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诸界御灵师 » 第一百八十七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这群东洋人,已经疯了。

    或者说,整个东洋王朝,都已经疯了。”

    济夷号上,被几度讥讽的方益堂浑身颤抖。

    可他并不是在愤怒,而是根本不能理解,这群东洋人到底在想些什么。

    不只是东洋人,还有那东岛少主,广义号管带,甚至是昔日的上司与同僚,他如今都无法理解。

    今日,他实在是见了太多“蠢人”,但正是因为他们是蠢人,方益堂才不想和他们再继续于此处斗下去。

    面对一个全员敢死的舰队,别说实力上本就有着差距,就算是没有,这种狠劲,也会让自诩聪明人的方益堂担忧,会不会被咬下一块肉来。

    “不管这群东洋人是不是在吹嘘。

    可本将是怀军的嫡系,就算在那庙堂之高中,也可以尽享荣华,凭什么要和这群蠢货,在这里做无意义的斗争?”

    方益堂咬紧牙关,眼神之中,退意再度显现。

    “这些人,不是在打嘴炮。”

    而广义号之上,江离的眼睛却是微微眯起。

    他的天视地听,可以让他以俯视的角度,观察所有人。

    在那东洋羽衣指挥使说出那番话之后,东洋舰队之中的所有人,神情都变得亢奋。

    他们的情绪,也随之产生了极具的波动。

    这种波动,已然是失去了理智,近乎狂热的状态。

    这也足以从侧面反应出来,那羽衣指挥使和河源妖一所说的话,并不是虚言。

    东洋之地,如今当真是举国求战。

    “举国玉碎,不顾民生,只求一战。

    这东洋,已然有了战争王朝的样子了,但这是一条邪路。

    战争王朝,以战立身,是必定会走向与世皆敌,而后陷入战争泥沼,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的结局的。

    可战争王朝,在真正与世皆敌,陷入泥沼之前,在战争之上,是当真能够发挥出一十二分实力来的。

    不敢说上下一心,没有任何人敢有私念,但在没有陷入泥沼,开始有人从这种极端情况冷静下来之前。

    方益堂这样的人,将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

    对比如今的大庆,确实是在根本上就赢了。”

    那可是足足六成的赋税啊!

    一个王朝,军士拨银固然是不可或缺。

    但更多的银两,是要用在民生,教育,社会保障之上的。

    还有基建这种怎么砸银子都不嫌多,却必须要尽可能大力投入的选项。

    这些东西,短时间内看不出受益,却是一个王朝想要持久发展所必须的。

    而且,在这个农业时代,是一定要存下一些赋税,用以预防各种天灾的。

    一般来说,和平年代,军费能占到赋税的半成,就已然算是重视军事了。

    而东洋,用了足足六成的赋税,砸在了水师的筹备上。

    这已然不是重视军事,而是将军事,视作王朝的根本。

    最重要的是,在那位睦仁神皇的带头之下,军与民,都是心甘情愿的将这赋税用以军士之上。

    “怪不得,能够以弹丸之地,组建起这样一支可以媲美大庆水师的舰队来。”

    邓正卿长叹一声,此刻终于理解了东洋舰队为何能够有今日之规模。

    赌国运,赌国运,在大庆没有看见的地方,东洋当真是把举国之运,全部压上了赌桌。

    也只有这样,被视作弹丸之地的东洋,才能与地大物博的大庆,做一场对赌。

    “邓某以前,最是看不起那些赌桌之上的赌徒。

    但那是因为赌场之中,赌术多端,千胜者,亦必有一败,这一败,就算先前千胜,也将一无所有。

    但若将人生看做一场赌局,这场赌局,却没有赌术能够操纵那无形的命运。

    在那最后的关头,能将一切所有,压上赌桌的人,却也值得钦佩。”

    在这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谁敢赌,谁敢变,谁敢不惜一切,才有机会,乘着东风,成为这新时代的主宰。

    作为东洋的掌舵者,睦仁神皇做的很好。

    相比之下,大庆虽然有着先天的优势,可却陷入了帝后相争的泥沼,朝堂之上,衮衮诸公,也各怀心事,蝇营狗苟。

    所谓的谋求新术,却不过是用于肥己的由头。

    怎能不让人长叹一声,无可奈何。

    “这一仗,大庆绝不能输,即便是最终全军覆没,也要让东洋舰队付出惨痛的代价!”

