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武道伐天录 » 第三十七章 闪电手

第三十七章 闪电手

    "以左右封闭为得力,亦知此拳有动不见形,一动则至,而不及封闭乎?"

    -佚名

    孙家拳号称冶六家短打为一炉,尽汇其精华。在孙家门里出师的人,除非遇到其他大派的好手,基本上难逢败绩。

    掌门孙整林曾作《短打秘钥》一书,大江南北多少人重金求书而不得。

    李毕就有一本《短打秘钥》,多少人想看一眼都看不到。但李毕却不是孙家人,以至于很多人怀疑他也是孙家的哪门亲戚。

    但有一点李毕是很清楚的,《短打秘钥》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价值。

    孙整林和其他孙家人大字不识一箩筐,拳术都是口传面授,精义并不在书上。《短打秘钥》一书是重金请一个知名文人写的,此事没有多少人知道。

    大家从孙家短打的战绩,猜想《短打秘钥》一书有孙家的奥妙,于是此书的价值便水涨船高。

    书的价值高了,又反过来衬托了门派的价值。很多人都喜欢传说,如明初的巨富沈万三,传说他家里有一个聚宝盆,或说盆子里能变出钱来,或说有此一物钱就赚不完。

    《短打秘钥》也是差不多的道理,到了最后,不管练不练武术的人,都想看一眼,觉得里面有绝妙武学。

    但真正赢人的功夫,不是看书看出来的。

    李毕迅速出手,身量极好,一晃就到了郑剑书身前。他后脚偷进一步,这是短打的偷步入身之法。

    一般来说,如果我进一步,敌退一步,那我就碰不到对方。

    但如果我在进步前,后脚先上一步,垫在前脚后。那么出步的时候,就能多走出一步的距离追上对手。

    如果敌人没有后退,但我可凭着偷垫的一步加大冲撞的力量,直接掀翻对手。

    李毕偷步的一瞬间,郑剑书身形一闪,下一个瞬间就已经贴上了对手。李毕一愣,今天自己怎么那么走神,对方都贴上自己了还不知道。

    尽管脑子里正在责怪自己的潦草,但李毕的身体已经自然做出了反应,他双手一展,用两掌推开了郑剑书。

    这是短打中的推碑之法,短打需要接近对方身体出拳,但如果对方也贴住我呢?这时候就可以展开手臂推开对方,继续攻击。如果已经勾住了对方的脚,那一推也可能把对方推倒。

    李毕双手一推,立刻创造出了一点空间。他用手推完,双手不收,直接插向郑剑书的脸,拇指往他鼻孔插去,食指插向他的眼睛。

    插入一撕,可以同时撕裂鼻子,插伤眼睛。李毕出手极快,但几乎是同时,郑剑书用手一拂,一下把脚抢在了他的身侧。

    李毕突然用脚一个回撩,看起来像马撩脚的姿势。

    短打所用腿法也多,都是近身起腿,难以察觉所以叫暗腿。并不总是踩踏对方脚踝胫骨的低腿,也有高踢。李毕用的回撩,是敌人抢到我的身侧或身后时,用来踢击敌人裆部,十分隐蔽、狠毒。

