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成为留守儿童那几年做的99件事 » 番外(三)月光下奔跑(三)

番外(三)月光下奔跑(三)

    十八:“奶奶,灶神长得帅吗?”

    奶奶:“长得是一表人才!据说他的两个随侍长得是一表人才。只是那两人性格很不相同……”

    爷爷:“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

    捧“善罐”的随侍乃是一闷葫芦性子,高冷单纯的狠。

    捧“恶罐”的随侍就聒噪得很,一天天没正型。

    捧恶罐之人乃是山无陵,捧善罐之人便是江为水。

    山无陵乃是青蛙王子转世为人,得道修炼成仙。江为水便是那夏天树上的婵羽化为人生在了一富贵之家,得道升仙。

    “知了,知了”

    祭灶活动于第二天一早便进行了。

    祭灶之前,要请一张新“灶马”,荣成俗称“灶马头”,实际上是一种木刻印刷的年历。“灶马”除印有灶王神像外,还印有一年的日历。日历的内容,随历法的不断完善而有所增删。

    祭灶前,奶奶便先用白泥浆把锅灶粉刷一遍,意思是给“灶王老爷”洗洗脸,修修面,免得他埋里埋汰的。

    吃过晚饭后,在灶前摆好供品——米饭、饺子、酒菜等,麦芽制成的糖瓜和秫面制成的黏糕是必不可缺的,十八家还放上一碗用地瓜拌好的酒糟。

    十八:“奶奶为什么要给灶神用地瓜伴好的酒糟呢?”

    奶奶:“那便是因为,时已你和小十八来说说。”

    爷爷:“好的,玲珑。”

    爷爷:“小十八呀!吃了糖瓜嘴甜,见了玉皇大帝净拣好听的话说。至于黏糕和酒糟则是为那些不受贿赂的灶王准备,把嘴给粘住,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嘴。吃了酒糟的灶土,醉得东倒西歪,昏昏欲睡,哪有心思告密呢?”

    十八:“原来如此!只是这灶王老爷贪了这点零嘴。损失这么大,着实不上道,没眼力见。”

    供品摆好后,十八一家人跪在灶前,焚香叩拜,并将旧“灶马”取下,用“格登棒棒”(即高粱秸)把灶马夹好,在香火中焚化,灶王老爷也就骑马上天了。

    此时,爷爷一边烧一边祈祷:“上天言古庆,下界保平安。”

    爷爷:“旧灶王升天,新灶王便鸠占鹊巢,便升为“一家之主”了。”

    爷爷便吧新的灶神图像贴在原来旧灶神图像上面,把它覆盖住了。

    灶王的位置,一般贴在正面东锅台上方的墙上,也有贴在东里房西山墙上。

    只见十八家的“灶马”两旁贴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

    十八拍手称快道:“这想必是出自爷爷的手笔吧!书法行云流水。”

    奶奶:“十八呀!咱们家,除了你爷爷,谁有这么好的手笔。写出这么一出好字来!”

    爷爷握住奶奶得手道,深情凝望:“玲珑,还是你最懂我!古有伯牙绝琴,今有玲珑时已!”

    奶奶:“时已!你当着孩子们的面说,我会不好意思的啦!”说罢,便作势捂着双眼,小脸蛋红红的。

    十八、十九、初见心道“不好意思?怕不是把?”

    “常年如此,咱们都习惯了”

    更多的人家对灶王采取实用态度,除过小年外,平日并不恭敬,“灶马头”实际只起到日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