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农家穿越生存实录 » 8.赶集

8.赶集

    第二天,春晓可是起得早,早早便把野菜粥煮好了,再把三郎和小郎叫起来,“阿哥、小郎,快起来,我们到山上采新鲜的菌子,好去赶集。”

    她已经将之前要拿去集市里卖的东西都归拢到一个筐里,正准备上山再搜罗一道,就赶着去集上卖货,毕竟现在赶集都是赶早场的,到了下晌人可就散得差不多了。

    所以兄妹三人是打着松烟火进的山,十分吃力地扒了一篮子的菌子,眼看着天微亮便又匆忙下山,背起箩筐便往集市上赶。

    镇子离同安村不算远,可也有十几里路,好不容易走到集市上,天已经大亮了,摆摊的人早已占好了位置,幸好三郎也是跟村里人来卖过柴的,便在边上寻了个位置将山货归置好。这个时候卖柴火的人不多,但愿意买柴火的,估计也愿意买些山货——再一次吐槽穿越文,为什么人家就轻轻松松动动手指就能把钱挣了呢,春晓这个时候只觉得腿酸软得都不像自己的了。

    小郎从边上捡了几块砖头,拂了拂上面的灰尘,“阿姐,你歇会。”

    “不用,”话虽这么说,但春晓的身体还是诚实地坐了下来,她拿出装水的竹筒,咕咚咕咚喝了两口又交给三郎和小郎,这是昨晚她便准备好的,反正烧开的水放竹筒里也放不坏,她还是不习惯像别的村民,在路上就随便喝沟里、河里的水,骨子里还是有着改不掉的生活习惯。

    歇了几分钟,春晓看三郎和小郎都有些羞涩,不敢招呼人买东西,叹了口气,便挤到前头,热情地招揽客人,“大叔,您看,这是我们今早上山采的山货,可新鲜了,就得趁着新鲜吃,你要不带点回去?打汤、炒肉都贼香。”

    “大婶,我看你买了鸡,一看就是会吃的,你带点我们山上采的香菇吧,炖鸡的时候放几朵,喷香。”

    “姐姐,姐姐,你看看这木耳,凉拌、炒着吃都是可以的,对头发好!”

    ……

    这一轮操作,把三郎和小郎都看呆了,平日里春晓在家都是安安静静的,什么时候见过她这般伶俐、泼辣的样子?但兄弟俩也没发呆很久,因为马上就有人被吸引过来了。

    “这丫头,看你说得的,我都想要流口水了。”一个婆婆笑着说。

    “婆婆,我可不是忽悠您,你看看这菌子多新鲜呢,就是因为我们自家吃过觉得好吃,所以才采来卖的。”春晓笑着说,她长得好,一笑起来脸颊上就漾出两朵甜甜的酒窝的。

    “这个我懂,小时候我在娘家的时候,也到山里去采过。”老婆婆说。

    “那婆婆是最懂吃的了。”春晓手脚麻利地帮着婆婆挑选菌子。

    “我娘家就在水流寨,你说我懂不懂。”婆婆笑着说。

    “哟,婆婆,你们寨子离我们村可不远,山前山后的。”春晓给婆婆的篮子里又抓了几朵菌子,“下次婆婆也要来帮衬我们呀。”

    婆婆乐得脸上笑开了花,“这闺女,就是会做生意!”

    菌子虽然常见,但还是很少人愿意赶那么大早去摘菌子来卖的。所以春晓他们的生意还算不错,新鲜的菌子几乎一下子就卖出去了,但半干的木耳和香菇却只卖了一半。

    想了想,春晓将剩下的香菇和木耳分了一半出来,对三郎说:“阿哥,你守着摊子,我和小郎去看看酒楼收不收。”要带着小郎,是因为她不认得路。

    三郎没想到她这么胆子大,“行不行?我们在这摆着卖也挺好的,晚点就卖完了。”

    春晓看看已经升到半空的太阳,摇摇头,说:“烧饭买菜的人基本都走得差不多了。不要紧,我就是去问问,实在人家不要,我们也不吃亏啊。”

    三郎觉得她说得也有道理,“那你们小心一些。”

    春晓首先找的自然是镇子上最大的福来酒家,这没办法,他们家的门楼最气派,除了做吃食还做客栈。要说这桐华镇虽名为镇,但据春晓观察,这可算是一个相当大的交通要塞,不仅是在驿道边上,还紧挨着澜河建了座码头,平日里也有不少的商队路过,“井”字排列的街道上酒肆、各类商铺、当铺、银楼也基本齐全,可以算得上是较为发达的一个城镇。

