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唐末逍遥游 » 第二十二章:天凉夜冷自加衣,一人孤来一人独

第二十二章:天凉夜冷自加衣,一人孤来一人独

    柳州城里人来人往,虽然是偏远小城,但是山青水秀,远离战乱,所以也有不少人客居此地,游山玩水,吟诗作对。

    因为岭南瘴气厉害,所以很多人都习惯带着面纱出门,店铺里都有出售那种带面巾的帽子,像养蜂人的那种。

    独孤傲跟小侍女走在前面,郝仁打扮成侍卫跟在后边。

    小城的衙役没有大城的傲慢,基本上只要不是旁边的城头下贴着的通缉犯,全部放行,也没有收进城费用。

    郝仁注意到那些通缉犯的画像,大多讲究一个神似,如果没有特别显著的特点,比如大胡子,痦子之类,根本看不出什么。

    唐朝商业发达,一进城就有好多牙人守在哪里,不需要招呼,就会有人来给你介绍。

    “两位贵人,是寻亲访友,还是游山玩水。小人张三,是柳州城的地头通,只要是柳州城里发生的事,没有小人不知道的。贵人要不要先找个地方落脚,东街的茶楼新来了钱帮的说书人说三国,场场爆满。林州、桂州才说到三十回,我们这里的已经说到六十回了,有不少林州和桂州的人特地赶到我们这里来听书。”

    郝仁疑惑的问道:“莫非是旁人续笔?”

    “侍卫大哥是明白人,这三国演义乃是钱帮的教典,没有金城郝家点头,那个敢动笔。咱们这里的说书先生,可是正儿八经的钱帮宣会来人。可是我们柳州有长安城的大儒,每次说书先生将一回三国演义,大儒就将一回三国志,引经据典,说书先生也是自愧不如。”

    独孤傲见郝仁想去看看,拿出一腚银子,说道:“前头带路,我们要雅座。”

    张三攥着银子说道:“必须的,茶楼里瓜子点心都有,小人去给贵人张罗些我们岭南的特产,荔枝和龙眼。”

    茶楼只有两层,也是扇形结构,方便大家看到中间说书先生的表演。

    有钱好办事,郝仁三人被安排在二楼雅座,小二端来茶水点心,殷勤招待,得了赏钱也没离开的意思,站在旁边听着。

    “诸位看官,上回说到,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后,叹道:“宁叫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正应了那句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说书先生旁边的老者,衣冠礼帽穿戴的整整齐齐,夺过说书先生的惊堂木一拍,说道:

    “胡说八道,《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书》曰: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魏太祖何等人物,怎么会是如此自私自利之人?出书之人,篡改历史,对先人不敬,对后人不义。”

    有听书人反驳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欺负汉皇孤儿寡母,算什么英雄。杀吕伯奢一家本来就已经做错了,半路上遇到买酒回来的吕伯奢也不放过,错上加错。岂是怕死史官的三言两语能糊弄过去的,成王败寇,我觉得三国演义更像历史真相。”

    老者说道:“你难道没读过春秋吗,崔抒弑其君的典故不知道吗,自古中国的史官就不怕死。”

    说书先生连忙上前说道:“文渊公所言有理,家主交待过,此书纯属虚构,只为徒大家一乐。”

    “哼,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读书人自然知道此书纯属虚构,可是刘项不读书,天下不识字之人占了九成。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老百姓就会相信。而且老百姓中,那些忠贞之辈,还会为了相信捍卫虚假的真理,到时候影响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千千万万的人!老夫强烈建议皇上封禁此书,只要老夫还在柳州,就不准尔等传播歪理邪说!”

    “文渊公,本将军敬你为长者,可你若是这般胡搅乱缠,别怪本将军对你不客气。这里不是长安,是本将军的柳州,不是你的柳州。”

    顿了顿,这人装腔作势地说道:“来人呐,将本将军的赤兔马牵来。”

    郝仁问道:“小二,现在都到这个份上了吗?”

    “不瞒客官,吕梁将军听了说书之后,就自称吕布后人,还将座下马改名为赤兔,模仿者甚多。这还算是好的,客官去林州看看,姓关的人都开始留起了厂髯,姓孙的人都开始学起了游水。”

    郝仁想了想,要来纸笔,写了一封信让小二送给说书先生,然后就离开了。

    小二忍不住好奇,下楼时看了一眼,纸条上写着:“凡宣会说书之人,开讲前须严明“内容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模仿”。”

    小二心想哪来的癞蛤蟆,好大的口气。

    说书先生看到落款为民时顿时大惊,得知写信之人已经离开之后就迅速离开,留下一屋子等着听书的人。

    茶楼掌柜一下子就猜到写信之人必定是金城郝家的大人物,骂小二有眼不识泰山。

    自从安南都护府在林州起事,一夜之间建立起十万安南军,广州的岭南东道节度使薛王李知柔就寝食难安,认命心腹大将刘谦为柳州刺史,统领三万广西狼兵防范安南军。

    独孤傲要去南诏大理,直接去林州就好了,之所以绕道来柳州,是因为柳州有一个她不得不见的人她的祖父——独孤青云,独孤家族曾经也是关陇贵族,辉煌时一门三皇后,因为辅佐李渊夺得天下,世袭蜀王。只是后继无人,正所谓掉毛的凤凰不如鸡,独孤家族从长安洛阳的勋贵圈子里被排挤,来到了成都府的封地,可皇帝还不放心,硬是将西蜀之地分为成都府、剑南道、东川和西川,一分为四。

