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时空之门99 » 第八章

第八章

    天黑了。

    秦小凡留下一张纸条,带上两本书离开了,一本书是《行星指南》,另一本书是《外星人之谜》。

    他不打算在图书馆里过夜。图书馆是思考的地方,不是睡觉的地方。

    而且,他也不喜欢独自睡在一个宽敞的空间中,已经习惯睡在宿舍的床上。夜晚窗外,风呜呜再吹,树影婆娑,让人胡思乱想。

    他出了图书馆,一头扎入黑色中。除了星星、图书馆发出光亮,整个校园一片漆黑。

    夜空晴朗,地平线上没有月亮。

    他看了星空会儿。

    或许月亮还没有升起,也有可能今天是初一。

    他在想,了解朔日看不到月亮这个常识,看了手机,日期是农历二十九,后一天是初一。

    他明白,日期虽然为零,但不静止,在流逝,而且,上个月没有农历三十。所以,实际的日期是初一。

    情况与所想的一样。他也了解现在肉眼为什么看不到月亮。

    他知道一切都在动。

    空间在膨胀,时间在流逝;一切星系团在动;一切星系在动,两个星系在动,银河系与仙女系的互相吸引超越了空间膨胀,引力暂时打败了暗能量,以后被暗能量击败;一切恒星都在动。所以,未来太阳的邻居不是比邻星。

    动有快慢之分。太阳公转速度大约每秒250公里,地球公转速度大约每秒30公里。太阳赤道自转速度比两级快,大约每秒2公里。

    周期有长有短。

    太阳绕银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银河年,接近2.3亿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个恒星年,接近365.2天;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恒星月,接近27.32天。

    太阳自转一周的时间,接近25.05天;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1恒星日,接近23小时56分4秒;月亮自转一周的时间,接近27.32天。

    通过比较,六个时间中,一个银河年最漫长,一个恒星年次之,一恒星日最短暂。一天一晃而过。

    三个球并不是分别按照一个轨迹运动。公转轨道不是三个,都是椭圆形的。轨道是线,不是面。

    银道面、黄道面、白道面是三个平面。

    银道面是一个盘装平面,是主要质量形成的平面,是银河系质量最为集中的平面。太阳目前不在银道面上,而是位于银道面北方大约100光年之处。太阳的公转轨道是波浪式的,因为太阳会在银道面上下方反复穿行。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是黄道面。黄道与黄道面不是一回事,是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天球是一个假想的球,半径可以任意长。黄道面是一个平面。

    黄道的严格定义是:地月系质心绕太阳公转的瞬时平均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

    月亮公转轨道平面即是白道面。白道与白道面不是一回事,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白道面也是一个平面。

    太阳系中的天体大多在逆时针运动。从北极看,自西向东是常态。

    有两个怪胎行星与众不同,金星的自转是反向的,而天王星则倾倒在公转轴上自转。海卫一崔顿的自转和公转方向都与海王星相反。

    地球、月亮公转方向都自西向东。

    太阳、地球、月亮的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旋转。

    从南半球看,地球公转、自转方向与北半球相反,都是自东向西,地球自转时,太阳依然从东边升起。

    从北极上空看,转动的地球作由西向东的运动,把转动的地球瞬间翻过来,从南极上空看,运动的方向就正好相反了。尽管南、北半球转动方向相反,但从整个地球来看,太阳从东边升起。

    从赤道上空看,转动的地球作由西向东的运动。

    抛开地球,再看银河系:星系中主要质量在转动,位于银道面上。

    太阳绕着银心转动,带着围绕自身转动的八大行星,在银道面上下穿行。卫星围绕行星转动。

    这时,看太阳、地球、月亮,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月亮在围绕地球转动。

    太阳也时刻在发光,八分钟后,阳光到达地表,地球有了亮面、暗面、明暗交接面,于是,白天、黑夜、黄昏产生了。地球作由西向东的自转,于是,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与太阳系其它的天体相比,太阳除了自转,几乎不动了。

    比起就像不动的动的太阳、动的缓慢的月亮,地球自转速度飞快,作由西向东运动,不动的太阳作反方向运动,于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这时选取地表一点,肉眼会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从地平线上落下。就像行驶的汽车把不动的树抛在身后一样:树不断向后退去。然而,感觉认为地球没动,太阳在动。

    太阳发光,地球、月亮本身不发光,通过发射阳光发亮。月相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反射阳光的部分。地球上,每一天的月相都不一样。一天一个样。

    一天中的月相也不一样,晴朗的白天,月亮不反射阳光的部分与蓝色融为一体;晴朗的夜晚,月亮反射阳光的部分与黑色融为一体。

    大气层中的物质对阳光有散射作用,才使天空多彩。

    如果没有了大气层,地表天空会和月表天空、太空一样,都是黑色的。肉眼如果不借助设备,只能看到太阳、月亮以及一些较亮的星星,看不到天空上的别的星星。正因为大气层这个特殊的放大镜,肉眼才会看到许多的星光,地球上的人才不像宇航员那样需要用设备看星星。

    太阳光中,红、橙、黄、绿、青、蓝、紫光七种光是可见光。红色光波长最长,比其他光容易穿透,蓝色光波长较短,比其他光容易散射,紫色光波长最短,最易被散射。

    波长短的光更易受大气物质影响偏离方向;紫光比起蓝光,尽管波长比蓝光更短,但比起蓝光容易被大气物质吸收;光融合在了一起;阳光角度在不断变化;肉眼对紫光不敏感;此外,大气层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物质成分、密度不一。

