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不是每次都那么顺利 » 第四十二章 智取范阳城

第四十二章 智取范阳城

    时间来到第二天,聂长河将之前抓的三百多黄巾军,也全都放了回去。

    他们没有选择去东林乡,而是要跟着大军去范城。

    当然,聂长河是让他们帮忙整理完营帐后,才放他们离开。

    三百多人有不少人还带着伤,他们相互搀扶着前往范城,那里有他们的家人,他们需要回去。

    聂长河带着队伍,在后面静静的跟着,没有丝毫催促的意思。

    范城距离河边没有多远,大约走了一个时辰后,聂长河就看到了城墙。

    范阳城的规模,相比涿县要大上许多,或许是因为有河流的原因,范城的外墙甚至还有一条护城河。

    当初黄巾攻打这里,可死了不少人,要不是因为范城兵源不够,程远志绝对不可能短时间拿下。

    “全军停下。”

    在距离城墙还有三百米处,聂长河摆好了阵势。

    刀盾手上前,云梯放后,一副打算攻城的样子。

    “别射箭,我们是黄将军的麾下。”

    黄将军就是在河边伏击聂长河的千夫长,当时还想反击,被张飞一矛给刺死了。

    城楼上的校尉见喊话的人眼熟,却也不敢放下吊桥。

    赶紧派人跑去城内,去请城主大人定夺。

    为了安抚城下的黄巾军,城楼上的校尉朝下面喊着,“城主大人有令,范阳城戒严,所有人不得出入,还请诸位同僚待我先去通报。”

    城下的黄巾军听了有些慌乱,但很快被压制了下来。

    没有等待多久,跑去通报的士兵就回来了,“将军,城主大人让我们不得开启城门,还让我们告诉城下同僚,让他们无需担心的家人安慰。”

    校尉点点头,似乎理解了城主的用意。

    斟酌了片刻,守城校尉将城主的话转告给了城下的黄巾军。

    使得城下一片哗然,一脸不可置信。

    “呵,这城主还真是胆小,”聂长河撇了撇嘴,“鸣金收兵,让关将军回来吧。”

    盘龙军后方铜锣声响起,还在城下辩论的黄巾军听后,纷纷的退了回去。

    躲在黄巾军中的关羽一脸郁闷,当听到这个计策后,他是主动请求出战。

    原以为昨天释放俘虏的事情,会让他们放松警惕,没想到依旧是这般小心。

    “长河,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被他们发现了不成?”关羽人还未到,声音便传进了主帐。

    看着关羽匆忙的样子,看来一回营地就来找聂长河了。

    “关大哥无需担心,我还有一计可破范阳。”

    聂长河可是深刻的记得水淹下邳的情景。

    当初下邳城高水深,曹操久攻不下,也是经郭嘉献计,水淹下邳之后,导致城内粮草发霉,兵器生锈,这才能轻而易举的将其拿下。

    然而范阳与下邳地利相差无几,聂长河自然想到了水淹下邳的办法。

    此时的范阳城中,虽说有一万兵马,但能战者,不过寥寥数百,其他皆是老弱病残。

    这也是城主只能缩在范阳,不敢出来一战的原因。

    范阳城周围有两条河流,河水湍急宛如猛禽。

    聂长河现在岸边,一时也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将水引向范阳城。

    “二弟,若要水淹范阳,那周边的农田必遭毁坏,倘若这样,那来年恐怕会不好过。”关羽皱褶眉头,提醒着聂长河。

    没错,这也是聂长河所担心的。

    这一路走来,周边都是农田,别说已经过了春耕的日子,就算没有春耕,这水引向范阳,最后也很难排出去。

    “那又有什么办法多下范阳城,”聂长河问道。

    关羽张飞低头不语,显然也没有好的办法。

    当初曹操兵罚徐州,因为粮草不足,而找借口屠了彭城。

    聂长河正在想着要不要效仿曹操。

    “二弟,要不俺带人夜袭范阳城,只要打开城门,看那城主敢投降,”张飞说道。

    “不可,范阳城有护城河,你根本就摸不到城下。”

    聂长河有些头疼,之前的自信,此刻已经荡然无存。

    “先回去吧!”聂长河说道。

    现在盘龙军的粮草充裕,聂长河有足够的时间拿下范阳城。

    时间一天天过去,聂长河并没有打算强攻,只是将范阳城围得水泄不通。

    即便如此,躲在城主府的李富贵却坐不住了。

    请求撤退的信已经送往巨鹿,可如今还未我有消息传来,这让原本胆小的李富贵开始盘算着该如何撤离范阳城。

    作为张角的门人,李富贵本身也会一些术法。

    只是那些术法并不能上阵杀敌,也不能呼风唤雨。

    李富贵非常头疼,他不知道学这些治病救人的术法有什么用。

    眼看着城中的粮食越来越少,他有几次想开城投降,最后都克制住了。

    “大人,城外射进城中许多箭矢,前面都是关于劝降的竹简。”

    “什么?”

    李富贵愣住了,此时范阳城中人心惶惶,聂长河的计策很可能造兵变。

    “快,让人收集竹简统一焚毁,私自收藏者定斩不饶。”

    传令官领命而去,留下李富贵一人坐在那里发呆。

    聂长河释放俘虏回来后,李富贵就觉得不妙。

    因为朝廷很少有人会如此仁慈。

    如果聂长河杀了那些死士,李富贵可以说聂长河嗜杀成性,绝对不会放过范阳城的所有人。

    这样可以暂时聚拢人心。

    如果聂长河留下那些死士,李富贵会令他们偷袭后方,让聂长河首尾难顾。

    这样可以逼迫聂长河撤军。

    现在倒好了,前几天聂长河又放人回来,但李富贵知道其中有诈,又不能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这下城中所有人都会觉得,李富贵铁石心肠,就连自己属下的旧部,都不愿意接纳了。

    还好这次弓箭送信的风波发现的及时,城中士兵只知道有人送信进城,不知道心中的内容是什么。

    但事情并没有这样结束,第二天聂长河又送进城。

    而这次有不多好奇的人,开始观看竹简上的内容,就算守城校尉如何阻拦,都无法遏制这种情况。

    范阳城开始出现前所有为的混乱。

    而这次竹简上的内容只有四个字,水淹范阳。

    这对于躲在城中的百姓来说,这绝对是惊天大事。

    城中开始暗流涌动,一些原本在积蓄力量的士族,开始联系想要倒戈的百夫长。

    而得知消息的李富贵,却没有的办法阻止。

    开城投降,李富贵已经想过很多次。

    但是黄巾道统,仿佛悬在李富贵头上的一把大刀,让他不敢做出任何违背信仰的事情。

    “大人,最近诸多有将军行动异常,是否将其监视。”

    “大人,有不少商贩开始哄抬粮价,百姓们都开始聚众闹事。”

    “大人,范阳刘家控制了北门,有不少将领暗中倒戈。”

    一件件报告传进城主府,但李富贵都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似乎这一切与他毫无关联。

    “大人,涿郡的兵马入城了。”

    李富贵猛然抬头,“竟然这些人对我不仁,就别怪李某人不义。”

    离开城主府,李富贵带着数百名亲卫来到南门下,这里不知何时聚集了数千人马。

    深深回头看了一眼北门方向,李富贵冷笑一声就离开了范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