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剑映神川 » 第九十一章 浴血奋战

第九十一章 浴血奋战

    寇准道:“回万岁,萧挞凛一死,敌军元气大伤,已两日未到城下叫阵。”宋真宗点了点头,又问道:“眼下该当如何?”寇准道:“启禀万岁,臣以为,如今敌军士气低落,正是我军反击之良机!我们应趁热打铁,出城与之决一死战!”宋真宗道:“可有胜算?”寇准道:“我军‘太乙金锋阵’已完全成型,如今决战稳操胜券!”

    宋真宗听罢信心倍增,当即命知制诰杨亿修下战书一封,约契丹军三日后北城下决一死战。而那萧太后正在悲愤之中,急欲为萧挞凛报一弩之仇,见宋军主动请战,二话不说一口应下。

    三日后,天将亮,澶州北城外阴风簌簌,昨夜突降大雪,原野一片银白。银装素裹中,辽宋两军城下展开对峙,辽军二十万人摆下龙蛇阵,萧观音奴为主将,耶律高八、耶律高十等人为副将,萧太后、耶律隆绪、韩德让率亲军压住阵脚;宋军十一万人摆下“太乙金锋阵”,总阵官李继隆,高琼为督战官,真宗皇帝在寇准陪同下,亲自登上北城楼观敌瞭阵。

    萧太后遥望宋军两眼冒火,她一声令下,契丹铁骑如泄了堤的洪水,咆哮着向宋军扑来。宋军前阵一分为八,八员先锋各率精兵直插辽军两肋,四万人马向张口袋一样,将敌军迎入己军包围圈。紧接着,八锋军迅速回拢,连契丹皇室在内,皆被困在当中!

    “太乙金锋阵”着实厉害,先作弥散,而后迅速铁壁合围,分化瓦解敌军,以多打少。正因如此,虽然宋军总体兵力弱于对方,但在局部范围内却占据绝对优势!宋军步兵阵抓住契丹骑兵过度依赖战马之软肋,抢先向敌军马匹发难,那些失了脚力的契丹兵对付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但契丹军毕竟人多势众,作战英勇,战斗力极强,不可轻易战胜,因此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萧太后求胜心切,亲自击鼓助威,号令三军奋勇拼杀。两军阵前鼓声隆隆,喊杀声震天,自黎明一直战到晌午。疆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白雪融化成红水,又冻成冰坨,真是惨烈至极!

    在宋军连环阵里,有一伙儿人十分特殊,他们一不顶盔二不掼甲,皆是清一色的布衣百姓。这些人手里擎着矛枪,还有两个使的是长剑,正与敌兵浴血奋战。书中交代,这伙人正是路不平率领的澶州丐帮。那两个使剑的,一个是灵玉,另一个则是石瑶珺。

    原来,狄兴龙将路不平抗敌之心愿禀报寇准后,寇准起初并不同意,后路不平又亲自请命。寇准见其满怀报国之心甚为感动,决定先到雷神庙观看丐帮弟兄演练一番武艺,见丐帮弟兄果然身手不凡,这才点头同意。路不平亲自挑选了一百个身强力壮的好手,灵玉、石瑶珺一同参战,李继隆将这些人全部编入步军连环阵。

    石瑶珺、灵玉自不必说,以二人之武功对付平常兵卒不在话下,那些叫花子经一番苦练,个个亦身手利落,与辽兵厮杀不落下风。老少英雄依着阵法并肩而战,各挥武器击杀敌人无数。

    但有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群丐死伤亦是不少!路不平毕竟年岁大了,久战下去体力渐渐不支,一不留神身上挂了彩。好在有石瑶珺、灵玉及一众叫花子护着,老头子性命无忧。

    两军战至午后,因遭到宋军连环伏击,辽军伤亡惨重损失近半,一个个盔歪甲斜,已是溃不成军!宋军死伤亦是不少,但“太乙金锋阵”阵容不散,宋军将士同仇敌忾,越战越勇。寇准因势利导当机立断,命城内留守的一万人马倾巢而出,有了这批生力军支援,宋军更是如虎添翼、锐不可当!

    眼见辽军支撑不住,萧太后急忙传令收兵,辽军收集残阵夹着尾巴向北仓皇逃窜。

    辽军败退可急坏了石瑶珺,她不由分说手提长剑朝萧太后去向便追,她想的是趁着兵荒马乱,一鼓作气将萧太后斩于马下,以报母仇。

    这一下可急坏了灵玉,疾朝石瑶珺呼道:“珺姑姑,危险!快回来!”石瑶珺眼里满是仇恨,哪里叫得住?任凭灵玉如何呼唤,她仍是头也不回,压宝剑直奔契丹黄龙大旗。灵玉无奈,只得手提长剑紧随其后。路不平等叫花子一瞧形势紧急,也齐跟了上去。但这帮人脚力不济,被远远的甩在后头。

    石瑶珺、灵玉纵身疾驰,眼瞅着便要杀到契丹皇车,突然从两翼杀来二百铁骑,将石瑶珺、灵玉团团围住。

    石瑶珺报仇心切,想的过于简单,那萧太后乃契丹最重要的人物,岂能轻易由人靠近?眼见后方驰来两名持剑的布衣,萧太后不敢掉以轻心,急撒下二百铁骑予以拦截。

    契丹铁骑速度奇快,霎时便冲到石瑶珺、灵玉近前,各挥刀矛轮番砍杀姑侄二人。事到如今,石瑶珺、灵玉已无退路,二人各舞长剑与敌兵拼起命来。只见两口宝剑上下翻飞,契丹骑兵挨着就死、碰着就亡,不一时便砍杀五十余骑。长剑砍得卷了刃,又夺过敌人的镔铁刀来使,姑侄二人累得气喘吁吁,身上湿漉漉一片,分不清是汗还是血......

    有一句话总说得好,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石瑶珺、灵玉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架不住契丹铁骑轮番横冲直撞,更何况二人已激战了数个时辰,早已筋疲力尽。因此,石瑶珺、灵玉虽拼尽全力,仍难以抵挡契丹骑兵围攻,二人寡不敌众,生死只在倏忽之间!

    还有一句话又说得好,人不该死总有救!就在此形势危急之时,忽从西北方向驰来十余匹快马,马上端坐的是一群青衣剑侠,为首的是一名老者,一脸风尘仆仆,瞧样子应是赶了长路。

    那一伙人风驰电掣,不一时便驰到近前,一众剑侠剑下生风,朝敌兵一通击杀。尤其是那老者,弃马而战,身影捉摸不定,剑法飘逸如神,长剑荡处无一幸免!只消片刻功夫,百余名契丹骑兵便被砍杀殆尽,余下一小撮见势不妙狼狈逃窜。

    绝处逢生,灵玉万分欢喜,而石瑶珺更是喜极而泣,因她早认出来者,正是玄天门群侠——徐乾、燕拂、张宝、鲁桥、范泰、袁杰、霍鹰、杜子陵、陈啸东、赵宝丰等人,而那个青衣老者非是旁人,正是北侠石云天!

    敌兵退却,玄天群侠急忙下马围拢过来,石瑶珺以刀柱地,口中只呼了一声“爹”,竟忽地瘫倒在地,人事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