    广义号上,江离长身而立,在大庆舰队之中,身为唯二的外人,他只能以自己的声音,来传达自己的意志。

    “我先前的猜测没有错,东洋内部的矛盾,已然大到了无可调节的地步。

    六成赋税砸在东洋水师之上,足足二十载。

    就算睦仁神皇那一代人心甘情愿,但只见付出,不见成效,新一代也开始成长,王朝内部,必然已然积蓄了许多怨气。

    若再积压下去,新生代的东洋人,就会质疑这一切究竟有没有意义。

    那是两代人的求战意志累加,任谁,都无法控制了。

    作为以战立国的战争王朝雏形,必须有这样一场战争打响。

    若不然,则一切忍耐无意义,东洋将会走向自行解体。

    在这个时候,大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最佳的外在矛盾。

    千年的上国,千年的从属。

    若是能够将大庆踩在脚下,大胜而归,对这种求战情绪的释放,是无与伦比的。”

    江离看向远方的高句丽,吐出一口:“为此,东洋人千方百计的,想要挑起这一战,哪怕是牺牲在高句丽之上的兵与民,都在所不惜。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如果这一次海战能够打赢,能够大胜而归,东洋人的精神,将彻底陷入狂热。

    别说六成赋税,就算是九成赋税都用以战争,都不是不可能。

    而以大庆朝堂的态度,以那位帝后将自己的大寿放在国事之上的态度。

    说不定会割舍高句丽于东洋,甚至割去土地。赔偿银两,来息事宁人,都不是不可能。

    大庆舰队沉没的钢铁资粮,一座不输东洋的半岛王朝,再给东洋一段时间,他们将彻底崛起。

    彼时的东洋,将再不是那个需要压上一切,才有资格上赌桌的赌徒。

    那将是一个不输于云海彼端之威胁的战争王朝!

    而你们,将是让其蜕变的第一因,以此,来‘名垂青史’!”

    江离的话,已然称得上大逆不道。

    尤其是大庆舰队,身为怀军嫡系,而怀军领袖李鸿儒,又算得上半个帝后阵营的人。

    若是放在平时,姚禹庭会厉声呵斥。

    但如今,不仅是他,除去已然心生退意,什么都听不进去的方益堂之外,所有的管带,却都是一阵缄默。

    因为他们仔细思量,江离所说的话,并不是没有可能。

    那位帝后,权谋无双,但只限内斗。

    若当真此战即输,息事宁人,也不无可能。

    反正在那位看来,九州大地,地大物博,赔偿些许银两,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一战输,便是战战输。

    直到有朝一日,东洋以蟒吞龙!

    “届时史书之上,记载的,将是我们拉开的了九州大地,落下神坛的开端。

    这将是遗臭万年之举啊!”

    姚禹庭浑身颤抖,灵文之道,在九州大地,根植数千年。

    而灵文之道,最厉害的是什么?

    是春秋笔法下他们谱写的史书,是他们给九州代代人所传承的思想,是他们划分的荣耀与耻辱。

    道路可以改变,但很多骨子里的东西,是改不了的,很多东西,已经成为了九州族人的根。

    千古人杰,莫不以青史留名,光宗耀祖为毕生所求。

    在这两者的驱使之下,九州中人,才干出了一番番改天换地的伟业。

    做武将,要封狼居胥,先登夺旗,勇冠三军,饮马瀚海。

    做文臣,要国士无双,宣麻拜相,金榜题名,重现汉唐。

    甚至于你不想做文臣,不想做武将,你也可以去追那裂土封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一个个词语,可以让每一个九州男儿,浑身颤抖。

    与之相反的,门楣败坏,遗臭万年,将是对他们而言,最恐惧的事情。

    “宁愿身死,也绝不可让后人指着脊梁骨唾骂,也不能让子孙后代,不仅没有蒙荫,反倒以有我等这样的祖先而蒙羞。”

    这一刻,绝大部分的大庆舰队中人,只有这一个念头。

    虽死,不可如此也!

