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青默于兰 » 第十八章:也许吧

第十八章:也许吧

    希林考完研后给我发消息:“我大概明白你之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什么?关于考研是逃避社会的辩证?”

    “不是,你高中考试有时会分到四场五场时说的话,你说会让你联想起初中的时光。”

    我们高中考试会根据全校排名分考场,1~30是第一考场,31~60是第二考场以此类推,我们亲切地称呼为一场二场。

    其实不是的,我们只称第一考场为一场,剩下的没有名字的。因为一场是一、二班学霸们的御用考场,也相当于第二教室,更是当时扶余市第一学府最高水准的角斗场。在这里,一班的人可以提前领略到李莹莹的艾弗尔铁塔,二班的也可以提前见到当届中考状元、天才叛逆少年刘希林、乐府双璧之一兰建辉、一班班主任老杨之子兼数学小王子小高斯……至于其他考场什么样,没有人关心。

    “实在是没印象了。”

    “你说一场氛围太功利冷酷,靠后的考场又荒诞可笑,四、五场的氛围就挺好,虽然知识智力有限,却很努力,像你中考前的时光一样。”

    “哦,记起来了,没关系,跨专业考研本来就难。”

    “已经签工作了,欢迎来深圳找我玩儿。”

    “呦!还是深圳,不错不错。”

    “体会到你说的那种人情味儿真挺好的,这些年太自私了。”

    “哪有,高三那么紧张你不还给戴宇婷孙毓鸿她们讲题呢么,而且那会儿你和你莹莹姐如火如荼的。”

    “当时就是想表现得女生缘好些,比较羡慕你辉哥,也不想陷到李莹莹那边去,转移注意力罢了。”

    “反正挺好的,不说了,我游戏开了,暑假见。”

    “够呛。”

    “那就过年见。”

    “好!”

    由于本人初中时成绩一塌糊涂,也不是那种开朗帅气的人设,那会儿给别人的感觉应该是这孩子蔫傻蔫傻的,自己也自卑,所以存在感特别低。

    初二物理开课后,分担了一部分数学的压力,成绩稍微好了些。那会儿给别人的感觉应该是这孩子好像也挺聪明的。

    问过我问题或者听我讲《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中性启蒙的片段,外加听我讲梁朝伟版赤壁乃子平安那段儿的人对我的印象大概是这孩子表达能力也挺可以的。

    有我qq的会觉得这孩子接触网络接触的挺早的,在别人还在攀比qq等级是否达到一个太阳的时候,我以比他们少两位数的qq号力压群雄。

    在仙剑三还没上映的时候,我的qq状态就在穿越火线游戏中和qq音乐js杀破狼单曲循环来回切换,在仙三上映后,我的单曲循环换成了偏爱,那会儿给人的印象大概是这孩子听的歌还挺时尚的。

    讲到这里得提一嘴,倘若长得不帅又被女孩子关注到听什么歌,当然这会儿手机qq太普及很难达到当年的情景了,以当年的情景为例,倘若长得不帅可以用音乐包装一下,比如说把杀破狼换成一直很安静,把偏爱换成答应不爱你,那会儿的女孩子就好这口,你听这俩就是有情调,你听那种“杀是为了歌颂破灭前的壮丽”就是小屁孩儿。你听周杰伦的跨时代就是小屁孩儿,听同专辑的烟花易冷就是一个感性而忧伤的人……

    至少当时那群女孩子看起来是这样的。

    有一次课堂上教语文的那个矮冬瓜死活要让我唱偏爱,我就不唱,那个矮冬瓜就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类似于做人要开朗,你不唱就是不开朗,你不开朗你以后就混不好,对象也找不到工作也找不到,反正简而言之,就是我不唱我就是个人生失败者,切,老子就不唱!

    那个矮冬瓜的脖子都气歪了,开始讲一些更加难听的话,类似于敬酒不吃吃罚酒,翻译成东北话就是给脸不要脸。

    课堂上由矮冬瓜带头全班起哄我第一次成为主角变成了全班鸦雀无声,矮冬瓜像批斗一样滔滔不绝地对我疯狂输出,反反复复那几句词她可能也觉得再说下去没有新词显得自己很没文化,于是班级终于真正的安静了。

    就在这时,天才少年刘希林即兴唱了首少年老成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救场,不知是救我的场还是救矮冬瓜的场亦或者不想把主角位让给别人一分一秒。

    热烈的掌声后大家的评价是刘希林五音不全,我又太内向理智了。

    在某个双休日,老师说是自愿实则强迫的补课下课时,辉哥再一次强迫我唱偏爱,我拗不过他只好唱了几句,那会儿大家对我印象应该不是五音不全,而是压根没有五音,册那……

    当时的补课地点距离辉哥的母校实验小学很近,那会儿是2010年,距离世界末日还有两年,火力少年王也仅仅开播三年,所以那会儿的小学生也玩儿悠悠球。

    我小学那会儿也玩儿,只会用5毛钱的悠悠球表演魔术球,还不是每次都能成功。

    辉哥识货,认出一小学生的悠悠球是高级货,至少过百了,于是上前说:“小朋友,我看你骨骼精奇。有气冲破天灵,定是练球奇才,我免费教你天外银龙好不好!”

