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辽文忠王 » 107诸子玉立有家风(6)

107诸子玉立有家风(6)

    半山腰上,韩匡嗣等人眺望着山下会猎,令行禁止,列阵有序。

    对左右兄弟喜赞道:“诸子弓马未疏,皆是好样的。待回师,皆大赏。”

    “还是三哥大方。”韩匡胤笑道:“我等亦不可落后,都拿些好物出来,激励后生。”

    他这一提议,兄弟们附和者众,都争着犒赏。

    一人之盛,如昙花,不过转瞬而已。无法传给后人的富贵,算不得真富贵。一个家族,在世事激流中沉浮,最终比的是后人,是一代一代地接续。

    是以韩匡嗣居家这七年来,也没真闲着,于族中大兴文武教育,整肃家风。

    此时,韩直见野鹿、黄羊的奔跑速度皆在马之上,渐渐与父亲叔伯们等拉开了距离。

    他扬起脸,小声问祖父韩匡业:“阿翁,鹿、黄羊、马孰快?”

    韩匡业回道:“黄羊最快,鹿次之,马最慢。”

    韩直更是疑惑道:“那阿爷与阿叔们骑着马,如何追上黄羊?”

    见孙儿对此饶有兴致,韩匡业笑道:“直儿问得好,往下可瞧仔细。”

    之所以每年大祭前射猎,就是为了让儿孙们对兵事生出兴趣。

    众人再往下望,只见韩德让等人奔马不停,相继马上换马,一众蒙童惊诧不已。这马换了过去,又放了两轮箭,以箭矢压着兽群转弯。

    萧隗因却不解道:“阿姊,姊夫为何只驱赶兽群,却不射杀?往年射猎,不见费如此功夫。”

    萧燕燕解释道:“射猎,一人之勇而已,会猎则近兵道。黄羊与鹿皆快于马,是以一人三马,人马接续耗其力。间以弓矢,令其无歇,疲于奔命。”

    萧隗因顺着萧燕燕所指看过去,只见兽群在这疲于奔命中,已渐渐脱力,将要被人马追上,但它们不敢停下来。

    人类很弱小,但有武器、有组织的人类,却很强大。

    见好些都跑不动了,韩德让举碧旗与白旗,示意两翼合围,将兽群圈于其中。

    一时间,食草的野鹿、黄羊群,与食肉的豺、狐挤成了一团,各自踩踏。那狐狸被踩了一脚,张口就咬去,又引得一片骚乱。

    这支鹿群有约三十头鹿,黄羊群有约六十余头。而韩家二十子,六十匹马,单看阵势,也算势均力敌。

    见已无路可逃,雄鹿与头羊,倒冷静了些。彼此以呦呦声传达消息,令族众结阵,将幼弱护于其内,雄壮则于外排成圆阵,尖角前抵。但有靠近,则以角抵之。

    韩德让此番收起旗,持枪领着兄弟们一圈圈跑围,给兽群制造压力与焦虑。

    若只是狩猎,此刻放弓箭便可将这些猎物一一射杀。但他知道,阿爷与叔伯们想看的并不是猎获多少猎物。而是他们这些子弟有无安于享乐,疏于习练?是否齐心协力,共襄家业?

    山腰上,观猎的蒙童们又生好奇。萧隗因又问道“既成围,何不射杀,却一直跑圈?”

    萧燕燕答道:“你可瞧见那兽群结阵?”

    萧隗因点点头:“瞧见了。”

    萧燕燕说道:“圆阵乃阵法中最常用之防阵。”

    萧隗因异道:“兽亦懂结阵?”

