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都香火成神了,告诉我在西游? » 第五十五章 无奈

第五十五章 无奈

    “好!”

    人群中,不少平民百姓纷纷拍手叫好。

    甚至有些走卒、糙汉拍起胸膛,脸颊涨得通红,似恨不得自己当时在场,能为陈县令呐喊助威。

    “这样方才是一个好官啊!”

    “真是青天大老爷,不论地位高低,只要进这县衙公堂走一遭便是众生平等。”

    交口称赞者不绝如缕。

    而此时白日酒楼一行人拨开人群,挤了进来,那小二指着正中心的青年道。

    “爷,你看,就是这小子在说书。”

    锦衣青年抬头看去。

    他双眼一亮不禁叫了一声‘好’。

    这‘说书先生’并非胡子拉碴的老人,而是一穿着灰衣短衫,手中擒着茶壶木尺的俊秀青年。

    若只是‘俊秀’那也担不得这一声好。

    只因这白云酒坊门口,正摆着一张八仙桌,此时讲到这激动处,那说书青年并不坐在桌后,而是一跃跳上桌面拍着木尺。

    其脚踏太师椅,手挥檀木尺,人虽小,声音却是雄厚有力,字句铿锵!

    说书间,陈大县令面对一众乡老的场面,几乎就在眼前。

    似乎大家都随着故事,一起来到当初公堂之上,面对下方十村乡老威胁、利诱,却被陈江河严词拒绝不说。

    还直接杀鸡儆猴横压强权。

    往日高高在上的乡老如今也逃不过一个法字!

    一时间,引得听书百姓心血激荡,情绪相投。

    更让锦衣公子忍不住开口称赞。

    “这小子有点本事,竟能让公子喊一声好。”刘二看向台上少年双目闪烁。

    他总感觉...对方身上有一股熟悉的感觉,似乎在哪里看到过。

    但仔细一想又觉得有些荒谬,能让自己有印象的,不是达官显贵便是王公贵族,与这小小的布衣说书青年是八竿子打不着。

    而就在百姓叫好,白日酒馆一行人赞叹之际。

    八仙桌上。

    吴明话锋一转!

    声音低沉,情绪收敛,凝重之感悄然而生。

    听书人们脸色不禁一沉。

    在陈大县令即将判决乡老之罪时,清佛寺主持登场了!

    锦衣青年眼眸露出奇异之色,仅是一个音调转变,就让众人情绪不知不觉间被感染?

    “这青年的背景来历,查一查。”

    队伍中,有一厨子打扮的中年人,微微点头,转眼消失在了人群中。

    而这一情况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随着故事继续。

    不正祭祀,谋杀害命,被冠以正直规范的定义。

    四周听书人脸上都露出愤慨之色。

    但没有一人开口打断,全都以期待的眼神看向青年,似乎在等待着...县令以雷霆手段惩戒犯错的乡老。

    但这不是故事,而是事实。

    因此结果并不总能尽如人意。

    吴明长叹一声,颓然坐倒在太师椅上,口中轻轻呢喃。“以佛为由,行苟且之事,竟可超然于法理之上,何其悲凉?”

    一时间。

    没人开口愤慨,愤怒。

    只有深深的悲凉以及无奈在悄然蔓延。

    有佛教信徒开口欲辩,然而在事实面前,只是张了张嘴,任何借口,在此时都变得惨白无力。

    甚至有人掩面从人群中离去。

    这...是一位佛教信徒。

    起初只为听娱乐消遣寻一时慰藉,而吴明却是将事实剥开,众人从其中能得到的,是苦涩、悲愤以及...无奈。

    久久无人开口,有人陆续离场,场中一片沉静。

    然,就在众人沉静于此时。

    有呐喊传来。

    “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聚众围堵快快疏散,否则依律处罚!”

    众人忍不住抬头怒视。

    然而在看到出声者后,却是不敢说话,因为那是一身穿着锦衣的老人,来自元会县本地的乡老王老。

    其身后还跟着一群身穿布甲的大汉,浩浩汤汤从远处迈步而来。

    尽管心中有怒也只能无奈散开。

    走到近前,王老看向太师椅上坐着的青年冷声道。“就是你在此搬弄是非,挑拨民众情绪?”

    虽未如何开口威胁,但长久身居上位。

    这一开口就有股沉重的威压。

    没说,但这不只是威胁...

    四周普通百姓已是恨不得逃离这是非之地。

    唯有锦衣公子露出感兴趣的神色,似乎想看看这青年会如何处理。

    “在下并未搬弄是非,只不过是说书糊口,挣些辛苦钱罢了。”吴明起身拱手行礼道。

    若...自己只是孑然一身,或许,他会学一学古人,如何不畏强权,再大不过吃些皮肉之苦。

    然而家中还有小妹需要照顾。

    就在他以为服软,便能让对方放过自己一马,毕竟不过说一段书而已。

    但对面并没有其想象的那么开明!

    “巧舌如簧,我现在怀疑你是别国奸细,来人,带回正祠细细审问,好生伺候。”王老冷笑三声。

    其身后大汉迈步走来,粗暴掀飞八仙桌,一左一右,直接将其架了起来。

    随后在一众百姓的目光中,这说书青年被乡勇带走。

    “诸位,这青年所讲乃是谎言,若日后在那听道传诵...就不要怪我正祠行罚不留情面了!”

    留下这句话。

    王老转身甩袖离去。

    剩下诸多百姓只能各自离去。

    回去路上,有人忍不住感叹。“多好的一个说书先生,被正祠的乡勇抓了去,就算没罪恐怕都能给审出罪责来。”

    “小心,别说了!你也想去走上一遭不成?”

    “嗨!”

    如此相似对话不断响起。

    所谓民不与官斗。

    官,又难敌佛门。

    面对强大势力的镇压,所有人只能选择沉默。

    但这次听书的经历,已像一颗种子埋进了百姓的心里,也许...会在许久之后生根发芽,开出一朵带着毒刺的花骨朵儿。

    王老与乡勇带走吴明向着正祠走去。

    一路上,他看着眼前青年,冷笑连连开口道。“这故事是谁让你讲的?”

    “王老您说笑了,这不过是我觉得有趣,自己改编的故事,并没有人教我如何说书。”吴明摇头苦笑。

    对此。

    王老只是一甩袖袍不再言语。

    反正,只要到了正祠,有的是手段能让这小子说话。

    前方再过一个路口,便是正祠所在,那是元会县与县衙并列的‘公堂’之所。

    乃百姓‘自治’的地方。

    基本上,进的正祠,就不会再出来。

    因此‘正祠’也成了元会县百姓口中禁区。

    吴明脸上血色逐渐退去。

    他,毕竟还只是一青年,纵使心有热血,面对恐惧还是忍不住担忧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