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宋龙廷 » 第二十八章 必须要用做事的人

第二十八章 必须要用做事的人

    苏辙劝过苏轼很多次,不要牵扯到党争中间去,可苏轼不听啊。

    这个哥哥太理想化了,官场哪里是风花雪月可比。

    怎么说呢,苏轼骨子里就是一个文人,根本没有做官的心态。

    严格说起来,他还真没办法归于哪个党,跟谁关系都差不多。

    “韩宰相之子韩忠彦,你也共过事,朕想调他进京来,你觉得如何。”

    “回禀皇上,韩忠彦此人正直,务实,不攀附,臣很佩服。”

    赵佣点点头,苏辙评价的很客观。

    “官家,臣有一事不明,朝堂中,官家准备用在何处?”

    “朕也正在为这事头疼,确实没有太合适的位置,朕想先让他做同平章军国事。”

    “官家不可,臣是太尉,韩忠彦做同平章军国事,对章相影响太大,不利于朝堂平稳。”

    谋国之言,赵佣暗暗称赞,苏辙能做宰相还真不是瞎混的。

    “臣有一个建议,不知是否合适?”

    “苏学士请说?”

    “臣认为太尉一职还是高了,臣可以做同知枢密院事,韩大人为枢密院使即可。”

    赵佣想了想,虽说苏辙谦虚,但是还是要以苏辙为正,韩忠彦为副。

    这里最关键的原因是韩忠彦做事行,谋大局难。

    如果可以,比如宗泽、种师道这样的武将,未来可以做枢密副使,这就齐全了。

    这事可以暂时不定,过段时间再议,最关键的还是皇太妃这事。

    说起来容易,但是赵佣知道,后宫那里还有太后一关难过呢。

    向太后绝不会允许赵佣直接把皇太妃进封为皇太后的,肯定还有一些大臣也是不愿意的。

    这些大臣啊,做事一般般,相互攻击起来,是丝毫不留情。

    说他们杀人不见血,还真不是瞎说,都是刀笔高手。

    孟皇后也不好问他,只能静静陪在他边上。

    “太妃让我劝你,还是以江山社稷为重,她不在乎什么皇太后那些虚职。”

    赵佣苦笑了一下,这也就是一个说辞,要是顺利,谁不想风风光光的。

    “其实,这就是家里事,关系不大,只是朝堂上有些说法不对,等一等吧。”

    “皇上,我有个想法,臣妾原先跟皇太后还能说几句话,要不我去先探探口风。”

    赵佣确实了解这个事情,孟皇后是高太后和向皇后喜欢的人。

    要不是赵佣早知道刘妃是什么样的人,他肯定不会像今天这样信任孟皇后。

    赵佣内心知道,一个人不管经历多少的事情,很难改变本性的。

    他深知像刘妃这样性格的人,是很难改变的,不管怎么对待她,都不会换来真心。

    但是孟皇后不一样,三上三下,她竟然淡然处之,得了善终。

    至于太妃的意思,他也明白,只要能把皇太子生出来,什么都没有关系。

    刘妃那样的还是算了,即使生出儿子,也不一定能教好,还是孟皇后稳妥一点。

    “太后那里可能不太好劝,你这样去能行吗?”

    “没事,我不会直接说的,先看看她是怎么想的。”

    “官家,这也不是很大的事情,多一个皇太后对她没有影响。”

    皇太后跟皇后不一样,有一个还是两个,完全没有影响。

    赵佣本来是想等向太后先来找的,可是等了几天也没有。

    而且,不但是太后,连大臣都没有对这事提出异议,赵佣有点奇怪了。

    未必没人把邢恕的上奏当回事,还是说他们认为自己不会这样做。

    孟皇后说的时候,赵佣也没有想的这么细,这没了动静,他突然想清楚了。

    孟皇后想的没错,但是有一点她疏忽了,或者说是因为年轻,没有认识到这中间的利害关系。

    一旦有了两个皇太后,未来皇上出事,选择大位继承人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等他想通的时候,才明白为什么满朝文武不敢出声了。

    怎么说邢恕是作死呢,这是得罪皇上的事,又是得罪皇太后的事。

    很可能是把两个人都得罪了,这怎么说啊。

    西夏的战局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还是不能节外生枝,一定先稳下来。

    再有就是朝政了,因为几个赋税的变革,赵佣跟章惇、蔡京一起商讨了很多次。

    赵佣的意思,不管现在是什么状况,一定要鼓励生育。

    这是赵佣特别在意的一点,他思考的很清楚,人口才是决定一切的重要因素。

    他要求吏部,人口的增长率是地方官重要考核指标。

    户部则对每户人家新增加的人口免5年的赋税,特别强调不管男孩女孩。

    他真的很担心,地方官胡乱作为,到处都是抛弃女婴的。

    他跟几位大臣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没有女人,哪里有这么多孩子。

    陈瓘增加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监察地方官员。

    赵佣没有免去他左谏议大夫的官职,另外加了监察御史的职位。

    同时要求皇城司必须配合监察院的公务,如有懈怠,可以严惩。

    对朝臣来说,这个政策跟他们没有厉害关系,所以,很容易就推行下去了。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是赵佣的第一步,一旦把百姓的人口摸清楚了,接下来,就可以做大事了。

    宋朝现在跟明朝一样,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田地兼并非常严重,税收困难。

    要说百年前,大宋很富有还能说得过去,现在不行了,对辽国的进贡掏空了国库。

    要不是江南贸易比较发达,现在大宋早就撑不住了。

    接下来,赵佣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赋税更改了,直接从田亩中来。

    这样一来,开荒会成为老百姓最愿意做的事情。

    再有就是生孩子,家里劳动力多了,才能更好的耕种。

    主要是没有时间了,赵佣不得不加快进度。

    所以没办法,有时他只能耍点小聪明,挖几个坑给大臣跳。

    赵佣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想想办法,制造一点大杀器出来。

    沈括的书给他提了醒,不管是面对金,还是蒙古,他们最大的凭仗是战马。

    要是能制造一些防御骑兵的利器出来,大宋未来几十年无忧。

    这个事情,他交给了直班侍卫,刘延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