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林正英的爱徒 » 第四章 释怀

第四章 释怀

    四目道长看着灰烬堆旁断裂的桃木剑,木柄上刻着:沐志远。

    又是一无畏之人,舍己卫道。

    四目道长没有出声,静静地站在一旁,等沐英发泄心中情绪。

    沐英为父亲默哀了一会,便收拢父亲的骨灰用骨灰坛装好。

    沐英默默地起身,继续载着四目道长赶回村里。

    回他的家,把他的母亲的骨灰也带走。

    彼时,几位茅山道士领着一大群人从村子里撤出来,准备回镇上去。

    他们知道不可能一天之内把桃花村和邻村里所有的死尸都火化了事。

    只能在桃花村和邻村出村的各个路口设置路障,贴上黄符纸,把村子堵起来,不让死尸出去。

    忙活到快要日落之时,茅山道长便召集大家趁着太阳还没有下山,赶紧离开这里。

    等到夜晚,僵尸就会出动,到时候众人都难以脱身。

    这时,走到村口的一大群人看着不远处有两人骑着自行车像是要进村,众人各自交头接耳,议论声四起。

    “这两憨货,该不会是傻的吧。”

    ……

    沐英停下车,他认识为首的茅山道士,黄道长。

    他在和黄道长简单说明情况后,几人帮忙重新挪开路障,让沐英进村。

    沐英带四目道长来到他曾经温馨的家。

    站在家门口,沐英有些踌躇,他的家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这样。

    四目道长推了推沐英,提前一步踏进沐英的家。

    他对身后的沐英说,“人死不能复生,赶紧把你母亲的骨灰拿上就走,此地不宜久留。”

    ……

    因担心桃安镇看守义庄的老汉的安危,沐英骑着自行车载着四目道长去通知老汉赶紧离开郊外,先去镇上避难再做打算。

    四目道长换上道袍赶尸,也要把僵尸带到镇上去。

    沐英担心四目道长脚程慢,一个人赶尸夜晚不安全,便要留下陪他一起赶尸。

    于是把自行车让给老汉,让他先一步去镇上。

    谁知道老汉不会骑自行车,这就尴尬了。

    结果,老汉提议他是可以提着灯笼走夜路,去镇上的客栈等他们。

    四目道长以他年纪大,赶尸又劳累为由,悠哉骑着自行车,现场教学沐英赶尸。

    美其名曰:想拜九叔为师,做个茅山道徒也是要尊敬师长的,而四目道长,则会成为沐英的师叔。

    ……

    差不多到了午夜,四目道长和沐英抵达桃安镇。

    夜晚的桃安镇,都差不多人去楼空了,只留下巡逻队和自发组织起来的民兵在巡逻街道。

    巡逻的人看到一列僵尸还很惊恐,四目道长和为首的小队长解释了一番才解除误会。

    随后四目道长带着沐英去到客栈,把僵尸安置在柴房外的门口。

    老汉早一些时候就到了客栈,在客栈定好了三间房,已经歇息去了。

    四目道长提醒沐英,因为沐英的僵毒还没有好,所以还不能够休息,必须在客栈的客房内继续踩糯米活动。

    沐英:惨无人道。

    ……

    沐英一夜未眠。

    他还真的不敢睡,他怕变成剧中文才那副半人半尸的模样。

    早晨,四目道长招呼沐英和老汉下楼吃早餐,碰巧见到了黄道长和三位不认识的道长一起在喝早茶。

    四目道长和沐英便过去和黄道长打招呼。

    向黄道长了解了情况才知道,昨晚他们在镇上碰上的巡逻队,是自愿留守的人。

    这些巡逻队的人,还准备多待几天,想趁着白天的时间去把出事的村子的路障加固起来,严防那些可怕的僵尸走出来再伤害他们活着的亲人。

    四目道长对此还颇为赞叹,“想不到桃安镇的人这么有人情味,民风淳朴。”

    黄道长也跟着夸,“我来过桃安镇几次,帮人购买的桃木,十几二十年,上百年的桃木都有得卖,还价钱公道,这里的人是不错了。”

    沐英问黄道长,“黄道长,堵不如疏,那村里的死尸就放任不管了吗。”

    黄道长给他解释说,“不是我们不想管,而是民意难违呐。”

    “跟我们回去封村的人,大多都是村里的人,他们看到村上的死尸里有自己的家人,就强烈反对火化自己的亲人,我们这些外乡道士,便只能叫他们先拦路堵截。”

    “然后我和罗道长、李道长、陈道长便去寻找到了桃花村出事的源头,原来是有人把一处风水墓地逆改风水了,还恶毒的把四周好的风水墓地强行设祭坛,夺走原墓主的风水气运。”

    “我们已经破了那人的祭坛,把墓地的风水格局调整了一遍,这里不会变成养尸地。”

    “只要等村里的死尸的怨气自行瓦解后,尸体就不会发生尸变了,然后村里的人再回来收尸骨安葬。”

    黄道长沉思了一会儿,才说,“这施法之人的道术也是个奇才,可惜没有用到正道上。估计他也没有想到,他这样作法还有副作用,竟会快速引发死尸尸变的情况。”

    “桃花村已经滋生怨气,以后就算平息了,也不再适宜人回去居住。我当时还劝了他们,可是他们不听。”

    沐英听完内心五味杂陈,不知是该先吐槽这些村民不舍得火化自家的亲人,对别人家的亲人就下得去手。

    还是先骂他们动作快,先把沐英家的亲人给一起火化了。

    这个年代,人们重孝道,讲究落叶归根,入土为安。

    火化尸体根本就是对亲人祖宗的大不敬。

    沐英是新时代的人,对旧时代的封建文化不看重,对火葬也没有抵触感。

    但他来到这里,看到别人不经过他的同意就擅自做主,和他自己愿意去做,这感受是不同的。

    沐英简直气得牙痒痒,想骂人。

    好一会儿,沐英才恢复理智,他决定了,他要带着亲人的骨灰坛,远离这个伤心的地方。

    黄道长看沐英情绪不对,也猜到了沐英的想法。

    黄道长语重心长地安慰沐英,“你父母之事,事急从权,还请你对我们的决定多多包涵,毕竟你父母生前对我们茅山道士也是多有恩惠。”

    沐英回答,“我理解,我父母也知道尸变的严重性,不然我父亲也不会用桃木剑补刀我母亲。”

    “他临终前,也不会再补刀他自己了。我父母在天之灵,是不会怪你们的。”

    “我,也不会怪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