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铸者与旅者的诗 » 第二章 维克查的大家

第二章 维克查的大家

    列巴.诺夫万维奇科。提坦的养父,唯一一位出身缇艾巴的代巴力外交官。缇艾巴荒凉雪原磨砺出的真男人,肌肉健硕!同时,也是代巴力上流社会熏陶出的老绅士,谈吐斐然!七十岁高龄,一米九五的高大身材却未曾有一点缩水,发丝也尚未完全染雪,鼻梁挺拔,脸型刚硬,琥珀色的眼眸既柔和又锐利,卸任外交官后入战商海,凭借自己的人脉很快在大鳄横行的代巴力商圈打出一席之地。身材长相,穿衣品味,学识家世都无可挑剔的完美男性。

    更有着十分稀少的“共鸣者”天命,能在对话中抚慰,引导人的精神,也正是这个天命才让他以缇艾巴之身成为了代巴力外交官的一员。顺带一提,至今未婚,排在《代巴力女孩最想嫁的男人》第十二位,也是年龄最大的一位。

    即使如此,他还是喜欢他的养子,及另外二人叫他老列巴。

    没有人应,看来今天也不在。

    提坦把今天的报纸投到了门口的邮箱,邮箱里已经堆了七八份报纸。这里的房子是老列巴专门买下来的,先是买了两栋并排的二层楼房,又拆除了二层,请来了有名的设计师改造布局,一层则维持原样出租。他自己也经常会住在这里,如果他在,每天提坦送报的时候他都会出来跟提坦说说话,下午三人组工作结束后会邀请他们共进晚餐,然后进行两个小时的课程。

    诚如前文所说,老列巴学识丰富,课程也多种多样,但大多不脱离文学作品和世界风貌。提坦心里很清楚,老列巴买下这里的房子并非顺手,而是考虑到三人年龄越来越大,各自需要自己的空间,杜杜斯长得很快,几乎只比提坦低一点点,很快两人就再也不能挤在一张床上,郝云是女孩,也不能一直跟他们俩挤在脏兮兮的小房间里。

    继续往前走,大概走了七八十米,同样的建筑,低矮的楼房上挂着用绿色油漆刷出的“甜甜甜品店”字样。抽出一份报纸摁在柜台上,提坦高喊“安洁莉娜大婶!今天的报纸到啦!”一位又高又胖的中年女人系着围裙从房间后面走出,还未见其全貌,提坦便听见了她柔和又爽朗的笑声“小提坦来啦?吃过早餐了吗?”说着,她掀开分隔厨房和前厅的粉白色帘子,来到柜台前。白色短厨师帽拢住凌乱卷起的褐色短发,圆圆的脸,圆圆的苹果肌,圆圆的肚子,双手和双腿都长而胖。这就是维克查区最受欢迎的甜品店老板娘安洁莉娜。

    安洁莉娜在这里开店已经二十多年了,因为她这里的黑面包价格十分便宜,人和善又活泼,还经常送给没钱的穷鬼,流浪儿卖剩下的面包,导致整个维克查区就没有不喜欢这位大婶的人,连黑帮都不例外。维克查区黑帮有一句打趣的话就是“你去猫房的次数比去安洁莉娜的面包店都多!”

    提坦向安洁莉娜打了个招呼:“早上好,安洁莉娜大婶。我已经吃过早餐了。”安洁莉娜笑呵呵地回到:“卖完早报到大婶这一趟,婶婶有东西给杜杜斯。”

    点头致谢告别了安洁莉娜,提坦推着车继续向前走。代巴力教育普及度很高,几乎人人都认识字,但在维克查区,订阅报纸的人往往是还手里有点小钱的店主,无它,没钱。代巴力是海滨城市,光靠周边农田的产出根本不足以养活这座城市,面粉,猪肉,牛羊肉,和香料大半都仰仗港口的货运船,导致了代巴力的生活成本很高,维克查区的大多数人维持日常生活就捉襟见肘,根本不可能花每个月一枚银卡隆(经典兑率,1金=160银,1银=100铜,1铜=10碎子)订报纸。但也有例外,就比如提坦眼前这位健硕的小伙。

    帕特拉·斯莱通。一个人住在鞋店隔壁二楼,也就是提坦的邻居。奥伯拉出身的糙汉子,夹杂着一点亚麻色的金色卷发,碧绿的眼睛在嵌在深凹的眼窝里,脸颊上有些雀斑,16岁力之拥觉醒后离家务工,早上去码头搬货,中午去哈维旅店厨房打杂,晚上则去啤酒人酒馆看场子,如此勤勉,又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见识自然不菲。在杜杜斯尚小的时候他就经常帮助三人组,跟提坦关系很好。

    正如前文,虽然是奥伯拉人,但帕特拉并没有继承那些农夫特有的鼠目寸光,他订了早报和晚报,每天抽时间认真阅读。

    “帕特拉大哥。”提坦点头示意。帕特拉刚刚起床,因为在旅馆帮厨多年,他有了一点小特权,每天早晨都在旅馆自己做早晨,所以提坦送报也送到旅馆。帕勒特嚼着嘴里薄薄的培根,视线不变,手里一杯牛奶递给提坦,“喝”提坦一只手接过牛奶,另一只手掏出一份报纸递给帕特拉。帕特拉接过报纸,但没有立即打开看“上次的事怎么样了?报纸上有后续吗?”

