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宋龙廷 » 第三十五章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皇宫

第三十五章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皇宫

    孟同、童贯、刘延庆三人被赵佣召到了书房。

    事情不能明说,但是必要的防备要做。

    赵佣现在最不相信的就是后宫,随时会出意外。

    前世不管是电视剧,还是书籍,都清晰的表明一点,后宫是最危险的地方。

    虽然前期已经做了一次清宫,但是远远不够,因为利益关系不同了。

    就说简单的一个事,就算是章贵妃,都不敢说一定不下手。

    这可是关系到未来几十年的最大一件事,谁都可能掺和一下。

    “童贯,接下来几个月,我需要你组建一个暗卫小组,专门负责皇后的安全,只要是有威胁皇后的存在,全部杀。”

    “皇后每天吃的任何一样食物,必须确保,你明白轻重。”

    童贯差点汗下来了,官家的神情,从来没有这样过。

    童贯又不是雏,哪里不知道深浅。

    他很聪明,马上就猜了一个大概,官家这是多大的信任。

    “孟同,从你家里找两个亲人,注意,不是随便的丫鬟。”

    “这两个人要时刻跟在皇后边上,任何事都能管。”

    “衣食住行,外面的任何东西不用,记住,任何东西。”

    “皇后吃的,穿的,必须她们亲自动手。”

    “官家,臣有两个侄女,可以进宫来伺候。”

    “孟同,你明白就行,孟家是我现在最信任的家族。”

    孟同跟童贯一样,明白了,那还说什么。

    “刘延庆,后宫侍卫,由你挑选,身家一定要清白,只要有一丝缝隙,你知道后果。”

    侍卫算是赵佣比较担心的地方,太容易被收买,太容易出问题。

    历史上,大部分问题出在侍卫这里,看管不严,里外私通。

    “你应该明白,一个侍卫要是有了外心,会有多严重。”

    “官家放心,臣一定一个个核查,务必不给奸人留下任何机会。”

    “我授予你一个特权,所有侍卫必须五人成组,如果出事了,五人全部杀掉。”

    “同时,说清楚,只要是主动举报,可以留条命。”

    应该说,赵佣已经把框架全部定好了,要求也提了。

    有这三个人配合,相信后宫不说铁桶,至少应该是密不透风才是。

    但,事实证明,就算是这样,还是没法完全杜绝。

    “这件事,你们三人严格保密,任何人不能透漏,否则,杀。”

    赵佣现在已经顾不得太多,先把所有的意外拦住才行。

    不是因为别的,这可是完全改变了历史。

    就算赵佣完蛋了,相信留下的几个大臣,会辅助儿子上位。

    赵佶没有机会上位,就不可能把大宋断送掉。

    当然,百年后,蒙古会不会起来,赵佣肯定顾及不到了。

    家里的事情忙完了,赵佣还有一件事要做。

    皇后提醒了他,正好可以把后宫清一下。

    首先是人,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皇上家也没有多少余粮呢。

    再有就是那些物品,留在皇宫干什么。

    几十年后,这些东西都被金人抢走了。

    虽然大概率不会被金人抢走,但是有些事情就是说不清。

    既然历史时空中也没有留下多少,干脆想办法处理掉。

    他可是知道的,现在富豪太有钱了,要是把皇宫的东西拍卖出去,那些银子,足够赈灾和军资使用。

    这件事赵佣跟皇后商讨了半天,既然要为将来的皇子祈福,那就大方一回。

    多从宫中找点不实用的玩意,全部卖了,捐给灾区。

    不过,暂时还不能说给皇子祈福,就说给官家、皇后、太后等人祈福。

    皇后在宫里稍微说了一下,很快,大部分嫔妃开始搜罗东西。

    赵佣就这事专门去见了向太后,征求意见。

    “母后,儿臣有个想法,是关于后宫,不知道是不是合适?”

    赵佣对向太后确实发自内心的尊重,就是一点,她支持赵煦做了皇帝。

    虽然向太后一直希望赵佶做皇储,也是因为赵煦身体不好。

    赵佶也不是她的亲儿子,从这点上来说,倒不是太坏。

    其实还是从大宋的角度考虑,当然也有自己的私心。

    “皇上,想做什么,尽管说,哀家明白你的难处。”

    向太后跟历史上也有不同了,主要是没人在边上撺掇。

    朝堂中没有几个人支持她,说话赵佣又不听。

    最关键的一点,赵佣耍赖皮,经常以活不了多久为借口。

    向太后确实被赵佣搞得没有一点脾气。

    这段时间,看着朝臣没变换几个,苏辙上,曾布下,但是整个氛围变了。

    再有,原先几个有意思靠过来的大臣,暂时都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孟皇后在后宫的权势起来了不说,几个皇子明显也开始跟着官家了。

    “儿臣看后宫有几位娘娘整日连宫门都不出,心有不忍。”

    “想了一下,向吴王、魏王、恒王府里还都有人在,是不是可以允许府里来人,把娘娘们接回家供养。”

    这就是赵佣的第一个计策,实际上就是先把后宫一部分娘娘遣散了。

    后宫这里,老爹的嫔妃还有很多,英宗的那几个就算了,都快要进棺材了。

    这里有几个嫔妃生育了皇子,已经在皇城封赏。

    赵佣借助归家荣养这个名义,就可以把后宫的人员撤销一部分。

    这是仿照历史上清朝几位皇帝的做法,非常有效。

    说是皇宫里好,其实哪里好,一旦没有了皇上,那就是等死。

    要是回到了王府,有儿子、孙子,至少有点烟火气。

    为了防止向太后有其他想法,赵佣特意做了解释。

    “母后,儿臣想着,您在宫里,庆国公主,还有几个皇弟,能常来,他们就不行了。”

    “儿臣有时觉得,她们还是太凄凉了。”

    向皇后开始没有明白赵佣的意思,听到这里好像明白了一些。

    看来朝堂上又出什么事情了,官家打主意打到了后宫这里。

    前段时间,宫里一下子裁撤了上百的宫女、太监,这事她怎么不知道。

    名义上是整饬后宫,其实也是变相的缩减开支。

    向太后非常聪明,老丞相向敏中的孙女,由老丞相一手调教出来。

    想想前段时间,自家二弟说的话,再想想未来。

    向太后哪里还会再公开反对,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