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梦园今生 » 第十七章 生变

第十七章 生变

    上午,陶怡在不得不出差验货的高铁上刷着手机里的电子书,有时看累了,就抬头望望窗外飞驰的景色。毕竟有近五个小时的车程,她不担心会太入迷而坐过站之类的事。

    从苏南到浙北,一路青山绿水,是吸引人的好风光,但这些并不足以缓解她心头的烦闷。这烦恼不是无端的,甚至不是来自于今天要去勘验的那批大货,虽然昨天收到的样品实在是……品相堪忧。

    她在心里梳理着即将面对代工厂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基本上心中已有条理。但这份清明,不能缓解她心底的愁云,那是关于早上出门前的一幕。

    因为昨夜里自己忙着向老板解释样品的瑕疵问题,并且临时决定了要一早出差,她随手把身份证给大鹏,让他帮忙订火车票,之后忙忙碌碌的也就忘了身份证的事情。

    今早临走前,陶怡再次谨慎地捋了一遍自己需要随身携带的东西,想起必要的身份证。她去问还在床上睡着的大鹏,迷迷糊糊的男人眯着眼睛、费力地回忆,嘟囔说,可能昨晚顺手放自己皮夹里了。

    陶怡只得自己去翻大鹏的皮夹,等拿好身份证、把皮夹放回公文包里的时候,竟然在夹层里看到了几个零散的小铝皮包装。

    她不停地暗示自己,如今拿类似安全套包装的小物件很多,不要乱想,但好奇心(或者应该说是强烈的妒忌心)让她不由自主地拿起一个,仔细端详——她不会认错这样的牌子的。

    陶怡勉力地深呼吸,强自按捺住自己的起伏的心情。时间容不得她多想,她只是把手里这枚顺手放进了自己的包里,就夺门而出。

    **********

    出乎我意料的是,就在平儿满月的前一天,长明就跟他的朋友走了,我没有再和他见过一次面。老爷不是没有意见,但他更喜于见爱子闯滇北、创事业的魄力,反而常劝慰二太太和康若兰,说些“男儿志在四方”的套话。

    宾客盈门的那天,我看见二太太满面春风地游走在张家夫人、李家老爷们之间,招呼寒暄,那风姿自如得好不叫人羡慕。只是我未曾想到这将是我最后一次看到她八面玲珑的样子了。

    “玉乔,来,过来见过林老爷和夫人!”老爷突然唤我,我赶紧走过两步上去问候“林老爷、林夫人好!别来无恙啊?”

    不用刻意留心,我自然记得他们是康若兰的舅舅、舅母,曾在瘦西湖游船上见过,更何况他们的外甥女此刻正站在身后。

    “都好,都好。”林老爷总是一副笑脸,又转对老爷说:“听若兰讲,长明昨天就走了?哎,这孩子也真是,不吃了酒再走,我还想和他说说话呢……”

    他们攀谈间,我有意用眼角扫了扫正陪着舅母嗑瓜子的若兰,她若无其事的表情稍稍令我心安。

    “唉,我也就是为若兰操心,俩孩子成亲才个把月的,就要分开,说起来总是……当然了,长明能有这份胆识出去闯,总是好的!”林老爷说着,呷一口茶。

    “林兄你放心,长明这孩子的脾性我了解,他一定会好好待若兰的!这也不正是为了给若兰更好的条件,他才出去闯的嘛!”

    二太太刚走近,听了他们的对话,忍不住插进来:“林老爷、林夫人,其实我们也担心长明在外头,听说西南可不太平。唉,可是孩子们有孩子们的主意,我们做大人的,不也就是指望他们成块材料嘛!若兰这边,亲家尽可放心,只要有我在,一定亏待不了我的好儿媳妇!是吧,若兰?多招人喜欢的媳妇呢!”二太太边说,边走去亲热地拉起若兰的手,若兰倒有些羞涩地低下了头。

    我眼见着他们一团和气,自己也插不进嘴,就想悄悄抽身离开,忽然听见林老爷又语重心长地开口:“有二太太这句话,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只不过,就像您刚才说的,西南不太平啊。前些天的报纸上还说,那里的马帮和军阀打起来了,无故死伤了不少平民百姓!”

    我不禁微微蹙眉,心头笼上了一片阴云。我稍稍别过头,看见若兰左手支在黄杨木靠背椅的扶手上,手中一颗瓜子停在两排贝齿之间,冷峻的目光在我的身上停留了仿佛片刻,迅速移开了。

    我莫名地感到不寒而栗,急忙躲开这圈子。迎面又一来人问我:“咦,三娘,你脸色不太好啊,没事吧?”是大少爷。

    “啊,没事,我去卿姐那里看看平儿。”我埋头与他擦肩而过,听见身后,他对老爷:“爹,都准备好了,开始吧!”

    **********

    如果长明一直都在孟园,玉乔不敢想象自己该怎样面对这种生活:这一头是一出生就已错了辈分的幼子,另一头是坐拥新欢的情人,再一头是宠爱自己而毫不知情的丈夫。也许是上天早已注定的安排,令玉乔获得了暂时的平静,又或者,其中潜伏着一场更惊心动魄的变故?

    长明走了已一个多月了,他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托人捎一封信回来,给父母和若兰报告平安和一路的见闻。

    然而近十天来,孟园再没有收到来自西南的信件,家里人难免心急起来,出去打听的下人回来说,的确几天没人从那里回来了,连和长明同行的胡君等人府里也没收到过音讯。

    “这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连个口信都没人捎回来!把人急死了!”二太太捶着桌子怨责。

    若兰站在她身后,抚着她的背,安慰道:“娘,不要急,也许是送信的人路上耽搁了,或者,长明最近正忙着,实在抽不出空给家里写信,这都是很有可能的。您放心,长明临走时向我保证过,他一定会平平安安地回来的!”她说话时,尽量克制住自己同样焦急的情绪,以便让婆婆安心。

    “若兰说的对,多半是因为路上耽搁了,我们自己不要胡思乱想!”老爷发话,一言九鼎。

    “是啊,说不定送信的人马上就上门了!”其他人附和着安慰。

    “老爷!”这就有看门的老杜跑进来通报,所有人的眼睛顿时一亮。“亲家林老爷来了!”

    老杜还没退下,林老爷就从门外迈进来了,手里握着份油印的报纸,报上的大字标题写着:云南吴作甫枪抢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