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五代官商 » 第八十二章 良苦用心

第八十二章 良苦用心

    回到开封府衙,胡石拓和郑斌向柴荣交卸了差事,但都没敢提符彦卿议论王峻的事。

    郑斌他们摆脱了符彦卿,自然是一身轻松。然而符昭远却惨了,等郑斌他们告辞出去,符彦卿一点和蔼可亲的表情都没留给符昭远,也没再管肚子受得了受不了,气哼哼的一掀袍角便坐在了椅中,瞪向符昭远的双眼中目光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小五,站过来。”

    符昭远本来就怕父亲,此时符彦卿语气不善,符昭远心中更是哆嗦,一声也不敢吭的低着头蹙到了父亲面前五六尺的地方,说什么也不肯靠近了。

    符彦卿最看不得儿子这副小家子气,但他也知道儿子这样,一方面是因为他母亲死得早,另一方面也是自己这父亲当的实在是不好,所以虽然蹙了蹙眉,语气总算不再那么凛冽。

    “小五,你也不要看到爹象看到老虎似的,爹也知道你在你那些母亲那里不受待见。你在家里过的也苦,所以才把你带到京里来。今后你若是能攀得上晋王,终究不用像在家里那样受气,说不准还能得个出身。”

    说到这里,符彦卿想起家里三妻四妾“一团和气”的境况,不由无奈的摇了摇头,心中多少有一些对符昭远的亏欠,所以看向符昭远的目光又柔和了不少。

    然而符昭远很不给他面子,就在老爷子说话的过程中,他一直微微的撮着手,低下的脑袋上,两只眼睛迅速的左右瞟着,不知在想些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老头的话他一句没听进去。

    “小五!”

    符昭远有些怒不可遏,高宽比几近于一比一的胖大身躯迅速站了起来,犹如一座海拔比较低的山岳竖立在符昭远的面前,如此敏捷的动作对于他这样身材来说,难度系数过大,足见其武将世家练家子的身手不凡。

    对于父亲的这一表现,符昭远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知道老头要发作了。忙鞠身作出恭顺状,再也不敢有耳无心。

    “儿子听着呢,爹不是老虎。”

    不是老虎的符彦卿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子不教,父之过”。符昭远能这么“明白”,全在于自己“虱子多了不咬人,儿子多了放羊群”。真不知道符昭远在家里时是怎么独自应付他那些母亲的。

    “小五,家里好还是京里好?”

    “京……家里好。”

    符昭远违心而又明智的回答道。脑袋保持向下45度的角度,但视线始终与地面平行,这样的姿势可以清楚地观察出父亲的表情变化。符昭远这种“才能”练成相当不容易,父亲做节度使,除了晚上偶尔可以看到他鬼鬼祟祟的钻进某位“娘”的房间,平常根本看不到他的影子。符昭远哪里还能指望他给自己做主,所以不会察言观色也会察言观色了。

    “家里好?”符彦卿几乎被自己儿子的“孝悌”给气笑了,“既然家里好,那这回爹就让皇上撤了爹枢密使的差事,咱们爷们儿还是回去。”

    “别别别,爹,还是京里好。”

    符昭远见父亲要带自己打道回府,顿时慌了神,嘴唇一哆嗦,终于吐噜出了真话。

    符彦卿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小五那么点岁数,半指厚的水深连看都不用看就知道底下是什么。说真的他还是很可怜自己的这个儿子,由可怜而生怜爱,所以他不可能不给符昭远做好长远的打算。

    “晋王是人中龙凤,今后你能跟他学些东西也是你的造化。”

    符彦卿了解皇上这位老哥哥,也知道将来有希望成为大周朝新主人的几位权贵,都不是后汉隐帝刘承佑那样的毛蛋孩子,所以后周不可能重蹈后汉的覆辙,如此局势如何选择,符彦卿心中已有了数。

    “跟着晋王殿下,你吃不了亏,还有那个郑斌,虽然比你大不了几岁,不过小小年纪能得到晋王的重用,定是有几分能耐,你今后倒是可以好好和他结交结交……”

    “那个做买卖造酒的?”

    符昭远抬起了头,很是有些不服气,不过这点不服气的精气神儿在符彦卿的目光打击下接着就烟消云散了。老爷子那眼神不善啊,就像刀子一样,面对刀子傻冒才会继续说下去。

    “做买卖的?你要是和郑斌一个出身,怕是连买卖也不会做!”

