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学霸有挂 » 第13章 院士谁当不是当

第13章 院士谁当不是当

    燕京晚上八点的夜色已经暗了下来。

    不同于燕京那些繁华地段的灯红酒绿。

    植物研究所所在的一大片区域处在一片黑暗中,有的只是从那几栋灯火通明的大楼中照射出来的微弱灯光。

    榴莲楼三楼抗寒榴莲研究综合办公室。

    杨小梅和十二名博士后认真的听着郝义对三组组合中2号组合的讲解。

    2号组合包含着六组基因片段,分别是3号、5号、8号、11号、15号和2号。

    郝义讲的内容是这六组基因片段如何表达如何配合,从而让榴莲树显现出抗寒的属性。

    简单点说就是这六组基因片段的抗寒机理。

    对于六组基因片段,在座的众人都是十分了解的,这样郝义在讲解的过程中轻松了不少,很多内容三言两语就能带过。

    可就算这样,用了整整三个小时才讲解完2号组合的表达机理。

    讲完,郝义保存一边讲解一边撰写的手稿。

    确定保存好后,端起水杯小口的喝水。

    三个小时的讲解,他的嗓子都干冒烟了。

    这时候,杨小梅和十二名博士后看郝义的眼神都变了。

    杨小梅有些不淡定的问:“小师弟,这都是你这几天想的?这机理也太复杂了,好多地方我都没能理解。”

    一众博士后附和着。

    郝义放下手中的水杯,“那能几天想出来,从写抗寒榴莲研究综述的时候就开始想了,我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没有大家前期的大量研究,我也不可能用短短的一个月想出这些……”

    一顿解释,杨小梅和十二名博士后也就接受了郝义的说辞。

    郝义不会傻的说他能够开外挂。

    杨小梅看了看时间,站起来说:“小师弟,十一点了,你明天要参加期末考试,今天就到这,我送你回宿舍。”

    “啊这……”郝义这么早回去还有些不习惯,“好吧!我把我写的手稿上传到我们的群组,有事可以发邮件给我。”

    今天将剩下的9号组合和14号组合讲解完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能放在明后天。

    手稿上传后,郝义收拾好笔记本电脑,背着电脑包和杨小梅一起离开了办公室。

    去停车场的路上,杨小梅放慢脚步说:“小师弟,我看你搞出的三组组合成功的几率非常的大,我想要让你推掉马明柏教授接的化妆品项目,暑假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抗寒榴莲的研究中。”

    “小梅师姐,我们已经同意了推掉不好吧!”郝义直言,“去那个化妆品项目组是冲着学习去的,能够接触到不同的仪器设备,再有就是我对化妆品的研究有些兴趣。”

    “这……”杨小梅点头,“好吧!那你像现在这样晚上过来帮忙。”

    郝义有些尴尬,“小梅师姐,晚上也没有时间,我答应了范彪博士晚上去他那边帮忙的。”

    “银杏楼研究大豆的范彪博士?”杨小梅问。

    对范彪博士她映像挺深刻的,厚着脸皮从她这化缘了一百万的科研经费。

    “是的!”郝义点头,“那边缺少人手,说起来范彪博士算是我的半个老师,于公于私都应该帮的。”

    杨小梅皱着眉头,“三组组合抗寒基因是你想出来的,我们这边需要你的参与。”

    郝义想了想说:“小梅师姐,这两天我讲完三组组合抗寒基因的机理,后续的实验验证等工作有没有我都一样,毕竟课题组的实力在这。”

    抗寒榴莲课题组十三名正式成员,除了大老板杨小梅各方面都正常,其他十二名博士后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

    学术水平高,只知道搞科研,不懂得交际。

    对于这些纯粹的能力强的科研工作者,发展的不好,在某些人看来就是情商低,但由这些人组成的抗寒榴莲课题组是非常强的。

    “这……”杨小梅释然,“那这样,我们对抗寒榴莲的研究你要全程跟进,不管是实验设计还是实验数据等等,我都会通过邮件发给你,你一定要抽出时间看看,再有,银杏楼离榴莲楼的直线距离也就半里路,你要时常过来看看。”

    “行!谢谢小梅师姐了,这半年没有你的帮助,我也不会成长的这么快。”郝义真诚的说。

    杨小梅微笑着,“谢啥谢,你可是我的小师弟,帮你还不是应该的!”

    坐车回到学校,郝义站在路边目送杨小梅开车离开后才转身走进校大门。

    在经过一个路口的时候十分凑巧的碰到了满脸笑容的辅导员史建华。

    郝义想着打个招呼就回去睡觉的,天不遂人愿,他被史建华拉住了。

    站在路口的路灯下,史建华急不可赖的问:“郝义,你怎么和副院长谈的?你要到了那些好处?还有,你是不是和副院长说到了我?”

    郝义微笑着,“史导员今天心情不错嘛,你慢点问,一下问这么多问题我怎么回答,我先回答那一个问题。”

    “先说怎么和副院长谈的。”史建华笑着。

    郝义点头,“按照史导员说的,我先不急着说要不要转专业,只是一个劲的给副院长说着其他学院能够提供的条件,副院长见我不见兔子不撒鹰,也就直接和我谈条件了。”

    和副院长白良才教授谈的时候,副院长先是夸他勤奋有天赋,接着就说学生物多么多么的有前途。

    不断的画着大饼,但就是不提实际的好处。

    “副院长没和你画大饼?”史建华一脸的疑惑。

    郝义笑出了声,“画了好一会儿,还和我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这话都成笑话了。”

    史建华点头,“那副院长给了你什么样的条件?”

    “实验室使用的申请权限和十万科研经费。”郝义回答。

    “十万科研经费少了点,但也过得去。”史建华问,“申请权限的级别?”

    郝义直言,“副教授!”

    实验室有几种,课题组实验室,公共实验室,教学实验室。

    课题组实验室就是大老板自己建的,加入课题组,大老板给权限就可以随时用。

    公共实验室一般是各院系公共平台,需要申请预约。

    教学实验室是专门教学用的,一般是特定时间开放。

    正常情况下,师生能申请使用的是公共实验室和特定时间开放的教学实验室。

    对于公共实验室,本科生、硕士、博士、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这些能够直接申请实验室的权限是有差别的,越往上权限越大,能够申请的实验室越多。

    这种情况下,本科生要申请权限外的实验室,那就要找有权限的学生或者老师签名,其实就是担保。

    实验室的使用涉及面很广,一般情况下非亲非故的没谁愿意签字担保的。

    “好!好!对你来说这权限才是最重要的。”史建华感叹,“可伶我这个小小的助教,能够直接申请的实验室少之又少,很多都需要教授、副教授的签字,太难了。”

    “史导员,你不要灰心啊,你现在虽说是助教,努努力多发些论文,多做些成果,两三年干到教授是有可能的,到那时实验室还不是随便你用。”郝义鼓励道。

    史导员的科研能力还是有的,差的是平台是机会。

    听郝义这么说,史建华笑的嘴都捏到耳朵根了。

    “实验室随便用教授也是不行的,院士才可以。”

    郝义笑着喊道:“那就干到院士,院士谁当不是当,史导员你要有这个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