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五代官商 » 第五十二章 酒后真言

第五十二章 酒后真言

    这回郭家灭门灭得很惨,郭威的两个儿子以及柴荣的两个儿子都随母亲死在了屠刀之下,同时惨死的还有郭威的三个侄子,以及郭府上下数十个婢仆。可以说现在整个郭家就剩下了郭威和柴荣爷俩了。

    北关大军一夜急行军,抵达邺城时天已经大亮。柴荣扎下人马,立刻带着刚刚结拜的众兄弟赶奔郭威帅帐而去。

    郑斌还是第一次进天雄节度使大营,这里可是相当于大军区司令部的地方,属于神秘地带,然而郑斌来不及观看内中景象,就被众兄弟裹胁进了节度使大帐。

    “君贵……”

    只有五十多岁的郭威虽然身体强壮,但现在头发几乎全白了,他看见柴荣等人进帐,虽然想强打起精神,可最终还是掩不住疲态,略略起了起身又坐回了椅子中去,旁边魏仁浦、李重进见他快撑不住了,赶忙上前相扶,却被郭威用力推到了一边。

    “父帅……”

    柴荣同样是悲痛欲绝,但他毕竟年轻,还能支撑得住,走上前去“扑通”一声跪倒在了郭威的面前,并把脸埋进了郭威的双膝之间。

    这对爷俩同声痛哭了起来,旁边几十个将领见了这景象,一个个都红着眼把头转向了一边。

    “各位将军,皇帝屠灭大帅全家,还想诛杀大帅及咱们天雄节度众将,如此狠毒,咱们还保他何用?”

    魏仁浦平常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可现在雄壮起来却一点不比武夫差,他振臂一呼,满大厅里顿时爆响起一片“报仇”的大喊声。

    郑斌愣了愣,他这才想起郭威的造反之所以能得到众将支持,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魏仁浦对众将领说了慌,说是皇帝想杀光天雄军的将领,以除后患,看样子这事是真的了。

    那些将领本来就拥护郭威,现在郭威全家被杀,他们悲愤之下,哪里还会不相信?这样一来,郭威造反就名正言顺了——这是为了给大家一个活路,而不仅仅是为我们一家人报仇。

    郑斌微微点了点头,嗯,魏仁浦真不是一般人,要是放到现代,绝对是个顶尖级的心理医生。

    “父帅,现在刘家皇帝灭了咱们满门,父帅只管在邺城等待,郭荣愿带彪下军马抵进汴梁,誓报此大仇!”柴荣腾的一下站起了身来,指着郑斌他们几个人道,“这些兄弟与郭荣情同手足,不必父帅发一兵一卒,我兄弟几人率彪下人马便可攻破汴梁!”

    “君贵,咱们家灭门虽是奇祸,可天子年幼,必是有奸臣使诈。”郭威终于站起了身,他把气势汹汹的柴荣拉到一边坐下,苍老的声音里居然全是哀求,“为父这就率人马进京面圣,为我郭家讨回说法。奸臣当道,为父离开邺城,他们必然要打天雄节度的主意。你不要跟着进京,好好看守邺城。”

    “父帅……”

    柴荣想要站起来,可是却被郭威一把按住。

    “听为父的话,守好邺城!”

    ……

    郭威亲自率军进发汴梁,虽然把柴荣留在了邺城,却调走了赵匡胤、王审琦和王政忠三个人,看样子他并不是要讨什么说法,而是要真枪真刀的干了。

    “文斌,到这里来。”

    送走了郭威大军,柴荣等人调度完天雄节度的布防后已经到了戌时。现在是非常时刻,郑斌虽然回了邺城,但也不能回家。忙完了手中的活,刚到园子里伸了个懒腰,柴荣的身影就在院子的圆月门外闪了一闪。

    柴荣这时候有什么事?郑斌心里犯了嘀咕,但是又不能不跟过去。

    来到柴荣住的院子,明朗的月光之下,柴荣坐在房门前台阶下独自喝酒。清辉撒地,微风拂面,平常微风八面的大将军柴荣现在就象一头受了伤的孤狼,让人畏惧又让人可怜。

    “十二弟,过来喝酒。”