    把牛奶一饮而尽,提坦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听说昨天又有人看见那团绿光了。”帕特拉此时已经打开报纸来看,听到提坦这么说,他放下报纸,啧了一声。“怪不得灰鼠帮的老鼠们这两天那么活跃。”把报纸叠放到旅馆前台,帕特拉一手帮提坦推着车往前走。他早上要去码头搬货,跟提坦有一段顺路.

    很快帕特拉就告别了提坦,走向了码头方向,而提坦推车上的报纸还有一大半。并非所有的早报都有人订,事实上,这一推车报纸只有一半需要提坦亲自送到,另外一半则要提坦自己卖。

    送报往往要花费提坦两个小时的时间,然后在八点左右趁着早高峰去诺丽丝广场卖掉剩下的报纸。送报的日薪是半个铜子一份,卖报则要卖到五个铜子一份,当然,一份报纸两个铜子,你得自己交钱,自己卖。如果有卖不出去的,没关系,金谷一个铜子一份回收当天新报纸。但这亏损的一个铜子可不少,所以每天的报纸提坦都务必保证卖完。

    一家一家店走过去,提坦跟一个个熟悉的人打招呼,送报寒暄。

    老爹酒馆的戴德,史密斯铁匠铺的埃尔梅克,半圆餐厅的奥利巴,军刀肉铺的亚瑟,巴留花店的雷格西,诸如此类,一直到维克查区最边缘,横断在玛丽区与维克查区的代巴力国立图书馆,送完最后一家订报的店铺,提坦原路返回。

    很快,天边残留的黑暗和绯红都被鱼肚白吞噬,提坦终于送完了所有报纸,掏出破旧的怀表,表针指向了七点四十。时间正好。提坦推着车向诺丽丝广场走去。

    一道银白色的身影从旁边溜到提坦身边,是杜杜斯。

    “早啊,提坦”看着刚刚牺牲了自己早餐中最重要部分的小家伙,提坦的心情舒畅“早,杜杜斯。”

    杜杜斯今年只有五岁,但这并不是他吃白饭的理由,至少他是这么说的。

    “你们要一个受到良好教育,保持睿智的少年每天游手好闲?我不能接受”就这么说。

    所以他在过完五岁生日的时候,就借提坦的钱买了一套擦鞋的家伙什,每天早晚在诺丽丝广场擦鞋,虽然只有四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但作为一个五岁的幼儿,已算难得。杜杜斯的聪明才智仿佛在任何方面都闪烁着光芒,他擦鞋从来穿一身白色衣裤,以“衣服上不能染上鞋油”要求自己,很快就成为了维克查区最受欢迎的鞋童。

    郝云一样是这个时间起床工作,只是她要到维克查区的另一边,到城门前等待顾客,凭借自己的好口才和可爱形象充当他们的导游,她的工作最辛苦,但也最挣钱,往往遇见外地来的富豪和土财主,会给她不少小费。

    提坦和杜杜斯一起来到诺丽丝广场,说是广场,其实只有一座数十米高的圣女雕像和水池罢了。

    诺丽丝广场是慈悲的教堂主教,奇思主教以教会的名义资助修建,目的就是让维克查区没有钱租赁房屋的人摆摊做些小生意养家糊口,是除了城门主干道维克查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主干道街边的摊位不止收费,还经常面临黑帮的敲诈勒索。

    所以每天早上都会有许多城外的农民来卖些瓜果蔬菜,晚上就有各种各样的小吃摊贩,久而久之,谁在哪个位置大家都心知肚明,偶尔有不懂事的新人占了其他人的位置,邻位的摊主要么好言相劝,要么就直接赶走,总之,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规则,也变相的维护了诺丽丝广场的秩序和安定。

    又因为诺丽丝广场是教堂主教出资修建,为了不让教堂费心,每位摊主走的时候都会把自己造成的垃圾清理干净,也有人直接把不妨碍人走路的手艺家伙放在摊位上不带走,大家都很守规矩,就连黑帮也绝不会破坏诺丽丝广场的东西。

    杜杜斯就是把工具放在摊位的一员,他年龄小,每天提着沉重的擦鞋箱走路实在困难,就把箱子放在自己占的小摊位上。

    提坦和杜杜斯都是早晚在这里,一个卖报,一个擦鞋,临中午的时候回家做饭,提坦去给郝云送饭,杜杜斯则在家看书写字,傍晚临休息时间,提坦和杜杜斯就又趁着人多去工作,郝云回家做饭洗衣,黄昏时分二人回家用晚餐,艰苦简单,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