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五代官商 » 第十八章 纵论天下

第十八章 纵论天下

    木羽不再提都伯是大是小,赵匡胤他们也不是记死仇的人,于是几碗浑酒一下肚,桌面上再次热闹了起来。郑斌要的就是这种氛围,看着眼前景象,也觉舒心。

    “看木大哥也是我辈中人,现在正是英雄用命的时候,郭大帅又是知人善任之人。木兄何不投军报效朝廷?以我们兄弟这点小本事尚且能做都伯,木兄大才,怎么也得当个都排,将来若得上司赏识,做个都校、将军也不是没有可能。”

    韩重赟是嗜酒如命的人,别人喝一碗,他至少喝两碗,几碗酒一下肚,那张因为激素分泌过度而疙疙瘩瘩的脸上已经油红泛光,舌头也大了起来。这韩重赟好歹也是宋初名将,郑斌本以为他是何等威猛,但相见之下才发现,这位老哥居然是个五短身材。这种身材本来也没什么,但一寸长一寸强,他要打起肉搏仗来,那得吃不少亏。韩重赟能脱颖而出成大将,也只能是说人不可貌相了。

    “呵呵,韩兄弟高看木某了,木某不过是个贩枣卖茶之人,如今虽然契丹雄视于北,唐吴各家苟安于南,但我大汉多的是猛将谋臣。扫尽胡虏,荡平江南只是旦夕之间的事。木某一个小小百姓,贩些茶枣糊口也就罢了,不敢去想那些功名。”

    木羽端着酒碗笑得很是随意,仿佛把功名利禄看作浮云。这番表白可以瞒得了别人,但郑斌知道他是谁,所以颇有些鄙视,什么叫不敢想功名?分明就是不愿意让别人管,等以后有点老本再上山当山大王。

    “啪——”

    桌上一声巨响,众人吓了一跳,齐齐向声音来源处看去,就在郑恩旁边,未来的大将王审琦将喝空了的碗顿在了桌上,一脸壮志未筹的仰天长叹一声。

    “王兄弟这是怎么了?额们兄弟好好说着话,你这是做什么?”

    郑恩坐的离王审琦最近,也是受惊吓最重的一个,见王审琦这种做派,便很有些不高兴。

    王审琦又是一声长叹,胳膊搭在郑恩肩上很是亲热。

    “郑大哥,你说咱们当初投奔郭公为的是什么?”

    “当然是为建功立业。”

    郑恩一脸茫然。

    “建功立业?哈哈哈哈……”未来的王大帅在众人怪异的目光中一阵怪笑,“刚才木大哥说的不错,如今胡虏在北,吴唐各家在南,正是英雄显名的时候,咱们兄弟投效郭公,图的是醉卧沙场,可如今郭大帅将我们置于亲卫之中听命李重进将军将令,整日游走于邺城,又如何建功立业?”

    亲卫就是大官的卫兵,大官轻易不上战场,那亲卫就没有多少打仗的机会,那还怎么显名?众都伯和王审琦都是一样的心思,听了王审琦的话,一个个都耷拉下了头来。

    “兄弟们几个整日憋在这邺都城里,身上都快长出霉来,如若不能效命杀场,还当这都伯做什么?”石守信一脸的痛心疾首看向郑斌和木羽,“木大哥,郑兄弟,你我都不是外人,说句不怕你们笑话的话,如若再这样下去,我等恨不得离了军职跟你们贩枣跑堂,好歹能得个痛快。”

    “若是郭大帅能将我等发往北关郭荣将军帐下效命那便好了。”

    韩重赟红着个醉脸小声接道,再次引来宋初功臣们一阵叹息,他们如今都是醉了。

    “各位大哥,小弟这样的哪有什么出息?”郑斌见石守信他们想打仗想疯了,于是嬉皮笑脸的说道,“郭威郭大人乃是人中龙凤,各位大哥跟着郭大人效命,将来自然少不了效命沙场的机会。”

    感情郭威是人中龙凤,要不然哪里来的后周王朝?郑斌这个前知三千年,后知一千多年的半仙儿卖弄起了自己的知识。

    “只怕是难。”

    又是一片叹息。

    在这些未来巨人最迷茫的时候不指点两手看样子是不行了。郑斌笑了笑道:“小弟看不难。各位大哥,你们可知郭公江湖绰号?”