    郑剑书提脚一挡,顶住了这一脚。两人同时落脚,李毕出手神速,立刻一手抓开他的手臂,另一只手鞭子一样甩向郑剑书的脸。

    郑剑书用手挂开,李毕迅速变手,被挡住的手又一下拉开郑剑书的防守,一拳直接打向他的脸部。

    李毕速度极快,手臂转换的影子简直像多了一只手一样。

    但他拳头打出的一瞬间,郑剑书的拳头已经顶在了李毕脸上,一下把他堵住了。

    李毕被他拳头一顶,有些蒙了,随即避开拳头,低身转下又一个撩阴掌打向他的裆部。

    郑剑书几乎是和他同时低身的,手臂顺势撞下了他的手臂,拳头又堵在了李毕脸上。

    此时两人的距离极近,李毕突然抬肘,一肘顶向了郑剑书的心窝。

    这招是他极为隐秘的杀招,十年内没用过五次。近距离最宜用肘,其中又以顶肘最为险恶,都是从对方手臂下面顶的,眼睛看不见。

    但郑剑书正好顺势和李毕顶在了一起,他顺势一挑,李毕失去平衡抬起了双手,连沉肩坠肘的抱架都破了,差点摔了出去。

    从两人贴身开始,他就是通过李毕的身势变化来预测他的动作的。

    姬隆峰曾经在清兵南下时,在此江南之地参加义师反清。

    所谓上一次战场,胜过练武十年。上过战场的人,有两点和人不一样。

    一是出手更为猛烈,对时机的把握比以前更准确。

    二是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危险一来马上就能察觉。尤其是习惯了马战的人,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有的人身上,这种感觉比一般人还敏感。所谓见其形容晓吉凶,看到了场面就能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敌人一动手,就知道他接下来要做什么。

    马战速度极快,你来我往,一霎那分出生死。碰过几次鬼门关,不但感觉会更为敏锐,甚至连生死观都会有所改变,觉得人生无常。

    姬隆峰多次在战场上死里逃生,这种经验,他的哪个徒弟也无法复制。

    但郑剑书没上过战场,但对敌人的动作却同样能有所察觉,用的是其它方法。

    看呼吸。

    人之呼吸,无非吸气、呼气,如庙前的哼哈二将。一吸百脉皆闭,一呼百脉皆开。

    姬隆峰所授拳术,起要呼气,落要吸气,用的就是以上的道理,顺应的是人体运动的规律。如果呼吸和动作不配合,那动作和呼吸都会散乱。

    郑剑书反过来利用这个道理,他感觉对方的呼吸,来预测对方的动作。

    并不是实战时盯着对方看,人的呼吸是看不见的,只能靠感觉。

    具体的道理难以口述,用拳理形容,就是来留去送、挺来牵去、非此即彼、生门死路,用最简单的思维来处理最复杂的事。

    擅长此道,敌人的动作看起来就会慢很多,并非真的慢了,只是自己感觉到了他会做什么。

    这种方法不光可用于,人的情绪也会影响呼吸。人动怒或高兴时,呼吸总是阳向,呼气比吸气用力。人不高兴时,呼吸总是阴向。

    一个人的表情、动作都可以伪装,但能够完完全全控制自己呼吸的人并不多。就算面颜有喜,眉目有恭,有时候一样能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

    李毕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还有这种事。他感到奇怪的地方,是郑剑书的手法奇异。

    他的手也不快,也不突然,却总是一下出现自己身上。

    这又是另一层道理,就算能预测到敌人的动作,做不出相应的对策也是没用的。

    但郑剑书也有办法。

    李毕心想,郑剑书的手之所以神出鬼没,是因为他没有发力,只是把手放在了自己身上。

    这也是为什么,郑剑书打到自己身上的手没有打伤自己。不是因为不想发力,而是他没有办法发力。

    就好像对方要做动作时,你出手推他一下,比打他一下快。但推是不能伤人的,如此只能作为拦截手法。

    "你想清楚了吗?"郑剑书突然开口说了这句话,李毕汗毛倒起,感觉到一丝诡异。

    "想清楚了,我就动手了。"

    郑剑书突然出手,一拳直直打向李毕的脸部,李毕马上抬手拦截。

    敌人出手,我用手主动扰乱叫做截。不出手,把手护在要害前,让敌人的手自己"撞"上,叫做拦,如掩肘之法。

    李毕手法精熟,两手交结护在身前,进可截,退可拦。他的脑内已经闪过无数反击的方法,每一种都是顺应敌人反应的妙手,而且一手接三手,无穷无尽。

    但郑剑书的拳头,好像穿过了他的手臂一样,直接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像一块石头撞在了他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