    雨天、雪天、雾天与晴天不一样,地平线处与远离地平线处不同。

    大气层由各种气体和微粒构成。包括干洁空气、水蒸气、尘埃。气体主要是氮、氧、氩。大气物质能影响阳光,产生散射、反射、折射作用。不同微粒的直径不同。

    多种作用下,所以,高空是蓝色的,地平线处的天空是灰蒙蒙的蓝色的;傍晚的天空是红色的,或者是黄色的;天空是多色的。

    月相变化与月亮对光的反射有关,与地球、月亮在太空中的位置有关,还与地球、月亮自身有关。它们自身挡住了阳光。月亮处在太空中不同轨道上,黄道面与白道面交角不断变化,在4°51′~5°9′之间有规律地变化着。

    月亮时而在黄道面一侧,时而在黄道面另一侧。月亮时而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时而在它处。

    初一,月亮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这天,月亮和太阳同升同落,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肉眼看不到一点反射太阳光的一面,晴朗的夜空没有月亮。

    这个黑暗的一面,与人们始终看不到的月之背面不是一回事。前者是背光面,后者是背面。

    当月亮逐渐移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区域,肉眼会看到月亮反射太阳光的一面,就能看到不同形状的月相。

    月相按照显著的形状来分,共有8种,在一月之间变化,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农历十五或十六或十七,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晴朗的夜空,会出现满月。满月时,肉眼可以看到最大面积的迎光面。

    地球如果不在月亮和太阳之间,月亮就在其它位置,不透明的自身会挡住太阳光,肉眼不可能看到最大面积的迎光面,满月就没有了。

    黄道面与白道面有夹角,如果没有,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的地球将正好挡住月亮,天空将会出现月全食。

    也正是因为黄道面、白道面存在夹角,比起常见的满月,日食、月食相对不常见。

    日食、月食年年都有,但不是每一个初一、农历十五都有。日食发生在初一,不发生在农历十五,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不发生初一。

    初一不一定有日食,农历十五不一定有月食。

    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日全环食。月食分为月全食、月偏食和半影月食。

    日偏食不如朔月常见,月偏食不如满月常见,日环食、日全食、月全食、全环食罕见。

    日全食比日环食罕见。日全环食比日全食罕见。

    日全环食是日环食、日全食的混和食。在一些地方,可以看到日环食,在另一些地方,可以看到日全食。日环食、日全食同时不同地出现。

    半影月食则是指月球只是穿过了地球的半影区,使月光轻微减弱,而我们则很难用肉眼看出其中的差别,所以不为人们所注意。

    现在,月环食不存在。

    月亮绕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所以存在近地点、远地点。地月近地点距离接近36.33万公里,地月远地点距离接近40.55万公里,地月平均距离接近38.44万公里。

    由于黄白交角存在,让日食、月食罕见,当公转的月球与太阳、地球处在同一直线上时,恒星、行星、卫星处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日食会出现。

    影子有三种,本影、半影、伪本影。本影指发光体(非点光源)所发出光线被非透明物体阻挡后,在屏幕(或其他物体)上所投射出来完全黑暗的区域.此处发光体的光线完全被物体阻挡,而没有任何光线到达。

    半影是部分光线到达的地方。

    伪本影是一种像,只发生在月球形成的阴影中,即只发生在日环食时。

    日食一般发生在初一,这天,月球位于太阳、地球之间。当三颗星处在一条直线时,准确说也就是,日月位于黄白交点附近,且出现在黄白交点的一定界限之内:当月亮在近地点时,离地球近,挡住了全部阳光,伪本影不存在,本影、半影存在。处在本影中可以看到日全食,处在半影中可以看到日偏食。

    别的区域的人们看不到日全食、日偏食。所以,日食相对罕见。

    日食一般发生在初一,这天,月球位于太阳、地球之间。当三颗星处在同一直线上,准确说也就是,日月位于黄白交点附近,且出现在黄白交点的一定界限之内:当月亮在远地点时,离地球远,没有挡住全部阳光,本影也无法落在地球上,只有伪本影落在地球上,本影、半影存在,伪本影也存在,位于本影后面。处在伪本影中,可以看到日环食,处在半影中,可以看到日偏食,乘坐飞行器到空中,飞入本影中,可以看到日全食。

    别的区域的人们看不到日环食、日偏食。所以,日食相对罕见。

    月食一般发生农历十五前后,当地球处在太阳、月亮之间,且三颗星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月食会出现。地球身后黑影,只有本影和半影,没有伪本影。以一个同心圆代表半影、本影,大圆表示半影,小圆表示本影。

    当月球整个都进入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月全食过程是:月亮,首先进入半影;然后,进入本影;之后,出了本影进入半影;最后出了半影;但如果只是一部分进入本影时,则只会发生月偏食,月食过程是,月亮首先进入半影,然后部分进入本影,之后进入半影,最后出了半影。当月球整个都进入地球半影中,就会发生半影月食。当月球没有进入本影、半影,就不会发生月食。

    只要处在夜半球的部分都可以看到月食。

    太阳、地球、月球处在一条直线上,形成日食;太阳、地球、月亮完全处在一条直线上,形成月全食。

    一个地方发生过一次日食、月食,这个地方在短时间很难再发生一次日食、月食。所以要看日食、月食,就要跑到别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