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剑映神川 » 第二百五十二章 分道扬镳

第二百五十二章 分道扬镳

    灵玉、谢欢运气行走,皆觉经脉通顺,周身舒爽,齐声道:“好了!”二人又齐声道谢星钧,老和尚微笑摆手。

    此间,皇甫飞、皇甫扬业已缓和过来,方才之事早已知悉,口称兄长与灵玉重新见过。皇甫承义对灵玉道:“雄儿,不知你今后有何打算?”

    灵玉道:“我,我要去找我娘。”皇甫承义点了点头,说道:“也好!叔叔也会派人查你娘的下落,我要走了,你好自为之!”说罢,又朝星钧一抱拳,说道:“烦劳大师解了我手下人的穴道。”

    星钧哈哈一笑,只将大脚丫子一跺地,“扑通通”一阵声响,一众壮汉皆被震倒在地,个个扭动腰肢,口中“啊呀”不止,却也恢复了自如。皇甫承义朝手下人一挥手,率众离去。

    熟料,一行人将去数步,却被几个和尚拦住去路。

    只见为首一名和尚身罩灰布僧袍,二目圆睁,看年岁在四十上下,原来正是智浩。在其身后立着四个和尚,个个精神抖擞,身强体健,一瞧便是武功不凡。

    智浩将皇甫承义等人拦住,喝道:“不许走!”皇甫承义吃了一惊,斥问道:“和尚,你想干什么?”

    智浩道:“贼人,你冲撞佛门清净,而今就想走了吗?没那么容易!拿……命……来!”率四僧朝前闯,皇甫飞、皇甫扬见势不好亮出长剑,双方便要开战。

    “还不住手!”星钧喝道!

    智浩一愣,急抬头问道:“老方丈,因何喝止弟子?”星钧摆手道:“算了,算了,这里没你们的事,让他们走。”智浩道:“老方丈……”

    星钧一瞪眼,直斥道:“怎么,连我说话都不听了吗?”智浩无奈,只得让路。皇甫承义惊出一身冷汗,急率部下疾驰而去。

    智浩等僧跪拜星钧道:“弟子智浩,弟子慧永,弟子玄济,弟子成平,弟子觉明,拜见老方丈!”星钧一摆手,问道:“你们来干什么?”

    智浩回道:“弟子是奉空明主持之命前来救灵玉的。”星钧哼道:“等你们来,黄瓜菜都凉了!都快起来吧!”智浩愧道:“是,弟子来迟了。不过,见到灵玉和谢姑娘安然无恙,弟子也就放心了。”五僧起身。

    灵玉上前,问智浩道:“智浩师兄,你如何知道我们在泰山?”智浩道:“是戒清说的。哦,差点忘了大事!”说着自怀里掏出一支药瓶,说道:“这是集贤所下之毒的解药,只有两粒,你和谢姑娘快服下吧。”

    灵玉道:“方才星钧大师已经为我们解了毒了。”星钧哈哈笑道:“哈哈,空明小子想得倒是周全,早知就不必费力气了!不过这解药已经送来了,你们就吃下它,会好的更快一些。”

    灵玉闻之有理,接过药瓶取出解药,与谢欢各自服下。星钧哈哈一笑,又对智浩五僧挥手道:“行了,如今你们完成了使命,可以走了。”五僧口中称是,与众人道别而去。

    灵玉与星钧道:“大师,晚辈就此告辞了。”星钧点头,灵玉转身便走,却听谢欢道:“玉哥,等等我,我和你一起去。”灵玉并未回头,只说道:“你身子虚弱,不宜奔波,随南真人回霍童山吧。”

    谢欢蹦跳着来到灵玉面前,笑道:“我吃了解药,早没事儿了!”灵玉瞧了谢欢一眼,不由得心下一颤,却摇头道:“你……我……”

    谢欢笑道:“玉哥,你如何变得吞吞吐吐的,有什么话快说呀!”灵玉低叹一声,正色道:“谢姑娘,你不用跟着我的,从今后我们......还是各走各的吧!”

    闻听此言谢欢不禁一怔,不知灵玉突然如此说话是何用意,急问道:“玉哥,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各走各的?”灵玉叹道:“你我今生缘已尽!”

    谢欢心下一颤,忙问道:“你这话又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因为我刺死了你爹你才这么说?”灵玉道:“什么都不必说了!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在一起了!谢姑娘,请你多保重,我……走了!”说罢转身便走!

    谢欢傻了,只呼道:“玉哥!玉哥……”灵玉却头也不回,转眼消失在山林深处。

    谢欢乜呆呆立在原地,好似失魂落魄,心下只觉一阵阵酸楚,眼角已沁出颗颗泪珠儿,口中呢喃道:“玉哥,你为什么如此心狠?你为什么要离开欢儿?为什么......”形容憔悴,楚楚可怜!

    南飞鹤摇了摇头,说道:“欢儿!莫再念那小子,他爹是奸贼,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走,跟师公回霍童山!”谢欢摇头,说道:“不,我要去找他!”

    南飞鹤气道:“那小子对你如此绝情,你何必再去找他?走,跟师公回霍童山!”说着,拉起谢欢便走......

    “客爷啊,本店要打烊了,你想喝的话,明儿个再来吧!”店小二儿哭脸儿催促着。

    灵玉“哦”了一声抬起醉眼,从怀里掏出一颗碎银撂在桌上,将手一摆,长舌道:“不用……找了,我……明日……还来……”说罢,抓起那未喝完的酒壶,摇摇晃晃出了酒家。

    细雨淅淅沥沥,街路上冷冷清清。

    灵玉仰脖喝了一口酒,口中念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朝皇帝,你做皇帝不怎么样,作诗倒是……倒是不错......好诗!好......”未及说完,只觉一阵天旋地转,随即倒在地。

    等灵玉再醒来时,却见自己正躺在一间破庙里,身下一铺蒿草,不远处支了一副锅灶,两块青砖架着一个破陶罐,那罐下的火还未熄。陶罐里散发着热气,飘出一股淡淡的粥香。

    再瞧锅灶旁,正蹲着一个小男孩儿,十一二岁模样,一张小圆脸儿乌漆嘛黑儿的,眨着一双黝黑的大眼睛,十分有神,手中拿一根竹棍儿,不时搅动陶罐。

    小男孩儿身穿一件脏兮兮的破衣服,长不及膝,脚上穿了一双张了嘴的土布鞋,拿细绳栓住鞋底儿。在他身旁,还撂了一根竹杆儿。瞧这一身行头,是个苦命的小要饭的。

    “公子,你醒了?”那小乞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