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宋龙廷 » 第二十六章 小人终究不会承认失败

第二十六章 小人终究不会承认失败

    权力一旦没有了限制,以后会很麻烦,万一搞错了,不是损失更大。

    “这段时间,我身体不好,在后宫那个地方,跟你们见的少,有点懈怠了。”

    “这样,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你们记得提醒我。”

    赵佣想了一下,既然今天说到这里了,就给陈瓘尝尝甜头。

    “赵福,下旨,陈瓘谏言对朕有很大益处,赐翰林学士。”

    “陈爱卿,这个不算是朕胡乱承诺吧。”

    赵佣说起来还是很喜欢陈瓘这种性格的,不用想太多。

    这几次封赏,赵佣其实是用了一些办法的,就是为了分化朝堂上的大臣。

    比如种师道、童贯、蔡京,再比如陈瓘、苏辙。

    有些武将,就要给机会,建功立业,大丈夫毕生的抱负。

    至于奸臣,也好办,做事,限制权限,不让他们有串联的机会。

    那些老臣,就要发挥余热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朝中几百位官员,一会这个党,一会那个党的,扯起来太麻烦。

    赵佣想的是,各个击破,自己认为不错的就单独挑出来,不行的就坚决打压下去。

    只要是抓住了这几个关键人物,稳住了大局,其他人多做一点,少做一点,都没那么重要。

    领头的选好,重要节点自己找对人,管好流程,这就够了。

    这么多大臣,贪一点,懈怠一点,混混日子,哪里都有,想要杜绝,太难了。

    把能做事的几个人管好,给足甜头,让他们有奔头,朝堂没有大事。

    但是接下来很多事情,他知道,应该不会这么简单了,再想这样投机取巧就很难了。

    赵佣非常庆幸自己把文及甫案处理的比较平和,没有像原先那样,牵扯众多朝臣。

    但是他还是低估了邢恕这个人的无耻,为没有及时换掉他后悔。

    邢恕最早是跟着司马光的,因为跟王安石不对付,被赶出了京城。

    后来,他又搭上了蔡确,被任为起居舍人,得到了太后的赏识。

    蔡确获罪,他被贬斥出京,到了皇上亲政,又把他召回来任职刑部,后改御史中丞。

    邢恕天性趋附反覆,为司马光客即叛司马光,附章惇即背章惇,后又为蔡京心腹。

    这些赵佣都知道,但是不可否认,邢恕也有优点。

    其学渊博,擅长文章,论古今成败事,有战国纵横家气。

    说穿了,就是这个人有脑子,能说。

    没几日小朝,本来就是五十多位重要朝臣议事,他出幺蛾子了。

    邢恕趁着空隙,马上出班跪倒在地。

    “皇上,臣有本奏,《春秋》之义,母以子贵,其寻绎故实,务致优隆。”

    “臣奏请圣上将皇太妃尊为皇太后!”

    邢恕这句话一说,在场的50多位重臣一下子就炸了。

    这个人是有多作死,才会这样上奏。

    朱太妃是生了赵熙后进封的德妃,按说赵熙登基以后,朱太妃就应该是皇太后。

    可是赵熙的奶奶不愿意,把皇太后位子给了向皇后,德妃只能是皇太妃。

    一直等到高太后死了,皇太妃的封号还是没改。

    赵佣在位子上看着邢恕,不得不说,这个老小子是个人精。

    这段时间,皇太妃一直在皇后宫里修养,赵佣亲自接的。

    关键就是这一点,表面上看,这是皇后做主,接婆婆伺候,别人一点话都说不出。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皇上干的。

    甚至可以理解为,皇上对向太后不满,抢了母亲的位子,所以才这样做的。

    今天邢恕把这事在朝堂上挑明了,可以说马上后宫就会闹腾起来。

    但这事,赵佣还没有办法,自己的亲生母亲,邢恕这个上奏没有任何私心。

    赵佣盯着邢恕,他一下子没有摸清楚,这个老小子目的到底是什么。

    得罪了向太后不说,还把原先高太后那帮人也得罪了。

    他在朝中已经是四面树敌了,现在竟然把后宫也得罪了,成了一个纯粹的孤臣。

    章惇脸色铁青,他也没有想到邢恕这个时候搞了这一出。

    他也没有办法说话,怎么说?

    那是皇上的生母,尊为皇太后,有错吗。

    可是,谁不知道,太皇太后最不喜欢的就是皇太妃。

    原本,一直等到皇太妃去世,才做了追封,不得不说,这是皇太妃最大的遗憾。

    在场的大臣面面相觑,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赵福没办法,只能是老套路,来了一句,时辰已到,各位大臣暂且回家好好想想,再议。

    往后宫走的路上,赵佣就是停停走走。

    邢恕是真的该死,这个时候搞出这么大一件事,把朝局搅混了。

    邢恕这一奏章太狠了,对自己狠,对他人更狠。

    “赵福,是不是太妃不做皇太后,朕就是不孝?”

    “皇上,老奴不该多嘴,孝不孝哪里是别人可以评价的,皇上对皇太妃那是真好,后宫谁不知道。”

    赵佣听完摇摇头,单说这件事,历史上就有很多说法,最多的一句是赵熙软弱,不敢跟太皇太后据理力争。

    是不是真的必须册封,他现在犹豫的是这一点。

    德妃在先皇在世的时候就是贵妃,不存在身份这个障碍。

    所以她死了以后被追封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关键是,现在后宫还有一位皇太后,她会怎么想,不得安宁呢。

    没看到章惇追出来,赵佣就知道,他肯定也是无计可施。

    看来这个事,还要好好琢磨一下,最好能找几个人商量,比如文彦博、苏颂这些老家伙。

    他们都是人精,想必面对这样的情况会有好办法。

    京城这里还有一些老臣在,前段时间疏忽了,看来要出去转一下了。

    孟皇后一脸的关心,朝堂上的事情,马上就在后宫传开了。

    皇太妃也是一脸的愁容,她能理解自己的儿子,当时亲政的时候,赵熙就提过这样的事情。

    “皇上,别想那么多,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不在意了。”

    皇太妃赶紧安慰自己的儿子,还能怎么办,搁置在那再说。

    她发现了,儿子已经变了,从上次接自己到皇后宫里来,就跟原先不一样了。

    现在的儿子才是真儿子,一点都不生疏,就跟所有的一家人一样。

    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下去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