    “当然。”萧燕燕说道:“万物皆有智,不过多寡而已。于人而言,此乃小小会猎。于兽而言,此乃族群存亡之战。”

    姐弟俩正说话间,韩德让已经试探出圆阵防御最薄弱之处。一处老迈把守,体力不继,然经验丰富。一处青少把守,体力尚有,然心性不稳,冒失鲁莽。

    韩德让再次发出换马的旗令,此次仍是马不停蹄,马上换马。

    待诸子换马完毕,韩德让持枪屡次挑衅那几头少青公黄羊。黄羊年少,心性不稳,几次挑衅便跃阵而出,连头羊亦不能制止。

    屡次三番,失去自控的几只黄羊,擅自变防为攻,主动跃出,用尖角向着人马顶了过去。韩德让赶紧勒马,适时后退,将那几只公黄羊引了出来。

    见圆阵缺口大显,韩德让立举豹旗,韩德威率先提枪跃马杀入阵中。韩德崇、韩德凝自也跟上,三人将圆阵切割成两份。

    失去保护的幼弱,惊慌失措间相互踩踏,秩序大乱。

    韩匡嗣望之很是满意,小四儿是懂他的,会猎的重点不在“猎”,而在于“会”。

    韩匡嗣招呼李善茶,吩咐道:“遣人牵骆驼去将少主们的猎物驮回。肉制好了后,咱们各家分点,余的送去霸州犒劳乡老。”

    “喏!”

    韩匡嗣这头吩咐着如何处理猎物。山下,韩家诸子,已将猎物,除母幼以外,全数斩杀。之后,放母幼青少离去。

    辰时出猎巳时归。

    韩家仆人已将大三牲马、牛、羊;小三牲鸡、犬,豕;麻、黍、稷、麦、豆五谷;果、饼、酒、奶等等,一一摆好。子弟们又将猎来的公鹿、黄羊、獐子,品相好的,斩下兽首奉祭。

    仆从竖幡,鼓吹起乐。

    韩匡嗣跪中,以表宗子家主之位。韩德让则跪其后,以表宗嗣之位。

    因韩德源离席,之后排嫡子七郎韩德凝。再之后排庶子二郎韩德庆,三郎韩德彰,五郎韩德威,六郎韩德崇,九郎韩德昌。

    再之后,韩知古之子五叔韩匡美,二伯韩匡业,四叔韩匡佑,六叔韩匡胤,七叔韩匡赞,留十叔韩匡武之位,十一叔韩匡维(契丹名:唐兀都)。

    再之后,以最年长的韩池排头,韩瑜,韩瑀,韩椀等以年龄排下去。最后则是以韩直为排头的,第四代蒙童,依次排下去。

    随后,在司仪的号令下,韩匡嗣在韩匡美、韩德让辅弼下,依次献俎、献爵、献帛、献香、望燎。

    礼仪毕,韩匡嗣展开祭书,诵念:

    哀维:

    应历十七年,八月十五日,不孝子匡嗣率家众致祭于故显考,子诚惶诚恐。

    自老大人登极乐,不孝子承家以来,尝忆教诲,不敢辍废。得兄弟辅弼,今家势日盛,子孙贤孝,特来告老大人。

    忆老大人幼入北疆,孤身立业,似浮萍无根,艰辛之至。而今子孙昌旺,得男孙二十四人,皆英豪也;得男曾孙七人,皆慧敏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韩氏弱苗成荫,赖老大人之功勋也。

    不孝子愚鲁,承业无功,全倚仗诸兄弟辅弼,共济家业。得老大人之教诲,吾辈兄弟齐心,外御其侮,人莫敢欺,老大人可安心矣。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不孝子今两鬓成霜,遂思立宗嗣之事,特来请告老大人。

    不孝子有嫡长德源,又有贤子德让。依宗法当立嫡长,然世事浮沉,立足不易。吾辈兄弟合议,立贤子德让为宗嗣,以定家众。虽不合宗法,却应时事,望老大人允。

    诵毕,韩匡嗣与众男子,同三拜后,将祭告文置入火鼎焚阅。

    男子礼毕,再由宗妇萧夫人,领媳妇、女子叩拜。因萧燕燕未过门,不参与祭拜,仅为观礼宾客。

    待叩拜完毕,香火大旺。萨满巫师们,合着祭乐击手鼓起舞,口中唱念祝祷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