    “郭……郭雀儿?”石守信看了身边赵匡胤一眼,不敢确信又有些不好出口的说道。

    “郭公当年也是闻名的好汉,石大哥怕什么?”郑斌从石守信的语气里已经听出他对郭威的敬重,“正是郭雀儿。郭公虽是名门之后,年幼时却是贫困,直到在逆旅中遇见柴氏夫人方才时来运转。柴氏夫人见郭公是条好汉,虽父母欲夺其志,但依然委身郭公。这位柴氏夫人正是郭公义子郭荣将军的亲姑母,她是个会看人的。郭公背上一只黄雀大有讲究,雀儿虽小,翅膀硬了却可以直冲云霄,可见郭公之志。”

    “郭公如今身居枢密节度,又是先皇亲封顾命大臣,可以说是功业成就,位极人臣,这雀儿冲天倒还说的过去。只是不知文斌兄这些话与几位都伯兄弟有何关系?”

    木羽身在局外,自然不会象石守信他们那样聚精会神,见郑斌说的莫名其妙,皱了皱眉说道。

    这简直是说相声了,木羽就是那个捧哏的,一番话恰倒好处的点在郑斌要说的关键地方。

    “木大哥,小弟说这些自然与石大哥他们有关系。柴氏夫人现已身故,郭公有三位如夫人现在京城汴梁,这三位如夫人都是可以持家的人,但郭公却没有将其中任何一个扶为正室。这是为何?”郑斌环视一周,见大家都聚精会神的听着才道,“这正说明郭公是重情重义的人。重情重义自然不会亏待手下人才,也不会让手下人有冯唐李广之悲。再者,如今大汉北有契丹强敌,郭公领命来守邺城难道是功成名就养老?这仗早晚要打,郭荣将军在北关天天练兵不正是为了这个嘛。等时机成熟,郭公必会亲领大军北征,到那时亲卫中军在郭公身边,锋芒必可为主将所见,还怕没有仗打?各位大哥就等着封妻荫子吧!”

    “噢——”石首信等人一派恍然大悟。

    “呵呵,原来文斌兄弟还有观人纵论之能。那照你说,这仗何时能打?”

    木羽又是笑问,在“文斌兄”后面又加了一个“弟”字,算是进一步拉近关系。这人说起来也真是有意思,自己不愿意当兵打仗,却喜欢空谈国事,真是一个摆龙门阵的好材料,不过郑斌不也是这种材料嘛,臭味相投,谁也别说谁。

    “以小弟看……”

    郑斌没有说出看法,这看法也没法说,毕竟几个月以后郭威不但没有北征,反而率军造反了,郑斌虽然知道这个,但这种事说出来是要杀头的,郑斌可不想白白丢掉第二回生命。

    “行军打仗讲的是个天时地利人和,要说某年某月某日能打,那是骗人。不过小弟倒觉得这仗只怕也快了,一则,大汉如今基业已经巩固,江南各国都是苟且偷生,郭公北伐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二则,当年契丹灭晋,被我先皇打了个抱头鼠窜,势力已大不如前。再加上现今的契丹国主体弱多病,太子耶律璟又人称‘睡王’,是个没有什么本事的人,虽然朝中还有个耶律休哥算个人才,但国中政事昏暗,耶律休哥只有守城的份了。如果郭公出兵,只要选好契丹疲乏之机,备足粮草,然后北上奇袭幽州,直捣胡境,另联络镇守河东的皇叔刘崇共击云州,如此两路并进,契丹人顾头顾不了尾,大军势如破竹下,不出数月就能夺回幽云,巩固大汉北疆。”

    刘崇就是后来的北汉开国皇帝,因为是后汉太祖的亲兄弟,此时正担任河东节度使、太原尹,也算是个大人物。郑斌这些卖弄根本不用过脑子,当年在BBS上论战的时候就曾经讨论过这个话题,现在说出来还能不容易?

    “哎呀,郑兄弟若是不当个行军司马、录事参军,实在是委屈人才了。”

    矮个子韩重赟瞪大了眼睛,他现在只是个低级军官,一门心思想打仗,哪里考虑过这些问题?郑斌的话一出口,他顿时崇拜的五体投地。石守信等都伯和韩重赟一样的心思,也是两眼崇拜,郑恩更是一脸得意,仿佛自己得了彩头似的。

    “文斌兄弟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赵兄弟莫非有话要说?咱们兄弟欢聚畅谈,兄弟你不如也象文斌兄弟这样说说。”

    那木羽真是个闲云野鹤、龙门阵主,别人都以崇拜的目光看郑斌,而他居然还有心思去发现赵匡胤有话说。

    赵匡胤笑了笑,鞠身先向正在风头上的郑斌道了个谦才说道:“郑兄弟若做朝臣丞相必可运筹帷幄。不过这是说的大处,要说行军打仗的详备筹划,似乎还有些欠妥。”

    欠妥?郑斌向前一趴,差点把门牙磕到酒碗上。这何止是欠妥啊?刚才他忙着显摆,居然忘了身边坐着超级战将兼未来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