    “是是是,儿子不敢了。”

    符昭远好汉不吃眼前亏,赶忙倒向了父亲一面,符彦卿无奈的叹了口气,再也没有一点说话的***。

    ……

    第二日早朝,朝堂上的第一件大事自然是魏王符彦卿朝拜皇帝郭威,相关问答礼仪进行的有条不紊。符彦卿是符氏家族现今的掌门人,亲自来拜就算是当今的第一大强势家族全面效忠于郭威,郭威既得面子又得实际利益,高兴之下当众加封符彦卿为太师,领枢密使事,让他成为了后周朝廷权力核心中的一员。

    早朝结束刚刚辰时末刻,离中午的赐宴还有一段时间,为表示对符彦卿的亲厚,郭威降阶相搀,出了大殿便亲自从内侍手里替符彦卿取过蒲扇,连御辇都没传,便并肩步行回文德殿叙话,一路上君臣欢声笑语,十分融洽。

    皇帝和大臣并肩而行这是了不得的大事,自古讲究君父臣子,郭威这样做就是放下了皇帝的架子,只和符彦卿论兄弟感情。这面子已经给的天大了,然而符彦卿大大咧咧,嘻嘻哈哈间似乎根本没注意到郭威的良苦用心。奉旨相陪的宰相们见符胖子这副德行,也只有暗暗摇头的份了。

    文德殿中的摆设早已重新做了安排,郭威独自一人面南居中而坐,东西两边一溜排开缎面软椅,符彦卿和王峻一东一西坐在了首席,其余那些宰相以及柴荣等皇室亲贵都是陪坐,自然坐在了下首。

    “冠侯啊。”郭威亲切的叫着符彦卿的字,他们曾经是兄弟,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君臣之份,但御人之道的第一条还是要放下架子,“如今大周初创,百事待兴。这些年祸事不断,咱们兄弟只剩下了秀峰兄、冠侯和朕三个人。唉,物是人非,想起原先咱们兄弟欢聚一堂共论天下大势的往事,朕心里也是黯然。不提这些了,如今冠侯回朝辅政,朕肩上的担子也卸去了一大半,今后国事还全赖冠侯和秀峰兄两位撑持。”

    郭威满脸带笑的和符彦卿说着话,但目光却不时向王峻瞟上一瞟,王峻被这眼神看得很是不舒服,不由以拳护口,微微咳嗽两声。

    “皇上可别这么说。卸下一大半担子莫非让臣下去担吗?”符彦卿眉眼之间全是笑,没有注意到王峻的尴尬,也没有理会自己话里犯驾的内容,“皇上还不知道臣的那点本事嘛!如今国朝新创,天下太平,圣皇当国,秀峰兄和各位枢密使大人又都是不世出的贤良,哪里用得着臣这种老粗操闲心。你说是吧,秀峰兄?”

    符彦卿头上一句脚上一句的胡乱拍了一通马屁,突然转头问上了王峻。王峻没想到符胖子和皇帝说话竟然会有自己的事,一时没反应过来,愣了半晌才啊啊了两声作为回答。

    “冠侯说……噢,冠侯回来,皇上确实省了一大半的心,”王峻突然发现“省了一大半的心”有点拿符彦卿当乱臣贼子的意思,所以赶忙改了口。“皇上原来一直跟我提冠侯如何如何,说如果冠侯能回来,朝堂上的事就是再难,有冠侯出马,那也是迎刃而解。”

    “哈哈,皇上真是这样说的吗?”符彦卿没心没肺,大蒲扇扇的哗哗作响,“皇上真是……唉,臣这回回来,本来是想当个安乐公的,皇上这么说,不是让臣这头懒驴拉磨么?臣在外当着节度使,过得就够苦的了,皇上又让我当什么枢密使、太师,臣两头跑,哪里跑得过来?再说京官兼外任,那是朝局不稳时的非常做法,现在是太平盛世,哪里还有枢密使兼节度使的说法,再说臣也干不了这么多活。你说是吧,秀峰兄?这里也就你最能说得上话,你算是帮兄弟一把,求皇上把我的节度使差事给撤了吧。”

    符彦卿这是说谁?众臣心中一惊,齐齐将目光投向了王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