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科幻灵异 » 李自成宝藏 » 第四章 被套路了?贪小便宜吃大亏

第四章 被套路了?贪小便宜吃大亏

    在BJ城里,无论从哪头算起,李家也算不上个富人,可他家也绝不是个穷人。比李家富的有千千万,比李家穷的也有万万千。李家是中等人家,小康日子。

    李伯元的老爷爷,即他父亲的爷爷,在大清朝顺治年间的英亲王阿济格的后人的府里当差,就是一个小管事的。哎,您别以为英亲王阿济格的后人,到了道光年间,还能是什么亲王、郡王的,那您可就错了,因为大清国有依例降袭的制度,到了道光年间,阿济格的后人,连贝勒、贝子这样的爵位也与他们无缘了。不过,和普通百姓比起来,人家终究是宗室觉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李伯元的老爷爷给旗主子当差,名分上的俸银并没有多少,但作为一个小管事的,他们的主要收入并不在俸银的多寡。也就是在他老爷爷手里,他们家攒了一点钱,后来,他老爷爷被主子推荐给了别人,这才离开了阿府,但也还是给旗人当差。直到他父亲这一辈,旗主子破落了,他父亲这才脱离了“奴才”的身份。

    几代人以“奴才”为业,这突然当不成了,还真不习惯。干点什么呢?总不能坐吃山空吧,别的也不会(有的是不屑),手里还有点钱,再加上在大户人家也见过点东西,张罗了张罗,就在琉璃厂租了间门面,开了个古玩铺子,从奴才变成了掌柜的。前几年,他爹死了,这铺子就传到了李伯元手上,但在政府登记的名字,却是他妈的名字——张秀芝。

    当初,他爹死后变更登记时,他妈就说,换成他的名字,可他就是不同意,原因就是还有个弟弟李仲元。兄弟俩还没有分家析产,就把祖上留下来的产业过到自己名下,让兄弟,以及街坊邻居怎么想呢?另外,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是,虽然李伯元自己,还有街坊邻居,甚至包括那个有点刻薄,一肚子小心眼的媳妇都承认(是打心里,不光是口头上)这个妈是偏老大,但事实恰恰是,老大是后妈,老二才是妈亲生的。但就李伯元当时这个好心好意的不换名字,却害了妈,让她老人家蹲班房。

    李家的铺子叫“品宝斋”,与大名鼎鼎的“荣宝斋”只差一个字,但里面的玩意儿可就差得远了去了。古玩这一行,真真假假,钱都赚在这“真假”二字上,风险也担在这“真假”二字上。李家父子二人虽然也见过一些玩意儿,但都不精通,本钱也小,再加上,只想着过安稳日子,不愿意担风险,所以,他家的铺子里全是假货,没有真的。但李伯元也不蒙人,假的只当假的卖,利虽薄,赚个安心。换句话说,李家的铺子其实不是古玩铺子,也就是个工艺品商店。

    李家父子两代求安稳,躲麻烦,可躲来躲去,这麻烦还是找上门来了,而且是个天大的麻烦。

    两个多月前的一天,同一条胡同里一块玩大的金二找上门来了,说,阿济格府上的后人,有件东西要出手。是大顺朝开国皇帝李自成,哎哟,说得大了,说得小点,就是灭了大明王朝的那个著名的流贼李自成,反叛朝廷十几年不曾离过手的那柄宝剑——花马剑。

    李自成当年在湖北九宫山被乡勇杀死后,这花马剑就被乡勇献给了当时的湖广总督佟岱,而佟岱又把它献给了当时统兵追杀李自成的英亲王阿济格。因此上,这花马剑在阿济格府,对于从大清朝过来的人来说,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有名有姓的旗主子,要拿出祖上传下来的玩意儿换俩钱用,更是海了去了。

    这事听起来倒是不假。可问题是,人家张口要伍万大洋,李家小店里,拢齐了归堆也不值一千块。再说了,琉璃厂有头有脸的大铺子,门都大敞着呢,怎么就找到我这灰头土脸的小铺子头上了。

    金二的说法是,人家阿府的人说了,古玩这一行当是货卖识家,人家不指望现钱买卖,人家是寄卖,玩意儿放在他阿府,不是永远也见不着买主么?第二一条,古玩这行道里鬼大,越是大铺子越是做鬼的老祖宗。过去,若是在大清朝,有皇家势力罩着,还能说不怕他们。现在呢,民国了,八旗子弟、宗室觉罗成臭狗屎了,人家给您作个手脚,您不干吃哑巴亏?再说,人家打听过了,说您祖上曾在阿府当过差,和尚不亲帽儿亲,又知道您厚道,不会做缺德事,这才找上您的。李伯元一听,满合情理。

    金二又说了,从您铺子里卖出去,原来他们说得是您留百分之五,我跟他们左说右说,给您争取到百分之六了,那就是三千块啊!我也不能白忙活,您给我一个点,五百块,剩下的两千五归您。玩意儿卖不了呢?人家说得是,卖不了,玩意儿拿回去,两不相欠。我说,不成,人家白给您担惊受怕了,保管费您好歹得给两个。但是,您也知道,他们穷的就等米下锅了,卖不了玩意儿,哪来的钱给您呐?所以,最后说好了,玩意儿他拿回去后,只要有一天他出手了,按放在您这儿的日子计算,有一天他付两块钱的保管费。这钱也没多少,到手后,您看着给我个茶水钱就得。

    金二这么一说,李伯元心动了,如果由自己铺子里卖出去(他根本不知道这花马剑值不值五万块,但古玩这行道就这样,没准还真能碰到个冤大头),那可就逮着了,如果卖不出去,每天两块钱也不少,穷人家,两块钱够一个月的嚼谷。

    事后,李伯元还专门打探了一下,那卖主还真是阿济格府的后人。这事,从哪头想,都没什么猫腻,是稳赚不亏的买卖。而且,第一次见面时,对方还提出来,按新式办法,签合同,这一下,李伯元更觉得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