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汉古玩店,鉴宝成天仙 » 第七十章 好久没被提起的石猴面

第七十章 好久没被提起的石猴面

    陆观是修行浩然气的读书人,为人正直,从不说谎:

    “没有。”

    石猴面是他自顾全义处搜得,并非清微遗物。

    他也不算是对叶天颜说了谎。

    此刻想来,石猴面是与“长生门”隐秘相关之物,价值可想而知。

    换作是脑子正常的人。

    根本没可能想到,清微会把面具随手送给仅是寻常同伙关系的顾全义。

    陆观却是清楚内情的。

    这两人虽知石猴面珍贵,却都得物无所用。

    因此才把面具当作筹码交易。

    换作是他自己得了面具后,不也一直塞在葫芦里没搭理过?

    玄字二品,石猴面。

    戴上之后,能在两刻钟时间内隐藏声音、气息。

    覆面期间,力道、速度等武修的基本素质也会大幅提升。

    然若覆面超过两刻钟。

    源自莫名“神灵”的力量便将降临,侵占覆面者的心神魂魄。

    从天仙鉴上的描述看来。

    就算懂得用法,这些巫族的宝物也大多副作用明显,误己误人得很。

    看来巫门长年均被视为邪魔外道,也不仅是因为被汉室排斥厌恶。

    本身的责任也是很大的。

    叶天颜见他沉默不语,倒没对他起疑心。

    她自幼善于观人,性情既比姐姐较为内敛孤高。

    也就更能待在暗处,观察他人的心思意念。

    因此既已初步认定陆观是可信之人,就不会轻易再生疑。

    当下哼了一声:

    “姐姐在城中的情报网很广,只要面具尚在洛阳,总不会掘地三尺也找不出来。”

    “我疑心她早就知晓面具的下落了,只是刻意不告诉我。”

    “她修佛门武道多年,向来不理解我和恩师对请神之道的热忱。”

    “说什么古来大道只修我,哼,岂不知世间尚无武夫、剑修之时。”

    “已先有神道祝祭,求道习术之事?”

    “那时三教连影儿也没有呢,现在佛门兴旺了,就瞧不起人族修行道上的老祖宗。”

    “未免也太不合修道人求真之性了吧。”

    一番话愤愤不平。

    却是无意中,把自家道门都贬低了一截。

    陆观数了数自己一身修行根脚。

    兵家拜将台武勋、养阴将。

    武夫体系的罡气。

    练气士三洞五辅,外加剑修冶炼温养本命飞剑之道。

    儒家浩然气。

    间中借用加强剑意威力的地藏王佛门清净气。

    灵禽金丝雀的金德元气,以及五德终始阵五行灵气云云。

    不仅繁杂混乱到了极点。

    而且就没多少门及得上神道般“历史悠久”。

    当下面容一肃,诚恳说道:

    “你说得有道理。”

    叶天颜满意地点了点头。

    她说着说着,似乎渐渐认定了姐姐有猫腻,话声变得更冷了:

    “她若真不愿我涉足神道,堂堂正正与我争论一番便是。”

    “只怕她暗地将面具藏起来,还自以为是为了我好。”

    “不管如何,若是陆兄弟得到了面具的消息。”

    “还请第一时间经由明玉坊联络我。”

    “我尚有事在身,来日再会了。”

    白袍跃往地面,如一点水滴坠入湖面般消失不见。

    陆观对着无人空气允诺道:

    “嗯,你放心吧,有消息的话我会通知你的。”

    “不过现在我空有面具在手,却没什么消息可以给你。”

    “也就只好教你等着了。”

    叶天颜对自家姐姐的性情,其实抓得极准。

    当初顾全义收受了清微的宝物一事,就是叶玄澄告知陆观的。

    她怎可能不知石猴面在陆观手上?

    刻意不告诉妹妹的用意,大概跟叶天颜想像中差不多。

    以陆观与叶玄澄的交情,只能帮着把事情遮掩过去。

    同时也乘着石猴面在手的这段期间,试着发掘一下面具的妙用。

    ……

    “什么?”

    “只要戴上,就能在两刻钟时间内隐藏声音、气息?”

    尚在病榻上的李敬文一跃而起,义正词严地说道:

    “有这么好用的宝具,啊不,这么卑鄙的物事在手,竟然没交给在下销毁掉。”

    “恩公,不是在下说您,您这样也实在太不厚道了!”

    陆观无语,他本就觉得这烫头书生不是正经人。

    只是没想到对方这么不正经。

    “我大概知道你想拿它干什么……”

    “可咱们毕竟是胸怀浩然气的读书人,不干人事的话,修为可是会折损的。”

    陆观还好点,不过是借着无声诵念乐府诗,温养浩然气,提升白玉长桥的品质。

    修行体系毕竟与儒家不太沾边。

    如今他将金丝雀安置于体内金府,玉龙镯安置于木府。

    于五德终始阵引气补益之下,两座辅府自会蓬勃发展。

    与镇物间形成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

    儒家浩然气的玉气温养,对修行的作用已然不大。

    李敬文可不同。

    他是正经的儒家修士,膻中玉宅经文气积累,早已建成恢宏文宫。

    要是行了有违本心之事,弄得文宫破碎就不妙了。

    李敬文说道:“恩公,您想到哪里去了?”

    伤势未曾全愈的他,有点激动地挥舞着手:

    “只要有了此物,就算是当街犯下大不韪事。”

    “手脚足够干净的话,轻易便能避过来自各方的监察全身而退。”

    陆观掩面说道:

    “为什么你满脑子都是作奸犯科之事啊?”

    “你真的是正式录用的读书人吗?”

    出乎意料的是,李敬文听见这话后并没有笑。

    而是一正面色道:

    “世上有一些事,虽然违背国法,或会招来祸及家族的严惩。”

    “但却是读过四书五经,胸尚有基本良知的读书人应当做的。”

    “例如,将窃居高位,祸乱朝纲的奸徒斩于剑下之类。”

    陆观有点惊诧地瞧着李敬文的锡纸烫发型。

    “没想到李兄竟有如此志愿。”

    “数到祸乱朝纲的奸徒,今上宠信的权宦们自是首当其冲。”

    “当今朝中有中常侍曹节、侯览等十人,均是卖官鬻爵,残害忠良的巨奸。”

    “待李兄伤愈,我便将这石面具赠予李兄。”

    “李兄且进宫去,将这十常侍尽数除灭,岂不美哉?”

    李敬文:

    “……恩公,能想个现实一点的目标吗?”

    陆观一拍李敬文的大腿,如梦初醒道:

    “那司隶校尉府就在津门后头,平时守卫不算森严。”

    “李兄且不日披上面具,就往校尉府中取卧虎首级归来。”

    “吾必温酒以待,贺李兄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