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剑映神川 » 第三百七十四章 天马五峰

第三百七十四章 天马五峰

    按下沧桑老人不表,且说灵玉离开南天宫回到船上,郑氏兄弟开着大船离开渔翁岛。

    灵玉站在船头,望着苍茫的大海,迎着徐徐吹来的海风,一时间踌躇满志,感慨万千!

    想此番南海之行,他本来是想寻找谢欢及火阳真人之下落,怎成想却阴差阳错得了沧桑老人的真传与指点,对一个习武之人来说,这是何等神奇,又是何等可遇而不可求啊!

    沧桑老人的谆谆教诲,久久萦绕心头,发人深省,启人心智,可叫灵玉受益终生!尤其是从沧桑老人口中得知了火阳真人、南海云姑、谢欢之下落,此番远航可谓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大船乘风破浪,在海上漂泊了数日,这一日终于平安回到泉州。灵玉结清了船钱,又给了郑氏兄弟二十两银子,作为额外的赏钱。郑家兄弟乐得够戗,这次跑船真是赚着了!

    郑嘉兴手捧着银子,对灵玉点头作揖,道谢道:“多谢英雄打赏!多谢!多谢了!”灵玉一摆手,说道:“郑大哥,不必客气,我给你银子,其实还想与你打听一件事。”

    郑嘉兴忙道:“哦?英雄想知道什么,尽管说来!”灵玉问道:“你对这附近的地形熟悉吗?”

    郑嘉兴笑道:“当然熟悉了!我自幼在本地长大,泉州方圆三百里之内,没有我不知道的地方!”灵玉点了点头,只问道:“泉州东北一百五十里,是不是有一座天马山?”

    听灵玉一问,郑嘉兴竟面现不安之色,只道:“啊......啊,是啊!怎么,英雄莫非想.......想去天马山?”灵玉点了点头,又问道:“天马山中是不是有一个叫长乐谷的地方?”

    郑嘉兴眯起眼睛寻思了半晌,只摇头道:“没听说过天马山中还有什么‘长乐谷’啊!”灵玉一怔,急道:“你再好好想想,天马山真的没有这处所在吗?”

    郑嘉兴道:“长乐谷倒没听说过,不过天马山中倒是真有一处深谷,叫做‘断魂谷’!”灵玉一惊,问道:“断魂谷?为什么叫这名字?”

    郑嘉兴回道:“因为那里深不见底,一年四季云雾缭绕,谁也不知道谷底是何情形。

    有人说谷底有一条黑龙,有人说谷底有冤魂恶鬼,还有人说谷底通往地府......反正说什么的都都有,越传越邪乎!

    大伙都怕它,才给它起了个‘断魂谷’的名称。”

    灵玉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天马山是不是只有这一处峡谷?”郑嘉兴点头道:“对!我知道的就只有这一处。”

    灵玉眼珠儿急转,心下寻思道:“于老前辈绝不会口出戏言,而照郑嘉兴所说,天马山中又只有一处深谷,想必那‘断魂谷’应该就是‘长乐谷’了!

    很可能‘长乐谷’的称谓是南海云姑自己起的,而当地人并不知晓。嗯,应该就是这么回事!”

    想罢,灵玉对郑嘉兴道:“那这‘断魂谷’又在天马山的什么方位?”郑嘉兴迟疑了一下,说道:“呃......英雄啊,请恕小人多嘴,我劝你还是考虑清楚再做决定。”灵玉一笑,说道:“断魂谷我是一定要去的,尽管告诉我便是了。”

    郑嘉兴摇了摇头,这方细说道:“你离开泉州向北走,大约走上一百里地,那儿有一座县城叫仙游县,天马山就在县东三十里的榜头镇。

    天马山有天马、鳌柱、双兔、海日、天梯五座山峰,五峰之中当属天梯最高,蹬上天梯峰过了聚仙桥,有一座穿云寺,寺西绝壁之下便是断魂谷了。”

    灵玉细细听着,牢记心头,而后策马离开泉州。

    按着郑嘉兴的指引,灵玉出泉州一路朝北疾驰,先到仙游县,转而奔向东面的榜头镇,跑了一个多时辰,眼前终于来到天马山。

    抬眼瞧,只见此山巍峨雄奇,气势磅礴,直冲霄汉,半山腰流云淌雾,直似天马行空一般。

    遥遥望去,果然有五座高峰相连相依,那五座山峰苍翠如屏,绵延十余里,风光独特,引人入胜。

    灵玉叹为观止,暗道那天马山的称号果然名不虚传,而那五座高峰应该就是郑嘉兴所说的天马、鳌柱、双兔、海日、天梯五峰了!

    此段山势还算平坦,灵玉打马直奔天梯。乘马入了山中,眼前先是现出一潭湖水,只见那湖水晶莹透亮,清澈见底,宛如群山环抱之中一颗绿色宝石。

    书中暗表,此水名曰鼎湖,郑嘉兴未提,灵玉自然不知其名。鼎湖对岸有一条登山小径,穿崖绕壁,蜿蜒而上,通往一座高峰。

    灵玉眼前一亮,猜定那便是“天梯”了!他策马绕过鼎湖,径直来到天梯峰下,又见山径傍崖临涧、绝壁摩空,令人头晕目眩。

    灵玉弃马拾级攀援,恰有登天之感!

    爬了将近半个时辰,灵玉顺利登上天梯,复又前行,这回峰回路转,曲径通幽。

    前处又现出一座石桥,周身已长满青苔,凌空飞架在深涧之上。

    只见桥下飞泉响涧,溅玉喷珠,桥头花红竹翠,奇石嵯峨,鬼斧神工。其中一块高耸大石,刻有“聚仙桥”三字,巨石好似一只雄狮骑在长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灵玉暗想,终于到了聚仙桥,前处就应该是穿云寺了。

    穿桥而过,只见林幽壑美,苍松翠竹怀抱之下,一座寺院映入眼帘。只见那寺院依山而建,双重殿宇起伏交错,寺门前凸起一块巨石,上刻“穿云寺”三字,字如游龙,苍劲有力!

    灵玉自幼长在少林寺,虽未剃度但对佛教有极深的信仰,既已到佛前不可不拜,加之一路奔波劳顿,有些饥渴,正好入寺讨碗水喝,遂朝那寺院奔去。

    待来到寺门前,出乎意料的是,那寺门竟半开半合,门上的朱漆也掉了几大块,门上并无僧人值守。

    灵玉穿门而入,眼前即是一处殿院,内设着香炉火案,只是里面并无香火,而且那院落里杂草丛生,落叶成堆。灵玉顿时明白了,原来这是一处荒废的古庙。

    过了殿院往前是天王殿,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左右又有罗汉泥塑。香案上落满灰尘,墙角处结着蛛网,好一派落败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