游这个官身才算是完全得到了承认,严格上来说他现在还属于实习状态。

    “遵命”萧游拱手领命,见单刺史没有其他话要说,便告辞离开了刺史府的书房。

    领着在月亮门外等候的张保贵,前往司户厅上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