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科幻灵异 » 探向神秘世界的洛阳铲 » 回到古城

回到古城

    这里面就我和爹两个人,难道说我们走过金刚墙之后还有人进入墓穴?

    不对啊,那么长时间,如果跟在我们后面,早就发觉了。不在我们后面,那又去了哪里?

    不敢再往下想,我加快了步伐,和爹一起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下墓穴的通道口,拽了一拽绳子,顿了一下。爹转过身:“你先上去,我再上。”

    “不行,您身子骨弱,您先上。”也许是受了爹的影响,我突然胆子大了起来,血开始往上涌。

    “傻小子,下墓我比你有经验,快上去吧,不会有什么事的。”爹笑着拍了拍我的肩头。

    爹的脾气我是知道的,他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拗不过他,我只好一把拉过绳子,想着尽快上去,好把爹也拉上去。于是,我三下五除二就爬了上去,清醒的空气顿时让我轻松不少,这时候天边已经泛白,我不敢多想,赶紧冲着墓穴喊:“快上来吧,爹。”

    不一会,爹便拽着绳子上来了,看了看周围,四下无人,看见李四爷下去前丢下的物什还在,爹脸上顿时写满了愁云,颇有些担心道:“你四叔还没有上来。”

    “那怎么办?”我也有点着慌。

    “现在来不及了,只能走,不然一会上工了,有人看到就麻烦了。到了今天晚上再想办法,他们带的有干粮,撑过今天应当没有问题,我就是怕。”

    爹不再往下说了,我知道,他怕李四爷失手,更怕他磕头的四哥……

    “那这洞穴怎么办?”

    “不要掩埋,如果有人看见也不碍事,方圆百里之内,有担子、有能耐能入这洞穴的,也就我们几个人。”爹伸出手掌来比划着。

    回去之后,爹一天也没有做声,只是带着我去干活,就像啥也没发生一样。其实,在心里面,估计爹和我一样,早就翻江倒海了,李四爷和志安踪迹不见,甚至可以说是生死不明。

    一天过的很快,又到了晚上。爹紧扎裤腰,带上家伙,准备再探古墓葬,这一次不比昨晚,今晚的主要目的是找到李四爷和志安,如果过了今晚再找不到他们,后果可想而知。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是想达到目的,越是事与愿违。

    爹带着我再探疑冢,经过一夜折腾,又到了昨天晚上来过的地方,又是两手空空。只不过,这一次留下的,不仅仅是失望,更重要的是……

    ..................

    爷爷的故事讲了很久、很久,搁在往常,估计我已经困了,但这一次我听得格外出神。想不到,我祖上从太爷爷起,就是与土里打交道。更没有想到的是,爷爷竟然有那么多故事,直到今天才告诉我。

    “说到志安,他当年不过二十郎当岁,青春年少的小伙子。”爷爷看着我:“和你现在差不多一个年岁呀。你太爷爷打那以后,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直到临死的时候,还惦记着李四爷和志安。”说罢,眼角闪过一丝泪光。

    忽然,我心里也感到些许悲凉。我大约知道了,为什么爷爷就是不愿意重操旧业,更不愿意提起这段往事,大概这也是太爷爷心里挥之不去的伤疤吧。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我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全是爷爷说过的故事,一会儿是太爷爷,一会儿是李四爷,一会儿是白天闪过的警灯。想起爷爷那句话:“就凭在册的这几个墓葬,是保不住祖宗的宝贝啊。”

    突然,我脑子划过一道闪电,爷爷这些年不愿离开这里,到底是为什么?如果说太爷爷下的墓葬是邪墓,那么他的死是否真的与那尊佛像有关系。再者,爷爷白天说过的话,说明这个地方有不止一处的古墓葬遗址,而且还不在册。那来我们的家的不速之客,又是谁?和爷爷有什么瓜葛?莫不是我们住的这个村子,就是疑冢所在的天圆地方?就是当年李四爷和志安丧命的地方?

