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宇宙英雄传之明善篇 » 孙福伯

孙福伯

    匆忙赶来的陈大哥。正在半山腰急得转磨。见明善飞快跑来。说道:“明善少爷,赶快回家,孙福伯突然病重,正在找你。”

    明善一听吃惊不小。不及收拾,忙和陈大哥一路飞奔到太姥爷家。

    孙大牛和姨母正在孙福房里照料义父,看见明善到了,急忙说道:“孙少爷,义父,前些时间就不太好,昨天晚上突然一下就病得很重,就躺下了,刚还在找你。”

    明善见孙福闭着眼睛,白发散乱,双手颤动,呼吸甚是惶急,明善一看就知道不对,一边用手指搭脉,一边问孙大牛道:“姨父,这是怎么回事?”

    孙大牛看了看自己的夫人,又看看孙福,结结巴巴道:“义父今年开年,精神就不怎么好,这不是又要到中秋了,前几日开始就一直睡的不好,晚上经常起夜。每年到中秋前后,义父都是这样,因此我也没在意,不曾想昨天晚上一下就不行了。”

    孙大牛虽然和明善姨母成了亲,入赘到了陈家,但是心里对明善还是有一种主仆情结在心里。所以还一直称呼明善孙少爷。明善和姨母也说过几次,还是不愿意改口。

    明善虽然未曾开始行医。这个脉象已经把的清楚的。

    孙福伯这个是郁结之症引起的急火攻心。人一老,抵抗力下降,情绪波动剧烈造成了心脉的损伤,肝火暴击导致昏厥之症。

    如果有上好的老山参或可有缓。明善问道:“太姥爷呢?”

    姨母马上应道:“昨天半夜就跟陈忠一起出去的,说是家里没有老山参,附近都是很小的村寨,没有大药铺。一大早就奔山里去了,说是无论如何要挖老山参回来救命才行。”

    明善急道:“可惜我还没有正式行医。”正在着急。

    外面太姥爷叫道:“我回来了,我来了,快拿针来,”一边喊着,一边急冲冲进来,陈忠打开针包递给太姥爷,太姥爷给孙福施了几针,孙福伯的呼吸明显舒缓了一些,太姥爷叫道:“拿来!”

    陈忠打开一个小棉布包,里面有一支很小的人参,还带有湿的草叶子。老陈医官直接掰下一小截来,拿一个小锤子砸烂,直接放进了孙福的嘴里。

    几个人都紧张的看着孙福。过了有一会,孙福眼睛还没睁开,就问道:“孙少爷来了吗?”

    明善轻轻地握住孙福伯的手,轻声道:“我在的,福伯,你好些了吗?”

    孙福挤出一丝笑容,断断续续道:“还能见到孙少爷,太好了,太好了......”

    明善安慰道:“福伯,你身体一向很好,这次这病来的急,去的也快的,好好养养,肯定就好的。”

    孙福轻轻摇头道:“孙少爷,你告诉我,这元师父的神箭法,你学会了吗?

    明善道:“福伯你放心,我已经学会了,元师父,已经把箭法的诀窍和方法教会我了。”

    孙福眼中闪出光芒,点头笑道:“如此,太好了......太好了。孙少爷再也不怕恶贼来欺上门了。我就放心了。”孙福说着气又开始有点喘。

    旁边的孙大牛说道:“义父,你好好休息休息。先不说话了,等好了再慢慢说。”

    孙福见孙大牛在一旁,说道:“大牛,大牛,我给你说过的事情你要记住。记住!”说着说着似乎眼睛看不见了,手在空中挥动,嘴里念念有词:“少爷,我来了,孙少爷长大了。不怕恶贼了,不怕了。这帮该死的恶贼。现在敢来,孙少爷有神箭,一箭就能报仇。报仇!不对,不能报仇。不能报仇......”声音越来越低,忽然又有不甘心似的叫道:“少爷,我不能替你报仇了,孙福来陪你了。”

