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武道伐天录 » 第三十三章 为有防心身不争

第三十三章 为有防心身不争

    爱猫之人古已有之,嘉靖皇帝的猫不但有自己的床,死了还封官入葬。

    但李圆兴解释说:"杏小姐那猫品相不好啊,尾巴粗如扫帚,说明是懒猫,不捉老鼠。全身白色,有人叫'戴孝',不吉利。脸长耳尖,说明野蛮,会吃鸡鸭,农家绝对不养。异色眼瞳,据说见鬼,良善之家望而却步。。。"

    "行行行,知道了,反正你也没有类似的猫。"

    "类似的是没有,比那好的我到是有。本来那只也是要扔的,杏小姐喜欢才抱走的。"

    旁边郑剑书和吴继和正在看一只狗熊,驯兽师拿一根竹竿吊着饵食,吸引着狗熊站立起来。

    狗熊也通人性,在训练后能表演杂技。还能穿上人的衣服,站着学人样,是除了猴子以外的一大人戏主力。

    郑剑书跟徒弟说:"熊在拳中的象征很多,不光只有出洞一种而已,熊还有捉鱼的本事。"

    "师父,捉鱼是什么"

    郑剑书示范了一个动作,一只手握拳放在另一只手掌上,两手并在丹田的位置。

    "这叫熊捉鱼。"

    郑剑书又演示用法,将吴继和的小臂靠近手腕的地方用手臂圈住,两手合力一提,吴继和的手臂瞬间崩直,感觉差一点就要断了。

    郑剑书松开手臂,说道:"这是断对方胳膊的方法,和一般圈在对方肘部的不同,是圈在小臂上的。找对了用力点就能把对方胳膊翘起来,但找不到用力点就一点用没有。"

    "而找这个用力点就好像熊捉鱼,实战时圈对方手臂,对方一定激烈反抗,就好像一条带鳞沾水的鱼一样。但熊捉鱼就是用手一兜,把鱼抱在怀里。如同这个断臂的方法,找用力点不是拼命去感受,而是用身体一合就成了。"

    吴继和这才明白,这个动作看起来像兜鱼的熊,实用时的道理也类似熊捉鱼。

    "这个手势又叫定心印,可以拿来站桩,可以捋直脊椎,也能让心内中和,慢慢体会就能做到这点。另外又能演化出一套拳法,但是。。。"

    郑剑书看了看周围,说:"这里不够隐秘,下次再教你。"

    吴延枫走过来说:"这里还有很多动物呢,不光只有狗熊。"

    某处水池旁,正拴着几只鹤。郑剑书在吴家后花园里也曾经见过鹤,也是被拴在地上的,而且翅膀被剪过,飞不起来。

    "鹤的力量也是非常大的,只是很多人不知道。"

    听郑剑书这样说,吴延枫插话道:"真的吗?我看鹤就是一个骨头架子。"

    "吊货的吊机、滑车都是架子,还是木头架子,但还是能吊起重物,关键在于结构。我听闻南方有一门隐秘的拳术,用鹤的飞、游、斗之形来演寓拳法。如鹤的亮翅,有嘭地惊炸之力。鹤展翅欲飞,有沉浮之形。鹤的交颈,有缠绕之形。我们的拳术象形里,也有鹤,但所惜不多。"

    郑剑书示范了一个动作,是两手在体侧开展划落,顺势脚就提起来了。

    他说:"这叫白鹤大展翅,手可以是这样掌心向外,但握拳朝里也是可以的。提起的脚如卷地之风,手一落下,脚就顺势腾风而起。这是踢击的动作,练习时只悬不踢,实战时随敌意用法。"

    "展完翅了,两手往下一合,又成了定心印熊捉鱼的势法。然后再展,如此循环。"

    "那熊捉鱼是一个基本的势法?"

    "是熊捉鱼变化极多,收为无极,展为太极。斩手、横捶、截捶、前后扫捶,都由此变化而出。"

    吴继和听得云里雾里,不过今天算是多学了两样。

    郑剑书又问:"这里有马吗?"

    "没有,马都是在城外马场里放的。"

    郑剑书有些遗憾,对吴继和说:"有空我们说说马上功夫。"

    "老师还懂马术的吗?"吴继和感到有些惊喜,马上击刺和射箭也是武行的重头戏,并不容易练成。

    "回头再说吧。"郑剑书又四处看了,问道:"没见到鸽笼啊?"

    "先生是懂门道的,信鸽都在塔楼上放着呢。"

    李圆兴回答说。

    郑剑书看来看去,猜测李家原来可能是江湖上做动物戏法的。做动物戏法的,能让狗熊作揖,猴子讨赏钱,老虎钻项圈,有调教动物的秘诀。

    只是不知道有什么奇遇,让他们成为了金陵中的一家富人。

    李圆兴家里,狗熊、老虎、猴子都这些戏法里常用的动物并不多,估计只是当个吸引人的。

    他们大部分动物都是各种宠物,最多的是猫猫狗狗,还有各种鱼。

    论饲养动物,郑剑书是外行,但此中门道,他倒是清楚一二。饲养老虎、狗熊,成本不低,养在人生活的环境里还容易生病,一病就死。

    看起来稀奇,其实也赚不了多少钱,一不注意就亏本。有同样的功夫,倒不如去养猫狗,短期挣的钱不如老虎、狗熊卖艺,但却是长久之计,而且也有机会结交贵人。

    除了猫、狗、鱼,另一项就是鸟了,除了鹦鹉之类的小鸟,这里也养了不少猛禽,鹰鹞都有在架子上安静的站着。

    郑剑书正要开口说话,突然感觉到一个异样的目光,黑暗的角落里有一只奇怪的鸟在看着自己。

    "这只是什么?"

    "夜猫子啊,枭。"

    "多少钱卖啊?"

    "哎,郑先生你要是能把它弄走,我都不收你钱。"

    枭鸮之属是不孝之鸟,传说会吃掉自己的母亲,古人对其极其厌恶,抓到就会把它的脑袋割下来插在木头上,这就是枭字的来历。

    后来把人的脑袋示众,也叫做枭首了。

    传说谁家要死人了,枭就会到他家里,然后发出笑声,是极为不吉利的。

    "那怎么不赶走?"

    吴延枫问道。

    "不行,不行。"李圆兴连连摆手,"我们老家习俗,说枭是来报丧的,但有时是假丧。所以必须好吃好喝伺候着,不能凶、不能打,否则假丧会变成真丧。"

    郑剑书确实听过有的地方有此习俗,杀枭的行为据说源自黄帝。那么将枭认为是报丧者的习俗,说不定是上古时代哪里的遗传。

    郑剑书这人百无禁忌,把这枭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感觉就是大点一只鸟,于是要了一点食物,捧到了枭的跟前。

    枭点头吃了食物,然后似乎有些高兴,张开翅膀摇了几下。这只枭的个头很大,摇翅膀的动静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师父,拳法里有枭的形吗?"

    郑剑书摇摇头,没有枭形,但到处都是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