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诸界御灵师 » 第一百二十章 东海来信

第一百二十章 东海来信

    京都又下雪了。

    对富人来说,雪日赏景,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了,但那是因为他们有暖龙火道,出行则貂衣大氅。

    可对穷人来说,可绝算不上如此。

    每年的冬天,大庆都会冻死不知多少百姓。

    作为首善之都的京都相对较好一些,但也不过是能够勉强维持生存罢了。

    但今年不同。

    帝后老佛爷六十寿诞就要到了,不敢说惠及天下,可京都以及周边地区,都被朝廷送来了大量的物资。

    虽然还没有进入腊月年关,但是京都周围,已然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了。

    “百姓就是这么容易满足啊。”

    风语文章编辑部中,陈实庵刚写完文章,从房中走出,侧耳倾听。

    流言风语发动,哪怕是在如今仍在重建的长兴镇中,都不乏有人感恩戴德。

    “容易满足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如果帝后每年冬日,都能做到这般,那她也当的起京都百姓的称赞。

    但我们要比百姓多看到的是,京都之外,依旧是天寒地冻,人无可依。

    而朝廷,并不是没有解决的能力,听长兴镇里那些锻造钢铁的工匠们说,为了筹备这次帝后的寿诞,朝廷给新术舰队的拨款,都少了整整一半。”

    李守恒也自旁边的学堂之中走了过来,他笑着看向陈实庵,躬身作揖:“实庵兄,周师的圣道文章刊登于风语文章之上,反响的可是相当不错。

    各地学院,都向京都主动购买了大量的风语文章,用于教化学生。

    却是不知道,实庵兄可想好了下一刊的内容?”

    在风语文章编辑部成立之后,风语文章从何处而出,就不再是个秘密了,至少在北部,风语文章的渠道只有京都长兴镇中。

    “这也是我好奇的事情啊,实庵。”

    又一声轻笑声响起,周子瑜牵着一个孩童,从风语文章编辑部外缓缓走来。

    看到那孩童,李守恒确是眼睛一亮,快步走上前去:“这不是葛大哥家的孩子吗?

    怎么,身体这么快就恢复好了。

    让叔叔看看,有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

    这孩童,赫然就是江离与陈实庵来长兴镇之时,李守恒所搭救的孩童。

    也是借由他,陈实庵认识了那位长兴镇的工匠葛贵,知晓了风语文章在广大的百姓之中,也有着良好的受众基础,并没有脱离,再加之李守恒的劝说,才最终下定了决心,将风语文章与京都学院相结合。

    “先生,我已经没事了。

    爹和我说,我能活过来,全都是守恒先生的功劳,让我好好报答您。”

    这名孩童奶声奶气的张开手,手中有几枚大钱:“所以我好了之后,就去帮守恒先生卖风语文章去了。

    您看,这是我卖的钱。”

    “葛大哥也真是的。”

    李守恒看着那小手之中攥得紧紧的,已然留下汗渍的大钱,心中既是感动又是心酸:“这么小的孩子,身体刚好,就去卖东西,根本不急在这一时。

    告诉叔叔,有没有人欺负你?”

    京都之地,鱼龙混杂,风语文章如此大的吞吐量,难免不会碰到眼红的人,这么小的孩子,若是被地痞流氓给盯上了,那可就失去他的初衷了。

    “守恒不必如此担心。”

    一旁的周师摸着孩童的头,笑着说道:“我已然将风语文章列为京都学院之官刊,每位京都学院之学子,都鼓励阅读风语文章。

    而这一刊的文章,刊登的正是我的文章,可能是因为涉及圣道文章的原因,没有人出来反对风语文章成为官刊之事,在外人眼中,风语文章之后,站的已然是京都学院了。

    说句自大的话,在京都这个地方,京都学院和我还是有几分面子的。

    如今的风语文章之贩卖,虽说是蒸蒸日上,但那些不入流的家伙,也不敢升起什么心思。”

    “这就好。”

    李守恒这才松了口气,轻声道:“我本来是打算等到年后,让我学堂中的那些孩子们去卖风语文章,我在暗处护着点他们,先敲打敲打那些眼红的人。

    在那之前,就由我一人贩卖文章。

    如今看来,明日起,这些学堂的孩子们就可以自食其力了。”

    看着孩童,李守恒不由地俯下身来,将孩童稚嫩的小手合住:“这些钱呢,你自己收好,买些糖果。

    以后卖风语文章的钱呢,十个里面留一个,剩下的那些,再交给我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李守恒转过身来,看向陈实庵:“实庵兄,这部分的钱,我会垫上的。”

    “守恒啊守恒,你是看不起我吗?”

    陈实庵佯怒道:“这些钱,本就是他们该有的,我可不是什么剥削人的地主老财。

    京都里的可怜孩童太多了,有很多甚至是无父无母,这些人也是可以成为风语文章的小贩卖者的。

    若是能够帮上他们一点,我也是开心的。

    再说了,你堂堂一个灵文大师,一直做这些商贾之事做什么。

    解放了你,我的风语文章,就有更多人出谋划策了。”

    话说的云淡风轻,但风语文章为了求广泛传播,其实已然将价格压得很低很低了。

    可无论是陈实庵还是李守恒,所在乎的,本就不是盈利与否。

    “好了,两位先生都是大善人,但是这么冷的天,让这么小一个孩子在外面,你们也忍心。”

    在院子中练刀的江离看了过来,将手中刀收起,走到周师身前,也笑眯眯的摸了一下孩童的头,指尖悄无声息的渗出一滴金浆滴在了其身上,而后对着周师行礼道:“还请先生进屋中稍坐。”

    “还是小江离最细心。”

    周师笑眯眯的点头应下,然后轻声道:“我是在路上遇到这小孩的父亲的,他似乎买了馅料,要给你们这些不食人间五谷的先生们做顿饺子。”

    国人的习俗,什么喜事,总是想吃顿饺子,尤其是冬天。

    “那着实不错。”

    陈实庵眼睛一亮:“我用流言风语叫来逸古他们,今天趁着下雪,我们也正好小聚一下。”

    不多时,风语文章编辑部之中,就聚满了人。

    钱逸古与陈寿彭一同到来,葛贵也拎着肉登上了门。

    但这位工人第一句话,却是对江离说的。

    “江少岛主。”

    葛贵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在镇子里,正好看到有你的信,就顺便帮您拿来了。”

    “我的信?”

    江离一愕,接过信封。

    是谁,会给他寄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