    就连方益堂,都是浑身一颤。

    “好一个东岛少主。”

    颂岛号旗舰之上,那位羽衣指挥使一阵哑然。

    他之所以将东洋国事说出来,除了二十年激愤,不吐不快之外,更重要的,也是想要借此,打击东洋舰队方面的士气。

    胜,与大胜,也是有区别的。

    可他万万没想到,对面的江离,只是用了一个“名垂青史”,就让大庆舰队中人,全部都猛然惊醒。

    “我只是说出来可能的未来罢了。”

    江离神情淡然:“或许我九州之中,还有很多方益堂。

    那将炮弹换成沙子的官员,必然是一个巨大的网络。

    但我相信,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所做所为,当真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成为九州耻辱的话。

    不敢说所有人,大部分人,都不会再在意这利益。

    有的时候,他们缺的,就只是一个将结果告诉他们的人罢了。

    我若能做这个人,自然就该让我大声的惊醒他们!”

    “醒了又如何?”

    羽衣指挥使冷声道:“如果单纯的激愤有用的话,我东洋万民食不果腹,是为了什么!

    来而不往非礼也,虽然斑元九太郎不算什么,但毕竟也是我东洋管带。

    既然你将我东洋舰队的管带击杀。

    那本指挥使,就还你一个管带身亡!

    或许东洋舰队之中,无人会控火,但先沉敌舰,再杀管带,却也不难!

    第一游击队,出列!”

    在羽衣指挥使的声音之下,东洋舰队之中,又有三艘巨舰离开了蛛网之中。

    蛛网之内,蛛王守望。

    蛛网之外,蜘蛛捕猎!

    “这是什么?”

    随着邓正卿的朗声开口,东洋舰队一方还好。

    极夜号之上,河源妖一的心灵却好似蒙尘了一般。

    那原本可以预知危机的灵光,此刻闪动之间,都有了凝滞。

    但越是这样,才更显得恐怖。

    是劫气弥漫,蒙蔽心灵,才会让人置身大劫而不知。

    “是劫境大劫!

    这邓正卿,居然在此时,踏入了劫境,凝就了自己的劫境雄文。

    而且,这家伙,居然还是以微言大义为道路,证就的劫境雄文。”

    广义号之上,江心刚看着这读书人的身影,和身躯之外,缓缓浮现的二十八枚孕育着充沛灵机的灵文,面上不由的露出了敬佩之色。

    在场中人,除去那位姚禹庭修为不明之外,也就只有他,是切实的踏入了劫境。

    所以,他也是第一个觉察到了天劫异变的人。

    而且,因为和陈实庵相交莫逆的原因,他对灵文之路,也颇有了解。

    正是因为了解,他才更是感慨。

    “灵文之路,能走出一个拥有自己的劫境雄文之人,千难万难。

    更别说,这小子还是行的微言大义之路。

    这其中难度,更是令人赞叹。

    如果我没有记错,上一个以微言大义证就劫境的,还是小离你那位师尊。

    初入朝堂,便让天下皆闻三月春风,春风得意,诉尽己身抱负。

    更是在上书被否后,转身离去,视朝堂衮衮诸公为无物。

    自他之后,大庆之中,再没出一位微言大义的劫境灵文师了。”

    “不错。”

    江离缓缓点头,他正准备踏上灵文之路,这些日子所阅读的书籍,许多都是与灵文之路有关。

    “九州御灵四脉,都说灵文师乃是门槛最低,人数最多的道路。

    但灵文之路,也分数个派系,这句话若是细说,到底还是有失偏颇。

    灵文之路,入门极易,但精深,其实比之其余三脉,更难。

    因为灵兵灵兽灵植三脉,说到底,都是外物,修为攀升,只需要吞吐灵气,锤炼器物本身即可。

    可灵文之路,除去修为本身之外,想要攀升,却还需要彻底明悟灵文真意,才能够做到。

    初初踏入灵文之路时,只需要找到本命字,知晓其一层意思,赋予灵光,便可功成。

    而后若走八股文速成之路,则只需要照本宣科,复刻前路。

    但八股文之路,有上限锁死,基本上无望打破壁垒,终身只能停留在将级御灵师之上。

    想要铸造劫境雄文,要么是自创诗词之路,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