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不要妄想 » 第二百八十章 久别重逢

第二百八十章 久别重逢

    老三从老家回到单位后,便开始着手他的读者见面会,希望通过工作的忙碌来尽快忘记家乡选举的不愉快经历。

    老三从这几年的读者来信中选取了二十位忠实读者,向他们发送了见面会请柬,见面会将以联欢会的方式进行,届时还会有抽奖活动,以答谢一直支持杂志的读者们。

    虽然是答谢读者,但老三仍然没有改变他勤俭过日子的风格,尽量把各项费用压得很低。老三把见面会的预算拿给报社领导去审批,他觉得他的这份用心和苦心一定会得到领导的赞赏和认可的。

    领导看了看预算表,告诉老三:“见面会这个活动很好,只是预算太高了!”

    老三没想到他极尽压缩的费用在领导这里还是太高了,但作为下属他也不好顶撞领导,便说:“那您看看,哪里没必要,我回去再精简一下。”

    领导犹豫了一下说:“现在报社的经营很艰难、经济很紧张,社里能支持你们的就是给你们提供活动的场地,至于其他支出只能你们自己想办法了,不行你们找赞助商看看!”

    老三听出领导的意思来了:杂志只能帮报社增加收入,不能给报社增加负担;有实惠归报社,有困难找自己。

    老三向来不愿给别人添麻烦,更不会做让领导为难的事了,对于领导的拒绝老三没有说一句抱怨的话。

    从领导那里无果而返后,老三他们只好联系赞助商。

    赞助商一听是纸媒办现场见面会这种老套的模式,大部分都表示没有兴趣,说:“如今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了,大家都在忙着线上活动,你们还弄这种落时的东西,实在达不到什么宣传的效果。”

    老三又一次受到冷落和打击,痛定思痛,他开始分析当前的形势。

    最近杂志的广告赞助商确实越来越少了,赞助商对老三他们这种传统媒体的兴趣越来越小了,大部分都转向互联网这些新媒体了。

    老三突然意识到自己落伍了,他一直觉得杂志的核心在内容,至于用什么载体呈现那只是个形式问题,对于文化产业来说内容永远大于形式。

    从杂志创办之日起,老三从编辑做到现在的主编,一直都在全身心地打造杂志的内容,他的专业、他的思维、他的性格,都使他只能把重心放在这个方面,当然这也是他最擅长的方面。

    老三只顾着低头拉车,忘记了抬头看路,当他猛抬头时发现周围的环境已经大变,变得他开始觉得无所适从了。当他鼓起勇气想要接受新挑战时,又发现自己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如今的战斗已经是各种先进装备之间的竞争了,而老三他们却还停留在徒手搏斗的时代,这个时候要想奋起反击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投入才行,老三需要评估自己是否具备这方面的条件。

    环境形势这个大挑战可以暂时先放一放,读者会这个小挑战则不能不立马应对了。请柬都已经发出去了,读者见面会是必须要举行的了。

    领导不支持,赞助商不合作,不足的经费只能老三自掏腰包了。还好见面会规模不大,人员也不多,费用老三还承担得起。

    忠实读者果然忠实,二十人全部如期而至,老三按照邀请名单上的名字一一去和读者们认识,他记得那位提议举办读者见面会的读者叫“何静”。他总觉得这个名字很亲切,或者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或许是这位读者的那封来信正好出现在老三的情感焦虑期,正好猜中了他当时的心情。

    或许是这个名字不间断地出现在给他的来信上,这位读者对杂志的这份执着打动了老三。

    世间除了他最亲的人外,还没有人这样持续地和他保持联络呢,就连很多以前的朋友和同学都失去了联系。而这位读者却在六年的时间里从没间断过来信,确实让人起敬,当然多少也让人有点起疑。

    也许是这个名字有种太熟悉的味道了,“王静、李静、张静……”随处可见。重要的是,还有一个让老三觉得更加亲切的“静”——“艳静”。

    是的,每当看到“静”,总会唤起老三浅意识里的“艳静”。这个叫“艳静”的人已经从他身边消失好多年了,但老三仍会时不时地想起这个人。

    老三不知道仅仅是想起这个人,还是想这个人了。如果不是因为想这个人,又怎么会一再地想起她呢?

    老三寻找着这个叫“何静”的读者,想要知道她到底是哪一个“静”。虽然心里抱着各种幻想,但理智告诉他不可能会有这种事情的,叫“静”的人那么多,怎么可能就是他的“艳静”呢?

    或许真是印证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句话了,一个似曾相识的面孔突然出现在老三眼前。

    虽然时隔久远,但熟悉的感觉是不会变的;虽然容颜会被时间打磨,但相知的心总能帮你一眼就将她认出。

    老三念着“何”字,还没来得及念到“静”,就认出了眼前的这个人,老三怀疑是不是意念在作祟,不然怎么就会冒出她来了呢?

    老三半张着嘴眨了眨眼,他以为眨完眼,眼前的幻景就会消失,可是那个人还是站在他面前,竟然还对他说话了:“魏主编,别来无恙啊!”

    老三被这一句话唤醒了,忙改口说:“艳静?”

    艳静微笑着说:“谢谢你还记得我!”

    老三由刚才的惊讶转为兴奋,激动地说:“当然记得,怎么会忘了呢?”

    读者见面会上老三是主办人,不能因为艳静一个人而疏忽了其他人,因此对于艳静到来的所有疑问只能暂时忍耐下来。

    见面会结束后,老三和艳静终于可以单独谈一谈了。

    老三问艳静:“你一直在关注我们的杂志?”

    艳静说:“是啊,我就知道你会干出一番事业来的!”

    老三赶紧否定说:“这算什么事业啊,不过是没人要,出来自立门户罢了!”

    艳静说:“我就佩服你这种不靠天不靠地,不靠国家不靠体制,不靠父母不靠朋友的自立精神!”

    老三自嘲说:“我倒也想靠啊,可是没人让我靠啊,只能自生自灭了!”

    艳静又说:“你就是一棵生命力顽强的小树苗,即使把你扔到荒芜的沙漠你也能生存下来。靠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和你努力的扎根进取,终于长成为今天的一棵参天大树。”

    老三忙摆手说:“可不要这么说,我这棵小树苗就快要经不住风雨的袭击了,恐怕还没等到长成大树就被连根吹倒了。”

    艳静看了一眼老三说:“你还是那么悲观,总把问题想得那么严重,总为那些还没出现的事情担忧。”

    老三带点凝重的口吻说:“这也是因为环境的恶劣和经历的惨淡,才使我遇事总爱多想一些,可怜的人总有颗不安的心吧。”

    艳静微微一笑说:“这样也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嘛!常存警醒之心也是好的。”

    老三心里有好多话想问艳静,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也许是不敢问,只好在一些不关痛痒的话题上来回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