    随即当中耍了一整套天外银龙救我没有五音的场,耍完后在无数的掌声和惊叹中淡淡地说了句:“老啦老啦!以前最后能弹5、6下,现在就只能弹3下了。”

    回家路上他和我说:“米莉救高添那会儿,米莉问高添你会不会玩悠悠球,高添咋说的?也许吧!一看就会,要是问马凯,那都得狂的没边儿了。”

    我不知道辉哥那天为什么对我说这个,我甚至都没看过那段儿,听他说完特意回家找了那段儿看,从此以后,“也许吧”变成了我的口头禅,伴随着我的整个中二生涯。

    但辉哥有些说的不全对,比如说其实马凯为人很低调,当时排名世界前十,长大后再看马凯的悠悠球快打,要比其他演员快很多,而且不忘初心,30多岁了人长得也没有当年那么有棱角还坚持参加每年的悠悠球比赛,而且天外银龙最后就是登月弹射,其实没有多难。

    再后来到了初三,由于初二一首没有五音的偏爱以及乐府双璧的友好救场,我不在那么自卑,成功挤进了主角团。

    哪有什么主角团,只是自己把自己当成主角罢了,有些人天生就把自己当成主角,走向社会才理解自己不是中心,逐渐走向平庸,过程与心路历程或许很挫败,像狐妖小红娘里的王权霸业一样。

    可是绝大多数人没有乐府双璧那样闪耀,也没办法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在学生时代便小心翼翼,从平庸走向平庸,比起拿起又放下抽筋拔骨的痛,从未拥有过才是更可悲的吧。

    本以为初三又开课化学成绩会更好些,但初三一切都要为中考做服务,物理化学加起来才120分,又增添了政史,所以成绩始终那样中规中矩地混着,像当时的我一样,亦如现在的我一样。

    那会儿我身边的朋友还都是所谓的差生,都是从未拥有过肯定,从未成为过焦点的人。我和希林的交情,仅限于一块儿打了几款游戏。

    他转职了弹药专家后说:“弹药不好,你转枪炮吧,枪炮刷图快,弹药刷到天帷巨兽就刷不动了。”

    我说:“玩儿神枪手不就是为了耍帅么,要是图刷图就玩儿鬼剑或者格斗了。”

    一起打生化金字塔的时候他总喜欢进笼子,和我说进笼子刷分快,上高地还得瞄,进笼子先刷分,等200发子弹打完不用手枪,手枪得分太慢了,不如直接变僵尸完了回头挠人。

    我说玩儿这个不就是图个生存的感觉么,又不是为了得分,你要是想得分我把枪扔笼子里,你自己打400发子弹,我用手枪守最后的高地。

    他说行。

    后来我们发现我扔的枪会被别人捡,于是不了了之,每局游戏我依然奔向高地,看着希林猥琐的卡在笼子口,尸变后互相警觉一下,那会儿的人没损到快到时间扔个烟雾弹闪光弹的程度,甚至快弹尽粮绝时所有人会用最后的子弹掩护一个人拿补给箱,虽然绝大多数都失败了,成功也是捡箱子那人技术好。

    我和希林都没变僵尸的情况就是希林第一个进笼子快速转身后撤步站住中间的最佳射击位置,放进来3、4个人后再卡住洞口让笼子外的大部队都尸变,然后和笼子内的人一起刷分。我和2、3个人站在高地上等待笼子失守,像功夫熊猫中无力的阿宝静静等待黑豹大龙的到来。

    希林的套路是正确的,每次失守时都是希林一瞬间蛇形走位将笼子里的人都感染,然后十多个丧尸一股脑的冲向我们镇守的高地,我们每两个人守一边,还要时不时地看看另一边是否失守。

    用秦时明月中荆轲的话就是没能把自己的后背完全托付给别人。

    高地比起笼子最大的好处在于高地有希望。

    笼子没有,弹尽粮绝就注定变成丧尸。

    高地守不住后边有两个缓冲台,缓冲台与高地之间有一个跳跃的间隙,子弹打在丧尸身上丧尸会后退,意味着在丧尸跳跃的一瞬理论上只需要一发子弹就可以将僵尸打落至地面,他们需要重新爬上高地,重新尝试跳跃缓冲台。

    缓冲台如果守不住后面的墙体还有一个凹陷进去洞口,容纳得下7、8个人,但射击视角只能容纳2到3人,所以那个洞口是我们最后的防线,通常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跳到洞口,两个缓冲台到洞口需要一个大跳,而缓冲台理论上只能容得下一个丧尸助跑施展大跳,同时有多个丧尸会存在卡位自己掉下去,所以最后的洞口就是我最后的防线。

    这种步步龟缩式打法颇有当年陆逊火烧连营的架势,当手枪的子弹也打光后,时间通常也只剩下10秒左右,最后的10秒只要不被感染就宣告人类胜利,我将m60轻机枪和Clock18手枪都扔了下去。

    切出了最后的匕首。

    斯巴达的三百勇士最后一幕国王放下了盾牌拿掉了头盔跪在宏大的波兰帝国面前,十分平静。

    那群又傻又笨的丧尸因为配合问题或者是操作问题总是在缓冲台自己掉下去,希林在高地处静静观察,他的血量超过了母体血量达到了最高等级。

    终于他抓住了缓冲台没有其他丧尸的短暂间隙瞬间飞速跳跃,在缓冲台处没有丝毫停顿一气呵成冲我扑来,在空中便挥舞着利爪。

    我跳了下去。

    在最后的几秒中里,我通常扮演着最后的人类与无数丧尸跑酷,他们跑的要比我稍快一些,我上蹿下跳乱跑一通,僵尸们因为卡位和时间的紧迫操作变形,更有一半的僵尸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像行尸走肉般地上高地,跳缓冲台,仿佛游戏的意义是玩一场3D版超级玛丽,跳到最后的洞口才算踩旗胜利。

    我是当初一起玩CF中存活率最高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