    独孤青云是独孤家族继独孤郁之后又一人物,善修水利,长于兵士,几乎以一己之力平定了薛刚反唐。可是,唐懿宗乃是出了名的昏君,听信谗言,不仅没有封赏独孤青云,还将其贬谪到黔中道任节度使。

    就在天下人以为独孤青云必反的时候,独孤青云却独自进京拜谢圣恩,然后就被囚禁了。

    直到唐僖宗继位,独孤青云才被恩赦。可是黔中道的节度使和经略、刺史都有人了,于是独孤青云便被安排到了岭南道当了一个小州的州牧,也就是柳州。

    刘谦的到来,让独孤青云的州牧也名存实亡了,因为刘谦是顶着刺史的官衔来的,什么是刺史,乃是一道主官,当一个州牧已经是屈才了。

    独孤青云的府邸就在县衙,刺史刘谦才看不上这个小城,而且他的三万广西狼兵也不可能进城,因为住不下。

    郝仁见到独孤傲的第一眼就感觉眼前的老人深不可测,一般的老人要么弯腰驼背,要么含饴弄孙,而面前的老人却在舞剑,剑光如电,剑意如霜。

    “小傲带着姑爷进门,怎么不提前送来拜贴,这突然出现,打得老夫措手不及。还好上次跟南帝切磋的时候从他那里顺手拿了一对玉佩,不然就要让孙女婿笑话了。”

    独孤傲上前挽着老人的胳膊说道:“祖父,你别乱说,我是逃婚过来的,他是我半路碰上的行医,我们俩不熟。”

    “哦,是吗,有主见,你爹不孝,不能给老夫生个乖孙。其实你出嫁的事情你爹问过我的意见,我跟你爹都是希望你招婿的。只是当初已经定下婚约,不好反悔,也就捏鼻子认了。小傲啊,我们独孤家族也是名门望族,不能食言而肥,你在祖父这里玩够了之后还是要回去成亲的,我听说那郝家少主也是才高八斗、相貌堂堂的年轻人,你难道是看上了这个小子?”

    独孤青云一剑劈开郝仁的斗笠帽子,却没有伤到郝仁,就这份点到为止的功夫,就够很多人学一辈子的。

    “妖孽啊,怪不得能让小傲死心塌地,男生女相,这副相貌足以让妙龄少女春心悸动了。如果再会点诗词歌赋,那个女子不对你死心塌地。最近江湖上有一个采花大盗玉面小飞龙汤琼很蹦哒,该不会就是你吧。”

    “小的不会武功,只会一点三脚猫的医术,而且我姓郝,不姓汤。”

    “姓郝?这里是独孤府,你要是攀亲戚应该去平安钱庄,跑错了地方吧。另外,姓什么不重要,那采花大盗没准用的是化名,只要是长的好看的男子都不应该放过,不知道镇府司那群人干什么吃的,专门去抓一些满脸胡子的糙汉子干吗。”

    小侍女解释道:“老家主,他就是郝家少主,我跟小姐在长安见过。这次小姐逃婚,郝少主千里追踪,一路上锲而不舍,可把我感动坏了,只是小姐不喜欢他,每天睡醒了两人就吵架,而且不动刀剑不大吼,只有他们俩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独孤青云门道:“比如呢?”

    “老家主,比如啊,小姐觉得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假仁假义让人讨厌,少主就将欺师灭祖的典故由来。然后小姐就生气了,说书里的人那么假仁假义所以写书的人更加没脸没皮,少主就说有些人明明自己吃鸡蛋噎住了还要怪母鸡长的难看……老家主,你能听明白吗?”

    “大概是明白吧,我独孤氏起源于南北朝时鲜卑贵族,只有少数人知道我们独孤氏源于刘姓。所以我叫做独孤青云,别人也可以叫我刘青云。至于后面的,你可能不知道现在天下人议论纷纷的三国演义就是出于郝家少主之手,文人墨客吟诗作赋就像老母鸡下鸡蛋一样,这个比喻很妙啊。”

    “喔噻,果然是高手过招,小姐和少主果然是天生一对。”

    独孤傲拍了拍小侍女说道:“一对?你的少主可是有老婆的人,你家小姐只能算作小妾,你明白吗?”

    说完独孤傲就走了,她对这里很熟悉,就像是在这里长大的一样。

    “小子,不是说好是平妻的吗?而且是小傲为主母,太平公主为二房,不然唐皇怎么会接受黄巢的投降,还封为冲天大将军。这中间可是费了我们两家不少心血啊,小子你做什么妖?”

    郝仁无奈,只好转移话题,将前往南诏的马帮小队全军覆没的事情告诉了独孤青云。

    独孤青云面色沉重,时而愤怒,时而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