    柴荣看见郑斌走进院子,仰头喝光了杯中酒,就把杯子与另一个空杯并排放在一起倒满了酒。

    十二弟?这时候郑斌才想起来结拜的事,他因为在十二个人里头年龄最小,所以就成了拖后腿的老幺。现在柴荣没喊“文斌”,也没喊“郑将军”,看样子是寂寞悲伤之下找郑斌说点私房话。

    唉,一颗受伤过重的心。郑斌也不客气,走过去与柴荣并排坐下,拿起地上的酒杯一抬头就喝了下去。

    “就要圆了。”

    柴荣笑微微的看着郑斌喝下酒,接着叹了口气抬头向天上看去。

    郑斌也跟着抬头向天上看,今天已经是十三了,天上的月亮快要变成正圆,这圆月亮代表的意义太大,郑斌知道又勾起了柴荣的愁绪。

    “大哥,事情已经出了,再伤心也是无用,你要是如此悲伤,那些人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心。”

    “呵呵……”柴荣淡淡的苦笑了两声,“前些时日军中事务繁忙,为兄写了家书寄往汴梁,说中元节便回去探视老小,好好的给夫人刚生下的孩儿取个名字。夫人回书还让我不必挂念,谁知中元未到,我二人却阴阳两隔……”

    柴荣是一个铁铮铮的汉子,但是再铁铮铮的汉子内心也有脆弱的一面,这回的惨祸恰恰触到了他最脆弱的地方。郑斌知道柴荣是个重情的人,夫人刘氏虽然是贫寒出身,但两个人一直不离不弃。后来柴荣所娶的符氏夫人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刘氏夫人的替身。老天真是不开眼,给柴荣一个皇帝命,却打倒了他的精神支柱。难怪在北关的时候柴荣象是疯了一样,这事摊谁身上都得发疯。

    “那孩儿如今才不过半岁,我这当爹的连一面都没见过就……呵呵,不提这些了。”

    这时候的柴荣并不是后来的皇帝,他跟普通的父亲并没什么两样,而且还是一个悲伤的父亲,他絮絮叨叨想说他那个没见过面的儿子,但说了几句又不说了,略略愣怔了一会儿,拿起杯子喝了一口,又出神的想起了什么。

    “十二弟,你颇能观人剖势,这次大帅出征,你看情势如何?”

    郑斌今天来跟着喝酒本来不准备说话,他知道柴荣是想找个人说说话排解一下心里的悲伤,你只管听着就是了,说多了话反倒不好。谁知道柴荣说了几句又不说了,竟然又转到了战争大话题上,这事真是佩服佩服,政治家确实与平常人不一样,就算再伤心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是这事轮到郑斌身上,他最少得在床上躺半个月。

    “以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必胜。只是此次出征少了大哥,若是让大哥你亲自领兵,更将势如破竹。”

    郑斌遮遮掩掩的捧了捧柴荣,不管柴荣怎么伤心,这马屁也是得拍的,不过这次拍马屁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好处,而是为了能让柴荣振作起来。

    “呵呵,势如破竹。就算没有为兄去,势如破竹也是必定的。况且大帅也绝不可能让我去。”

    “噢。”

    你知道不让你去,早上为什么还死气掰咧的吵吵着要去杀人?郑斌现在真有点看不懂柴荣了,可是看不懂也得装懂,要不然柴荣就不会掏心窝子说话了,所以郑斌还是选择了城府很深的“噢”字来表示不置可否。

    “气可鼓不可泄,如今大帅举义兵伐无道,毕竟是以下犯上,其实还有许多将官心中有疑虑,如果今早为兄不那样做,便不能鼓起士气,这一仗胜败就只在五五之间。况且大帅长途奔袭,邺城绝不可丢,大帅亲征,邺城重担自然要压在为兄肩上。”

    原来柴荣心里门儿清,只是为了让弟兄们死心塌地的帮自己报仇,所以才装着那么不冷静。这城府真是……真是没法说了。

    “大哥想的深远。这些事小弟想破脑袋也是想不到的。”

    “呵呵,十二弟,你什么事想不到?那些话不过是为为兄宽心罢了。”

    柴荣笑的总算自然了很多,但是却把郑斌的马屁话给揭露了出来。郑斌一阵汗颜,幸亏刚才没多说,要不然自己那点水深还真不够柴荣伸根小手指量的。

    “大哥只要能放宽心,小弟的话便不算白说了。”

    郑斌连忙给自己争回来了点面子,拿起酒杯喝了一口把这事遮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