    小郎也不太懂,但春晓说要去酒楼看看,那他就带着她往福来酒家来,反正他家门店离集市不远,明晃晃的酒招就挂在那里。

    春晓被小郎拉着走在青石板的街道上,像是走到以前仿建的古代建筑群。不过镇子上的路并不宽敞,也就只能两辆马车并排而过。

    姐弟俩到了福来酒家门口就被在门口招呼客人的店小二拦住了,嘴巴上虽然是说:“两位客官是要吃点什么?”脸上却是一点都不相信他们能消费得起的表情,毕竟这姐弟俩虽然穿着干净,身上穿得也不算破烂,但衣袖裤脚的补丁可是藏不住的。

    春晓笑着走前一步,“小二哥,不知掌柜在不在?我这有些香菇,想问贵店收不收?”

    “滚滚滚,”店小二听她这么一说,脸色就不好看了,“我们福来酒家是什么破烂货都收的么?”说着,便像赶小鸡一样将两人往外赶。

    福来酒家门口有两级台阶,店小二双手一扬,春晓习惯地往后一躲,结果小郎本就在她身后藏着,她怕后退踩着小郎,便不自觉地往边上一让,脚下明显一滑——

    正当春晓以为自己会摔得很惨的时候,瘦削的肩膀被人一推,然后踉跄两步,在小郎的搀扶下,稳住了脚步,但也吓得够呛。

    她转过头看,是一个穿着宝蓝色段子的少年,虽然穿得一身的气派,但五官长得有些冷硬,所以嘴角扯起的那抹似笑非笑的笑容,便让人有些敬而远之。他淡淡地看了一眼春晓,却没多搭理,回头对身边一个小厮模样的年轻人说:“怎么,我才刚下马,你们家少爷就要给我这么大的见面礼啊。”

    “误会误会,”小厮忙点头哈腰,“这完全是误会,少爷已经在包厢里等你了,您请、您请!”说着狠狠地瞪了店小二一眼,“没眼色的东西,还不给李少爷把马牵下去。”

    那少年也不多说话,将手里的马鞭扔给了店小二,头也不回地往店里走,连多余的眼神都不给其他人一眼。

    店小二也知道不小心冲撞了贵客,摸摸鼻子,自认倒霉地上前牵马往后院走。春晓和小郎自然也赶紧开溜了。

    “阿姐,阿姐,你没事吧。”小郎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

    “没事。”春晓虽然觉得出师不利,但也不想就此罢手。

    她沿着街一连问了几家食肆,都没有遇上福来酒家店小二那么豪横的,只是有的嫌弃香菇晒的不干,有的觉得量少,有的觉得品相不行……直到走回到集市边上的一家门帘不大的小饭店,春晓觉得反正问问也不妨事,碰碰运气也好,便走了上去。

    在门口招呼人的正是这家店的老板娘,大约二十四五岁的样子,瓜子脸、杏仁眼,穿着干净利索的蓝花褂子,头上简单地挽了个发髻,簪了一支简单的银簪子,她之前就看见春晓在街那头叫卖着什么东西,见春晓走过来,便笑着问:“小妹妹,你们卖什么?”

    春晓将手中的篮子往她眼前送,“老板娘,我和弟弟卖点山货,你要吗?”

    老板娘看了一下小半篮子的山货,笑了笑,“正好,我这店呢,也才开张不久,确实需要些山货什么的。你这东西呢,晒得不够干,我就便宜点收你的,以后你有什么好东西,也可以往我这里送,怎么样?”

    这自是再好不过的了,春晓大喜过望,“再好不过了,谢谢老板娘!”

    老板娘夫家姓吕,她说:“以后你就叫我吕娘子好了,吃饭也可以来我这光顾,我给你们打折。”

    等春晓提着空篮子回到集市,三郎也把剩下的菌子卖得差不多了,正好来了一个客人,他便一股脑便宜算给别人了。

    兄妹三人又卖了容氏绣帕子和香囊,拢共也收了一吊多的银钱,大家都十分高兴。三郎特地买了四个包子,一人一个还带一个回去给容氏吃。

    说实在话的,一个包子其实也顶不了大饿,但这点钱春晓还有别的打算,所以咽了咽口水,心里想着下次一定要上馆子吃顿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