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灵泉空间:怨种夫妻被迫带崽种田 » 第139章 行酒令

第139章 行酒令

    李萧远一句话,堵得林清若无话可说,这么一个有心机的孩子,若不拿出十二分心思对他,估计不是他的对手。

    “虽说小孩有个心眼是好的,可这么一个有心眼儿的孩子?”

    李萧远听不下去,不知林清若是害怕自己驾驭不了连城,还是害怕林阳会被连城带坏。

    “你要再这么猜测他,让他知道,他会直接往你想的方向走。”

    林清若闭起了嘴巴,哪怕连城心里那么想,只要双方不戳破,说不定他还有一层顾忌。

    “其实也没什么,就觉得头顶上悬一把钢刀悬的很。”

    就算有再多的后悔药,林清若也无法将连城带走,只能边走边看。

    隔日,林清若带着李萧远赴宴,宾客满堂,林清若发现李涵特意请来众多文人,其中竟然包括谢长阳。

    “不知二位也在此有失礼数,还请二位不要见怪。”

    自从李萧远在自家将谢长阳训了一顿之后,谢长阳就躲着他们两口子,能躲多远是多远。

    不想宴会,他们居然也在这里。

    谢长阳只能硬着脸皮,向李萧远与林清若问好。

    林清若随着声音一看,发现谢长阳正在嬉皮笑脸向自己问好。

    那日所作所为,尽在眼前,一时气不过,对谢长阳置之不理。

    “今日都是附庸文雅之人,琴棋书画诗酒茶,任各位讨论。”

    李涵端起一盏酒又拿了一柄剑,几人行起了行酒令。

    林清若在一旁津津有味的看着,行酒令只在书上看到过,如今能够一睹它的风采也是三生有幸。

    唯独李萧远对行酒令没有兴趣,宴会开始时就一直盯着李涵,总觉得李涵的眼神似有似无的打探着什么东西却无从查起。

    “这些人虽然没有我们那时候有太多乐趣,聚集在一起也不逊色。”

    林清若话音刚落,才听人群中传来一声叫好的声音。

    “好,李兄果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醒酒令没人比得过你,我们来吟词作赋,刚才我巡视一圈,发现这里有几个生面孔,估计是你的对手。”

    随后萧羽又叫了几个生面孔与李涵对峙,可惜没有一人能够掩埋李涵的光芒。

    突然萧羽注意到了人群中的李萧远。

    “这位兄台从未见过,不知你是否能和李兄一决高下?”

    林清若有些错愕,他们夫妻不想掺和这种热闹,所以才找了个角落坐下,没想到还是被选上了。

    “我向来不喜欢这些,你们玩儿。”

    李萧远话音刚落,就见人群中传来一声。

    “每年的这种聚会,李涵都会以各种名义举办好几次,很可惜,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今天好不容易有几个生命孔,若再压不住,他日再见着,我们恐怕要嚣张好几日。”

    萧羽没有接他们的话茬,反而怀着好奇的心思,一遍又一遍打量着眼前的李萧远。

    “我从未见过你,不知你叫什么名字?有无功名在身?”

    李萧远飘了萧羽一眼根本没把他放在心上,淡淡道。

    “我叫李萧远,一身白衣,并无功名,只是区区童生。”

    萧羽听了有些好笑。

    “从什么时候开始,李涵的宴会连童生都能来?”

    随后又打量着站在李萧羽身旁的林清若。

    “我们这些人最低的都是举人,你们二人无功无名,为何会出现在这儿?”

    林清若听后火冒三丈,若不是李涵邀请他们过来,估计敲锣打鼓都请不来。

    “萧羽,莫要无礼,他们两人是我请来的贵人。”

    李涵瞧着萧羽在一旁肆无忌惮的羞辱林清若与李萧远,心中震惊,林清若眼里揉不得沙子,能够忍到现在已是奇迹。

    萧羽这才意识到刚才有所失言,立马闭紧了嘴巴,悻悻走开。

    李涵也不好在公众场合开口向他们道歉,只得眼神示意。

    “李先生的才华不亚于你们在座的每一位,他只是不起功名,而且我们已经决定参加今年的乡试。”

    萧羽忍不住嘲笑。

    “一个乡试而已,不要说大话,每年的乡试,只要是读书人都挤破了脑袋,榜上无名的多了。”

    萧雨花音刚落,引得在座的文人哈哈大笑。

    多少有些责怪李涵,将这种身无功名的人引来。

    林清若见这些文人,只不过会两句诗就如此嚣张跋扈,心中气不过,想再次回怼,此次却被李萧远拦住。

    “我虽身无功名,却也会得几句诗,不如我同在座的各位比,我赢了,你们随我处置。”

    文人听见此话哈哈大笑,他穿得如此穷酸模样会得几句诗,想必也登不上大雅之堂。

    “我正有此意,听说李涵府上有个教书先生,今日竟然见面,当然要比试比试。”

    李涵有些难堪,若李萧远不会琴棋书画,难做的就是自己。

    “李兄……这……”

    李涵正打算劝阻,却被林清若打断。

    “来这种地方,本就躲不过,你作为东道主只能看不能说。”

    李涵有些难以为情,也只能放任。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李萧远写罢,众多文人挤在一起睹这文末的风采。

    林清若只见刚才闹糟的场面,如今静若无人。

    交头接耳。

    “这首诗的字面是送别,可他表达时却是光阴的流逝,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说明春草绿了一年又一年,牵挂之人,何时归来?”

    在场众人看了这首诗,对李萧远佩服之至,就连刚才嘲笑他的萧羽也不禁赞叹。

    “若非亲眼所见,我实在不敢相信这首诗出自你的手笔,山中相送,日暮柴扉,相互呼应,却是一副时光流逝的盼归场面,没有送别时的依依惜别,反而有送别之后盼相聚的意思,不错,确实不错。”

    萧羽看这首诗,立刻向李萧远道歉。

    “小生这厢有礼,诚心道歉。”

    李萧远只觉得此情此景十分舒坦。

    “无论有否功名,只在于心,不在于人前,就算破衣烂衫也阻挡不了一身读书气,反之,就算中了进士,也无法摆脱一身的酸臭气。”

    李萧远见这些读书人,拿着读书人的幌子到处显摆,正好趁此机会给他们一个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