    越往下想,我越觉得蹊跷,感觉爷爷有些事情还是在瞒着我,也许是出于对我的关心和疼爱,不想让我去冒险,也许是感觉有危险正在向他逼近。总之,这个秘密让我辗转反侧,直到很久我才迷迷糊糊入睡。

    虽然睡得很晚,但一大早我就起床了,站在家门口,便还想去看看昨天被盗的墓葬现场,毕竟自己是考古专业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看看,学习也好、实习也罢,或许能用得上。但听忙农活的邻居二叔讲,昨天警察看完现场后,那家人就把土地复填了,现在上面还是庄稼,于是只好作罢。

    在家呆的闷得慌,背起单肩包,就想着搭车去一趟县城,找同学逛一逛。

    坐上公交车,去找我的高中同学张永浩。他的家住在县城北街,交通便利,从北街出城门,就是郢公山,历史上多次大战役都在这里,可以称得上六战之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国君负刍就曾以此为临都,现在还遗留有皇陵。遗憾的是,历经长期战乱、加之盗墓猖獗,到民国时,当年的皇陵就已面目全非,只剩下一块块空墓碑和一座座散落的空坟而已,好在当地政府多次修葺、保护,才有了今天的规模,以供后人观摩,算是留下些许老祖宗的印记。下了公共汽车,张永浩已经在车站门口等我了,他现在比我强多了,我还在大学读着书,他已经是身家千万的小老板了。这几年,古城周边大开发,他和叔叔一起投资城外房地产,由于他精于此道、加之还算得上勤奋,当年万儿八千,转眼就变成了千万资产。

    “旭东,好久不见哪。”我们高中的时候就很要好,见了面也不客气。

    “永浩,果然不同凡响。”看着铮亮的宝马车,我不禁向他竖起大拇指:“这车子确实漂亮。”

    “做生意,车子少不了的,我开个50万出头的车子,已经算低调的了。上车吧,今天,我给老同学当司机。”张永浩戴上墨镜,冲我一摆手。

    坐上宽敞的SUV,的确比公共汽车舒服多了,一瞬间,我甚至对自己的专业前途产生了怀疑,但转念一想,自己的理想没必要放在社会名利场上衡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空间,既然自己选择了走的路,何来遗憾?更不必强求。想到这里,倒也心安理得。

    “打算去哪里转转?”

    “你做生意这么忙,就把我撂在城里就行了,我想周边转转。我身上带着钱,饿不着我。”

    “扯淡,老同学还见外。告诉你,巧极了,这段时间是我家楼盘销售的淡季,售楼部的那帮人也没得事干。这样吧,先到我的售楼部看看,中午吃顿饭,休息了之后呢,下午我陪你周边转转,晚上咱们再去皇冠KTV嗨一把,新开的,听说不错。怎么样?我安排的丰富不?”

    “不用这么破费,我就是想……”

    “那好,就这么的愉快的决定了。”不等我说完,张永浩便一个油门,朝城东驰去。

    张永浩的楼盘就在古城外东边,正赶上这两年土地财政大火的机遇,往上再去前几年,城门楼子里的人根本不想出来住,都守着古城一亩三分地挤在一起。头几年,城外的房价也就一千多一点,这才过了不到五年,房价一下子涨到了六千多,张永浩和他叔叔赚了个盆满钵满。

    到了一个叫“大汉未央”售楼部的门口,车子停了下来,张永浩冲我一点头:“到了,咋样,名字起的霸气不?”

    “霸气,汉高祖刘邦的别墅你也造了起来,下个地块开发是不是该叫‘大唐明宫’啊,哈哈。”

    “有文化,老同学,你等下,我来记一下。”张永浩认真了起来,冲着屋里骂道:“都在屋里看啥,一点眼力见都没有,叫沈总!”

    “沈总好”售楼部的帅哥美女一起鞠躬,倒把我搞了个大红脸:“啥沈总啊,你别逗我了”。

    “老同学,走,我带你看看楼盘。”张永浩对自己的下属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离开,便拉着我的手,向小区走去。

    “这块地当年拍卖时的价格虽然不能与古城内的相比,但是也费了不少人力财力。”张永浩手指着小区内的建筑,显得踌躇满志。

    “为什么?按说城门外的地不应该是这个价呀。”我反问道。

    “这块地紧挨着南门口,正好卡在古城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区的边上”。张永浩用手指了指小区:“到了。”

    小区的确很漂亮,里面绿化、道路规划都显得美观大方。小区东侧耸立着两栋高楼,张永浩眉毛一挑:“看,那就是小区的楼王,不仅价格是最高的,地理位置也是最好的。”

    “这两栋楼有点古怪。”我心里突然有种异样的感觉。只不过是两栋楼房,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气场。说是气场,却不是那种能让人融入的气场,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场。

    于是,我就在这两栋楼前站住了,许久没有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