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剑映神川 » 第九十四章 灵玉拜师

第九十四章 灵玉拜师

    此时只听楼梯上传来脚步声响,片刻之后,只见灵玉背着小包袱走了下来。他“扑通”一声跪在石瑶珺脚下,未曾说话竟先抹起了眼泪儿。这小子与石瑶珺一起生活了四年,视若生母,一时之间又舍不得走了。

    石瑶珺心里落落不是滋味,却强装笑脸道:“玉儿,你瞧你,都多大了,还像个孩子一样!记住了,男儿有泪不轻弹,以后不要哭哭啼啼的了。”灵玉泣道:“珺姑姑,玉儿......要走了!此去山高水远,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到姑姑,我舍不得你!”

    石瑶珺轻叹一声,探手擦了擦灵玉的脸颊,摇头道:“玉儿,姑姑不能陪你一辈子,你还有大好的前程,玄天门才是你的去处!快去吧!”灵玉哽咽着点了点头,又给石瑶珺磕了三个响头,这才起身随玄天群侠出门。

    石瑶珺送出门外,目送群侠策马消失在夜幕之中……

    且说契丹皇帐内,萧太后、耶律隆绪、韩德让与一众臣下正在议事。只听萧观音奴道:“太后,南朝射杀我们一员大将,又剿灭我们数万兵马,此仇不可不报!不如我们重整旗鼓,杀进城去,俘虏宋国皇帝!”萧太后叹了口气,摇头道:“二十万人都杀不过人家,这些残兵败将又岂能取胜?”

    只听耶律隆绪道:“母后,我们可下令调集援军!”萧太后只摆手道:“远水解不了近渴!眼下天寒地冻,军队补给困难,我们远离国土,孤军深入,一旦定州王超、静安军杨延昭率军增援,我军形势堪忧!”耶律隆绪道:“那母后的意思是?”萧太后道:“我打算与南朝议和。”耶律隆绪一愣,急道:“母后,南朝势头正盛,他们会答应与我们议和吗?”萧太后一笑,只说道:“我自有分寸!”

    耶律隆绪虽是契丹皇帝,但真正说了算的却是萧太后,她提出议和哪个还敢反对?因此,契丹人很快达成一致,遣使到宋国传达议和之意。

    萧太后猜得一点儿不错,对两国议和之事,宋真宗举双手欢迎,当庭回复使者说,宋国也不喜欢穷兵黩武,愿与契丹达成和解。

    寇准得知后气得火冒三丈,他托着边境将领杨延昭的请战书去见宋真宗,奏请宋真宗采纳杨延昭之建议,下令扼守各路要道,对辽军围而歼之,然后再乘胜北上,收回幽燕数州。

    可惜宋真宗畏敌如虎,只想媾和。朝中主和派纷纷表示支持议合,甚至联合起来攻击寇准拥兵自重。无奈之下,寇准也只得同意与契丹讲和。

    公元一零零五年元月,北宋与契丹几经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关于其具体内容,学过历史的人都知晓,此处不再赘述。

    这里要说的是,“澶渊之盟”乃北宋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一心求和的结果。对宋国而言,一方面“燕云十六州”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输金纳绢以求契丹不再南侵,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对辽国而言,却是在不利的军事形势下捡了个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不过,正是这个被后人诟病千年的“澶渊之盟”,却换来了大宋近百年的繁荣与稳定。“澶渊之盟”后,北宋王朝忘战去兵,武臣被排挤,文臣受重用,为“靖康之役”埋下隐患!

    契丹北退时,对所过之地又进行大肆洗劫,并掠夺数十万百姓北去。杨延昭对此悲愤难平,断然抗拒朝廷“勿伤北朝人骑”之命,与张凝、石普等将率部痛歼辽军游骑不止。

    辽军北退后,杨延昭又不顾朝廷“勿追契丹”之命,独率所部万骑进抵契丹边界,大破古城,斩杀辽军甚众,夺回众多人马辎重。此举受到边境百姓热烈拥护,却吓坏了宋真宗,害怕因此坏了宋辽之盟,立即下令给杨延昭,不许再打下去。

    已成历史,不予详说。

    翻回头说玄天群侠离了澶州城后,一行人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一日午后终于返回空明山。

    灵玉乃头回来到空明山,只见此山挺拔秀美,风景不亚于嵩山,望峰观谷,心情豁然开朗。又见玄天宫建筑辉煌,殿宇林立,亭台楼阁密密麻麻,可比少林寺规模宏大得多了,不觉心生赞叹,仰慕至极!

    石云天召集门内弟子齐聚玄天殿,来的人里除了傅承山、徐乾、燕拂、张宝、鲁桥、袁杰、霍鹰、姜凡、杜子陵等一众前辈弟子外,又有四个新面孔,分别是徐乾之女徐天娇、燕拂之女燕仙童、张宝之子张小宝,还有鲁桥之子鲁云霄。

    从年龄上看,徐天娇十四岁,燕仙童、张小宝、鲁云霄皆十三岁。这三人中按月份排,燕仙童最大,鲁云霄最小。当然,晚辈弟子不止他们四个,还有一些因为年龄较小,不必到场。十几年过去,石云天的徒弟们陆续娶妻生子,有了这些后代自是理所当然。

    众人皆有了家室,却唯独有一人例外,他便是大弟子——傅承山。按理说,傅承山乃玄天门首座弟子,将来便是玄天门掌门继承人,前途自是无可限量,想娶个媳妇延续香火还不容易?可他偏偏对石瑶珺念念不忘,除了她谁也瞧不上眼儿,一来二去,愣把自己拖成了老光棍儿!

    石云天将灵玉介绍给弟子们认识,群侠得知灵玉身世十分同情,与此同时见其机灵乖巧,又是十分喜欢。尤其是傅承山,爱屋及乌,上一眼下一眼仔细打量着灵玉,止不住地微笑点头。

    正当此时,忽听石云天道:“承山,灵玉原是雪庭的徒弟,往后便由你来教他武功。”傅承山心里欢喜,忙道:“弟子遵命!”灵玉急忙快步奔到傅承山面前,“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又向上叩头道:“徒儿给师父磕头了!”傅承山得了个宝贝徒弟,心里美滋滋的,乐呵呵将灵玉唤起。

    此时只听石云天道:“玉儿,你师父的剑法得自我的真传,你以后可要好好跟着他学,不可偷懒,那样只会害了你自己!”灵玉道:“师公啊,玉儿一定会用心跟师父学武的,请师公放心好啦!”石云天点了点头,环顾殿下又道:“诸位弟子门人,我打算明日出一趟远门儿,我走之后,门内事务照旧由承山处置。”

    傅承山问道:“师父此番出门要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