    老陈医官在脉搏上轻轻一搭,摇了摇头。

    明善泪如雨下,孙福伯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之一。一路相随,不离不弃的家人。生活中为他想的比自己还周到,只求付出,不思回报。

    孙大牛嚎啕大哭,义父的过世,让他又感觉成了孤儿。

    这一大家子男的流泪,女的哭泣,在场之人无不悲痛。

    孙福虽年岁已高,平日里一直很健康,年初到现在也就是淅淅沥沥有一些小病,没想到中秋节下,却突然离世。这些年来孙福尽心尽力为这个家辛劳,得到了全家人的敬重。孙大牛和明善,都想着以后要多多孝敬孙福伯。不曾想。再也没有机会了。

    让你学会生活的是生活本身。一个你爱的亲人逝去,不用解释死亡这个词是什么含义,你能直接体会到自己极端无能和全体细胞爆发痛感所带来的绝望。面对这种状况,你将最终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力。面对这具温度直降的尸体,你无能为力。事实就是你已经失去了,不会再回来。

    生活中当一个人死去。身边的人,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或痛哭流涕,或默默流泪,或淡然处之,或暗暗窃喜,或筹划计算,或心无波澜,或按部就班,或控制内心,或激愤慷慨,或平静如常。最后给这个亡故之人一个评价。盖棺定论。

    孙福身边所有人对他的一致评价就是:孙福是个好人,而一个好人死了。

    哀荣备至。陈家孙家和周围认识这老人家的人都来为他送行。

    灵堂肃穆,棺椁在正堂停放,花圈挽联两边有序排放,哀乐阵阵,全家老少尽皆带孝。停棺三日,葬于后山竹林之中。

    老人身前曾有言,归葬故乡就不想了,安葬在这后山竹林就可以。很像九华山下梅湖山庄的竹林。

    孙福伯丧事办好。每逢七祭奠后,明善都会一个人来到这个片竹林。

    带上一壶孙福伯喜欢的土烧酒,这是这个老人家唯一的喜好和奢侈。

    吹上一曲埙,用哀伤悠远的埙音带上最深的感念。这位老人家的忠实陪伴是自己生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安慰之一。

    孙福伯逝去,元师父和香儿也来祭奠。元师父深感这位老人的忠义,特意多磕了几个头。

    香儿的伤心主要来自于明善的悲痛无法消散,明善平日里寡言少语,内心却深沉细腻。她能做的就是默默地陪在明善身边。有时候近,有时候远。

    人类的情感是最奇妙的,另一个人哭,另一个人笑,拨动的却是自己的心弦。

    孙福伯的过世,让明善决定和姨父孙大牛聊一聊。

    断七之礼后,明善请孙大牛明天一大早到道观平台一趟,说是有事相商。

    明善当晚就踏着夜色回到了道观,已经不少时日未有回来了。

    孙福伯去世,让他更加思念瞎眼道人师傅,不知道师傅云游天下如何了?为什么没有一点消息呢?

    对于明善要自己明早去道观。孙大牛回去和夫人陈二小姐一说。二小姐马上就明白了明善的意思。

    迟早有这一天,一直瞒着他,大家心里这块石头总落不了地。明善也长大了,懂事明理,稳健持重。不是那种冲动暴戾的性格。

    但是孙福伯生前有顾虑,也并非毫无道理。毕竟明善还才刚满十六。虽已成年,但还没有成家立业开枝散叶。犹豫再三,陈二小姐还是决定把真相告诉明善。

    每天的冥想时刻,是明善最喜欢的。

    无论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还是文章,乐理,山石,花草,这一刻皆可自由翱翔。思想自由,心灵放空。一个人走入深山,攀上绝壁,在万籁俱寂的天地间。听风,听雨,也能听见血液流淌,心灵跃动。

    今天的冥想功课从下半夜开始,直到这一刻天色微明,体验最丰富的,是对孤独的理解,对人与人思念这种情感的体验。

    “明善。”一声熟悉的声音传入耳中。

    明善转过身。看到元师父站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