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宋龙廷 » 第三十七章 蔡京还是有能力干活的

第三十七章 蔡京还是有能力干活的

    蔡京坐在厅堂里沉默了很久,他真的被震撼到了,还能这么玩呢!

    300万贯,虽然仅仅是大宋收入的二十分之一,可是意义完全不一样。

    5%的比重看着对朝堂有限,但应付目前还是够了。

    按照这个做法,皇家会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说穿了,这些收入都是皇上自己内库的,跟户部没有关系。

    要是皇上在朝堂上再做一点别的,到时户部可就尴尬了。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这个户部尚书还有多大用处。

    已经打探清楚了,这次所有的钱粮全部弥补江淮受灾的百姓。

    可是,这只是一次,以后还会有很多次呢,那时的钱财怎么办。

    户部参不参与?

    他现在越来越看不清皇上了,好像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

    原先,他恨不得直接把元祐那些人踢得远远的,可是现在呢。

    苏辙进京做了枢密院,刘挚、苏轼也回来了。

    苏辙回来,他就觉得非常的不对,把自己的路直接堵上了。

    不过幸好,苏辙跟章惇差不多,都干不了太长时间,岁数在那摆着呢。

    但是朝中也不是只有自己一个年轻的,还有张商英、陈瓘。

    这两人跟章惇关系都很好,要是以后章惇直接推荐他们也是麻烦事。

    再有就是皇上近期在大力提拔新人,明显感觉朝堂上已经有了变化。

    听说韩忠彦也回来了,到时,朝堂上的局面会更复杂。

    蔡京确实有点心慌了,接下来自己还有路走吗。

    说起来章惇这个人是不错,算是一直拉着自己,但是不能总在户部这个位置上,还是要往上走的。

    他的想法是门下、中书、参知政事等职位。

    当然最后还是枢密使,这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唯一一个岗位。

    正在他苦思冥想的时候,儿子蔡攸来了。

    从内心来说,蔡京对这个儿子一点都不喜欢,就会耍点小聪明,没有大用。

    “父亲,宫里近期发生了一些小事。”

    蔡京一听就知道,这个儿子又在故弄玄虚。

    看着蔡京不做声,蔡攸也只能自己解开谜底。

    “近期宫里有些人调动的很频繁,据听说在组建一个制造坊。”

    看着蔡京好像不在意,他又提了一句。

    “就说前几天的拍卖,是珍宝司做的,也是内监新成立的一个部门,专门拍卖物资的。”

    “你的意思,皇上现在目标是多赚钱?”

    蔡京这个老狐狸,哪里不明白自己儿子在说什么。

    户部确实缺钱,但是总体来说还能支撑。

    不管是救灾还是军费,都能支应过去。

    皇上到底是为了大内,还是为了朝堂,这看不透呢。

    蔡京哪里知道,赵佣是按照自己的认知做的准备。

    他跟蔡京的算法不一样,是希望灾民能安然无恙。

    户部的一贯做法,只要不出大的问题,就算是成了。

    标准不一样,需要的资金肯定有差异,而且很大。

    “是的,父亲,你可是户部尚书,要是你能解决钱的事情,官家一定会对你另眼相看的。”

    他在少府监,最近明显发现宫里有了不少变化,悄悄一打听,大概明白了。

    “父亲,现在江淮水灾,官家更加需要钱粮,这就是机会。”

    蔡京已经明白儿子的意思了,自己解决官家的问题,很可能会再升一级。

    前段时间户部在西夏方面尽心尽力,确保了河东战事,官家不但认可了户部,还给自己转正了。

    可是现在,户部到处是窟窿,到哪里去找钱呢。

    能维持目前的局面就不错了,还想着再拿钱出来,哪有这么容易。

    “父亲,江淮水灾,那边可是有很多事情。”

    蔡攸突然又插了一句嘴,笑眯眯的看着父亲。

    “我在少府监,听说皇上要实施专卖、竞拍,江淮那边也是可以操作的。”

    蔡京恍然大悟,马上明白了意思。

    江淮水灾,不管是盐还是茶,都可以重新来过了。

    这一大笔可以让户部把眼前的难关度过去,至于后面,再慢慢想办法。

    蔡京坐在家里整整一天,一直在思考,是不是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没两天,蔡京直接找到了章惇,拿出了方案。

    章惇不得不承认,户部这个办法确实能解决燃眉之急。

    只是他有点担心,这好像有点不地道,直接把原先的那些富商坑了。

    蔡京则是另一种说法,现在江淮已经受灾,对于百姓来说,那些富商才是最可恨的。

    现在江淮受灾,如果那些富商还赚钱赚的手软,确实有点不地道。

    蔡京的做法也能理解,但凡家里做这个的,都不缺钱。

    让他们损失点,朝廷多拿点,放在百姓身上,是好事。

    章惇又跟赵佣禀报了这事,也说了自己的顾虑。

    赵佣想了一下,不得不说蔡京这个办法确实有点奸。

    趁着水灾,重新洗牌,一概不认了。

    本来就是想改变一下,那就让蔡京先试试水吧。

    只是一点,不能让这些人把多出来的这些杂七杂八摊在百姓头上。

    为了灾民能安全度过,必须要多派一些能臣过去督查。

    至于当地的富商,尽量多做一些安抚。

    不用想都知道,那些富商骂的最多的一定是皇上。

    他现在有一丝丝的后悔,自己做什么皇上,累死个人。

    说起来,还不如做个混吃等死的王爷,至少能舒服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至于其他的事情,他可以不管,但是军队这块,他还真没有办法放手。

    为了这事,章惇、苏辙、韩忠彦已经商讨好多天了。

    自从禁军做了改编,赵佣就想着城防,也就是禁军中另一支部队,侍卫亲军步兵司。

    这也是为了以后做打算,一定不能像原先那样,百万大城毁于一旦。

    西北战场,赵佣不是很担心,章楶、王厚、种师道都在河东。

    历史上如果不是童贯使坏,西夏根本不是对手。

    现在童贯没去,种师道去了,又拿了特权,打不好不可能。

    特别是走前,赵佣作弊,把西夏进军的路线,方案,兵力部署都按照假设告诉了种师道。

    两人也商讨了相应的对策,并且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赵佣相信,不管是这几个大将的哪一个,都能把西夏打得屁滚尿流。

    关键还是后援的兵卒,赵佣希望在京城组建一支精兵出来。

    连续不断训练新兵,支援河东的同时,还能防备北辽。